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国家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左一)、河南副省长张维宁(右一)为郑州、洛阳、新乡三市授牌。
■ 本报驻河南首席记者 李代广
6月8日,国家工信部和河南省政府在郑州举行郑洛新“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创建工作启动仪式,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河南副省长张维宁出席仪式并为郑州、洛阳、新乡三市授牌,郑州、洛阳、新乡三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作了表态发言。
“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是国家工信部、中国工程院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河南省自2016年底组织郑州、洛阳、新乡三市联合申报,今年4月,工信部组织专家来豫考察评估,5月中旬,工信部正式批复创建方案,郑洛新由此成为全国第四个获批的试点示范城市群。
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试点示范城市群创建工作,6月7日,河南省委书记谢伏瞻作出批示:郑洛新成功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为我省建设工业强省、促进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请理清思路、制定措施,突出特点优势,重点突破攻关,力争尽早见到成效;6月3日,河南省长陈润儿批示:希望郑洛新以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获批为契机,通过先行先试、重点突破、示范引领,聚焦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强省示范区和引领区,带动全省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讲话时说,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推进制造强国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开展城市试点示范,是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关键举措,有利于探索制造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推动《中国制造2025》系统落地,调动地方实施主动性和创造性,更有效整合多方面资源,通过部省市三方共建,形成上下联动、全社会共同推进《中国制造2025》实施的良好局面。
就郑洛新“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工作,辛国斌副部长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在构建新型制造生态体系方面大胆试点。发挥地方现有的资源和产业优势,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尤其是围绕构建新型制造业体系,政府要着力打造区域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使用和政策支持保障三个支撑体系,帮助企业解决共性问题、满足共性需求,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外部支撑,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二是要在提升产业转型升级水平、企业创新力竞争力上做好示范。郑洛新城市群中,传统产业突出,新兴产业正在蓬勃兴起。要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兴产业培育,推动智能制造、优势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加快发展,形成一批在全面乃至全球范围内领先的高端高新产业,成为中西部工业转型升级的样板,为制造强国战略做出表率。三是要在推动郑洛新城市群的产业协同发展下功夫。郑洛新作为一个城市群联合开展“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不同于一个城市的试点示范,需要从顶层设计上做好三地之间的区域协同,形成城市群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特色鲜明的产业格局。建议河南省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协调推进三地之间的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重要工作安排,开创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协同发展的新局面,为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提供示范样本。
河南省副省长张维宁在总结讲话时表示,将从省级层面强化顶层设计、注重统筹协调,建立工作机制,确保创建工作顺利进行,通过试点示范推动制造业转型发展,为全省转型攻坚战作出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