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江门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执行委员会进行换届选举。在第十二届执行委员会的努力下,江门市工商联走过了不平凡的五年。
五年来,江门市工商联团结凝聚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紧密围绕江门市改革发展大局,打造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方式,努力开创工商联事业发展新局面,有力地促进了江门市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为江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江门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庄春维介绍说,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各类商(协)会组织151个,实现了镇街商会全覆盖。会员总数达到17431个。上海、广州五邑商会筹建也已启动。开拓境外商会工作取得新进展,市工商联指导的首个境外商会——澳大利亚江门总商会顺利成立,为凝聚世界各地五邑商界精英迈出扎实的一步。鹤山、蓬江、新会、江海、恩平5个市(区)工商联先后获得了全国及广东省“五好”县级工商联的光荣称号。7家商(协)会成为省“优秀示范商会”。江门成为全省工商联组织工作的典型。
建设一支爱国敬业的企业家队伍
五年来,市工商联坚持政治引领,凝聚发展合力,落实统一战线,扎实推进各项教育活动,着力建设一支服务好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大工商联干部队伍,以及一支爱国敬业、守法诚信、改革创新、信念坚定的企业家队伍。
以“活力党建”项目建组织、扩覆盖,激发了非公党建新活力。124家上规模的执委以上企业有103家建立了党组织;在市直属商(协)会率先实施“种子工程”,为江门市“两新”党建工作探索先行先试经验。江门市福建商会“种子工程”项目被推荐为全国100强基层商会特色党建案例,并作为全市“两新”党建典型案例进行大力推广。12家民营企业党建工作获省级“服务创新驱动党员先锋岗”“双推双培示范点”称号。
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市工商联汇聚慈善力量,彰显邑商大爱,引领会员企业积极参与慈善公益万人行、扶贫济困日、光彩事业等慈善公益活动,捐资达4.62亿元。维达集团、嘉宝莉、长优等大型企业更成立了企业慈善基金,长年资助有需要的老人及贫困学生。鹤山历时十年擦亮商会慈善品牌,成功打造“培创英才助学计划”;以“百企扶百村”精准扶贫活动践行民营企业致富思源、义利兼顾的崇高理念,在省内率先拉开三年扶贫攻坚战序幕。
切实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
五年来,市工商联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以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为第一要务,靠前服务提升工作实效。
为发挥商会优势,促进合作发展,市工商联打造“企业行”品牌活动,组织政府相关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三方力量共同走进企业,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和转型升级遇到的困难;拓展经贸交流,与33个境内外商会、社团缔结友好关系,开展联谊交往,宣传推介江门市投资环境,加强与香港、澳门两地贸促机构合作,组织企业参加香港、澳门的会展,参与江市举办的中欧先进制造业投资合作交流活动及广东(江门)欧美经贸合作洽谈会项目推介活动等;为企业“走出去”搭建合作平台,与瑞典—中国贸易委员会及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服务中心签订了《联合合作愿景》三方合作协议,与俄罗斯中俄商会签订了友好合作意向书,促成省第二届“各国驻穗领事官员广东民企行”活动在江门市举行;以商引商,对接佛山市总商会,共同推动“江佛一家”经贸交流,推进省投资发展促进会与江门市在投资、金融、旅游、文化等多领域合作。
为对接企业需求,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市工商联建设“银—商—企”专业融资服务联盟和平台,与邮储、工行、建行等金融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协助金融机构增加对民营中小企业融资贷款超21亿元。此外,市工商联主席李朝旺倡导成立“江门市工商联企业上市服务中心”,打造“江门商会板块”,嘉士利、华津钢铁、古兜控股等企业在香港成功上市。
搭建企业家高端学习平台
市工商联以提升企业家队伍素质为抓手,引智借力,着力开展执委会成员、新生代企业家、商(协)会领导班子、非公组织党建骨干、商(协)会秘书长五支队伍的教育培训,创立工商联精英教育培训品牌,推动邑商再出发。如,与五邑大学缔结“商·学”联盟,搭建产学研平台;持续多年与市委组织部、团市委共同举办企业家高级研修班,走进天津、重庆、南京等地高等学府;联合北航、浙大、同济等著名高校合作办学,推进工商联教育培训工作常态化;走进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组织参加清华大学“非公企业主党建工作研修班”。定期选送新生代企业家参加省、市组织的培训班、集训营,推举6位青年企业家成为全省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百位“新生代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文明使者”;实施江门市新生代企业家“成长导师制度”,入围2016年江门市机关创新奖,相关工作获全国工商联、省工商联领导的充分肯定。
(吕胜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