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19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本土云服务商huayun战略升级 许广彬解读“背后的力量”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王婉莹

  中国经济增长趋稳,产业升级正当其时。云计算、大数据的强大力量掀起信息化转型的巨大风口。近日,以“背后的力量”为主题的华云战略升级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此次发布会上,华云数据首次以集团化架构的全新面貌亮相。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华云的核心技术团队成立于2007年,是最早一批提出云计算概念的中国本土云服务商。2010年华云集团成立后,始终致力于在中国企业云服务领域为用户提供有效价值,在其“高品质公有云”、“私有云”、“IDC转云”等业务相继获得市场成功后,“混合云”成为后续重点发力的目标。此次重大战略升级,内容不仅涉及品牌形象国际化,更在产品战略、渠道策略等方面做出完善。

  匠心独运打造中国云计算旗舰品牌

  发布会现场,华云集团董事长许广彬用几组数字说明了华云的成长。2016年12月31日,华云正式获得京道基金领投,海通证券、万向集团等企业、机构跟投的10亿D轮融资。2017年上半年度,华云再次超额完成5亿D+轮融资。资本的高度认可,让华云得以快速实现从0到1的成长,进入从1到N的快车道。从厦门到无锡,再到如今在北上广深、杭州、香港、临沂设立分公司。华云集团已经从最初的十几人创业团队扩大到如今600多人的规模。

  对于华云的定位,许广彬这样解读道:“华云拥有自己与生俱来的基因,那就是企业级客户的服务。这是我们与众不同之处,是我们特别的标签。很多云计算厂商喜欢谈‘轻’,但是为了实现用户价值的最大提升,我们300多人的研发队伍愿意为客户而‘重’,进行更好的私有云定制化开发。”

  在谈到华云此次发布的全新品牌名称从“华云数据”到“华云”时,许广彬强调:“从华云数据到华云,字数更少了,承载的内容却更多了,读起来也更响亮了。这不仅是企业名称的简单变化,也是集团格局的升级。在华云集团这个大生态中,我们承载的不仅仅是云计算,还整合了IDC、CDN、SaaS云办公软件以及云通讯PaaS服务平台等内容。”而对于从“chinac”到“huayun”的转变,许广彬自豪地说:“在我眼中,中国的,才是世界的。”

  技术为核全云能力敢执产业“牛耳”

  云计算、大数据,作为以技术驱动型朝阳产业,其研发理念、产品架构代表了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华云集团副董事长、首席技术官郑军介绍了华云集团技术战略升级,他说,与许多云计算厂商一样,华云数据起源于公有云领域,壮大于私有云领域。针对企业端的解决方案是华云业务的重中之重。郑军表示,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资料,其目的就是“让企业客户帮助他的客户获得成功。”目前,华云数据已经平稳运行了7年,7年间持续为用户提供“安全、自主、可控”的优质服务。华云目前也在进行大数据产品的深度研发,整个行业在经历了一段漫长的瓶颈期后,随着计算分析的崛起,又一次将大数据从低谷向上推进。华云也正在通过机器学习、通过大数据分析来为用户提供核心产品。

  郑军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华云目前的重点产品是“私有云”,华云为用户提供的私有云平台能够提供资源的自动化管理,网络整体运算等硬件资源的整合和数字化的处理,这些技术发展到今天仍然是中国大部分企业甚至全球企业的重点,“可靠”仍然是云最核心的东西,我们也看到华云产品在军队、国防、交通等等场景应用,这些场景需要非常强大简单易用耐用的产品。

  据了解,华云集团在“高品质公有云”、“私有云”、“IDC转云”和“混合云”领域均有客观建树,华云今后将以“开放、融合、生态”的产品战略和全面云服务能力执行业“牛耳”,以“自主、安全、可控”的深厚内力打造中国云计算旗舰品牌。。

  “渠道为王”为合作伙伴提供有力支撑

  在渠道战略发布环节,华云执行副总裁马杜介绍了华云的合作伙伴战略。他表示,当前使用公有云的大多是创新企业包括互联网、电子商务和中小型企业;而使用私有云的主要是传统型客户,包括政府、教育、医疗、央企国企、制造业;而混合云则既包括传统用户又包括新用户。

  在提到华云对合作伙伴支持时,马杜介绍,在传统的品牌市场、售前支持以外,华云还有些不一样。第一,华云愿意把产品跟合作伙伴一同测试和验证,仅2016年5月份,华云与合伙人一起完成了92个项目。第二,华云不仅将云产品提供给合作伙伴,同时还将我们的技术嵌入到合作伙伴的产品中去,提高产品性能,这是华云跟其他云服务商不同的地方。“我们愿意做合作伙伴背后的力量,他们的成功就是华云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