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江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党建工作纪实
■ 王正荣 陈浩 本报记者 樊瑛 张建忠
● 工业园区管委会上党课现场
● 工业园区党建文化长廊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近年来,蒲江县工业园区管委会为全力配合打造“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构建生态精工新城,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工业园区作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战场,紧紧抓住非公企业这个主体,着力解决“党组织如何建,作用如何发挥、工作如何保障”等问题,园区呈现出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让企业真切感受到了‘抓党建就是抓生产力’、‘抓党建就是抓发展’”的新气象。
2017年,蒲江县工业园区管委会正积极夯实党建基础,推进工业园区党建工作体系,实现了园区党建和产业“双发展”。
建好党建阵地提升服务能力
文体活动室、多功能厅、会议室、图书阅览室……近日,记者走进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党群活动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党建文化长廊,园区党建工作开展情况一应俱全。工业园区有非公企业165家,规上企业59家。现有职工人数4000余人,其中,党员235名,入党积极分子55名。已成立非公企业党组织76个,其中单独建立党组织29个,联合建立党支部47个,对暂不具备组建条件的17个企业纳入园区党工委联合支部成立党小组,实现了组织和工作全覆盖。
“这是一个服务党员、服务企业、服务人才、服务职工的综合性平台。”蒲江县工业园区管委会组织员李建忠向记者介绍道,工业园区管委会突出资源整合的优势,党群活动中心让每一名党员都能正常参加党组织活动,并以活动中心为平台,计划开展集中学习、技能培训、创先争优等活动,推动企业和园区健康发展。同时还在寿安设置了综治信访、群团服务、党建服务、税务代理、法律事务、工程咨询等窗口,一站式服务消除了企业办事“多跑路”的麻烦。同时组织党员开展 “一对一”结对联系非公企业,帮助解决企业发展难题,从优化服务上感化业主支持党组织组建。
通过搭建平台,丰富载体,开展活动,不断激发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生机与活力,有效提升党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党建工作成为园区健康发展的“助推剂”。
“工业园区管委会党建工作做得很好,为我们提供了‘一站式’服务,我们办事更高效、更便捷了。”这些,企业投资者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建管结合,进一步完善管理服务制度和运行使用规范,将党群活动服务中心真正用起来,将广大党员群众吸引进来,使党建阵地真正接地气、聚人气、有实效,为园区非公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保障和服务。” 工业园区管委会党工委专职副书记张浩如是说。
抓实非公企业党建促进企业发展
位于工业园区内的成都海川制盖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西南地区最先进配套最齐全的防伪防盗盖生产企业。产品销往国内外市场。当问及企业发展的秘诀时,成都海川制盖有限公司党务工作者都君妮说:“我们拥有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公司党支部18名党员有12名都在技术岗位上,从事技术研发,发挥了大作用。去年4月,公司接到一份异形盖订单,所有的工序工艺都与传统盖子不同,党支部带领党员组成攻关小组,短短10天成功将样品生产出来,受到客户的高度赞扬。”
2015年,蒲江县试点首批“一企一大”项目志愿者11名,从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出谋划策。“在公司里主要是协助党组织书记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完善党组织制度、阵地建设,组织企业党员开展“党员示范岗”、“我为企业建言献策”等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将企业党建工作融入生产经营,把企业所面临的困难向管委会和经科信局反映,并利用自身专业特长为企业发展出智出力。”在神鹤药业有限公司上班的洪甜就是其中一个,在企业和管委会之间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
成都海川制盖有限公司党支部的典型做法,“一企一大”为企业生产经营出谋划策,只是县工业区管委会在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一个缩影。
点燃工业园区发展新引擎。蒲江县工业区管委会正是抓住了党建工作这个根本,实现了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的全“全覆盖”,加强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指导和帮扶,不断创新、增强活力,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在企业发展中的脊梁作用,奏响了新时期党员先锋推动经济发展的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