2017年06月23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中国经济学家中的早期党员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经济学家周报》副主编 白卫星

  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许多有志青年走上了革命道路。在大革命的洪流中,许多党员经受住了考验,甚至做出了牺牲。有些党员在大浪淘沙中,成为中国经济学界的领军人物,把自己的终生奉献给了崇高的理想和事业。我看过孙冶方、陈翰笙、薛暮桥等老一辈经济学家的著作资料,30多年前听过南汉宸、冀朝鼎早年在山西金融界的轶事,与于光远、杜润生接触过。他们的革命历史与学术成就一样辉煌,革命足迹踏遍华夏大地。我们要开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不仅要学习老一辈经济学家的学术思想,也应该学习他们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高尚品格。在建党96周年和“七七事变”80周年之际,重温老一辈经济学家的光荣历史,我认为很有必要。本文所说的“早期党员”,特指“七七事变”之前入党的中共党员。

  我仔细查阅了资料,早期入党的经济学家有23人,他们是(以入党时间为序):

  孙冶方(1908—1983)1924年入党,当时16岁;

  黄松龄(1898—1972)1925年入党,当时27岁;

  陈启修(1886—1960)1925年入党,当时29岁;

  陈翰笙(1897—2004)1925年入党,当时28岁;

  沈志远(1902—1965)1925年入党,当时23岁;

  袁孟超(1905—1991)1925年入党,当时20岁;

  南汉宸(1895—1967)1926年入党,当时31岁;

  徐雪寒(1911—2005)1926年入党,当时15岁;

  王学文(1895—1985)1927年入党,当时32岁;

  冀朝鼎(1903—1963)1927年入党,当时24岁;

  薛暮桥(1904—2005)1927年入党,当时23岁;

  秦柳方(1906—2007)1927年入党,当时21岁;

  朱剑农(1910—1986)1928年入党,当时18岁;

  狄超白(1910—1978)1931年入党,当时21岁;

  许涤新(1906—1988)1933年入党,当时27岁;

  杨坚白(1911—2004)1933年入党,当时22岁;

  顾 准(1915—1974)1935年入党,当时20岁;

  钱俊瑞(1908—1985)1935年入党,当时27岁;

  杜润生(1913—2015)1936年入党,当时23岁;

  张锡昌(1902—1980)1936年入党,当时34岁;

  姜君辰(1904—1985)1936年入党,当时32岁;

  袁宝华(1916—)1936年入党,当时20岁;

  于光远(1915—2013)1937年入党,当时22岁;

  这23位老一辈经济学家,资格老,影响大,都是早年接触马克思主义并走上革命道路的经济学家,特别是陈启修、陈翰笙、冀朝鼎与李大钊有交往,受李大钊影响比较深。这些经济学家的革命生涯波澜壮阔——有的在中共领袖领导下工作,有的宣传马克思主义,有的在隐蔽战线工作,有的投身根据地建设。入党时年龄最小的是徐雪寒(15岁)、孙冶方(16岁)、朱剑农(18岁),都不满20岁。入党时年龄最大的是张锡昌(34岁)、姜君辰(32岁)、王学文(32岁)、南汉宸(31岁),都是30多岁。陈翰笙、薛暮桥、秦柳方、杜润生、袁宝华还是经济学界的百岁明星,超长的革命生涯(党龄80年左右)更值得大书特书。

  从入党时间看,孙冶方资格最老。著名经济学家钱俊瑞回忆1931年与冶方相识的情景说:“呵!一位坚强的火热而又温存的青年革命家,只23岁,站在我的面前!我们握手拥抱,接着就一起工作。”(见《孙冶方纪念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2页)他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4年底转为中共党员,1925年从事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后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夏毕业后,在该校和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任政治经济学讲课翻译。不到20岁就作政治经济学讲课翻译,是正宗的马克思主义者。孙冶方一生经历种种磨难,青壮年时期冒着生命危险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曾被捕入狱;在抗日救国中被“口诛笔伐”,蒙受不白之冤;进入老年时期又遭受“无情”打击。著名经济学家薛暮桥说:“但是冶方同志坦然处之,毫不动摇自己的信念,他的刚毅不屈的精神令我肃然起敬。”(见《孙冶方纪念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7页)孙冶方是被组织授予“模范共产党员”称号的极少数经济学家(另一个例子是中共广东省委授予卓炯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由于孙冶方在中国经济理论界的地位至为尊崇,薄一波、姚依林、薛暮桥、于光远等发起成立了当今中国经济学界的最高奖项——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黄松龄原名黄克谦,是担任过黄埔军校教官的经济学家。他1919年5月3日参加“五四运动”遭军警逮捕,后获释放。同年夏,结识恽代英、林育南。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回国。任黄埔军校、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教官(奉周恩来指示),中共湖北地下省委宣传部秘书长兼《长江》主编,中共江西省委秘书长兼省委宣传部长。1930年后,任朝阳大学、民国大学、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和中国大学教授。曾创办《世界论坛》杂志、《民族战线》周刊。40年代赴延安,任中央财政经济部指导员,中央党务研究室财经组组长。1947年后任晋冀鲁豫中央局财经办事处研究室主任兼北方大学财经学院院长,华北局监察院副院长,天津军管会文教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