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12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勇担使命写忠诚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铁二十三局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孙圣杰

  ■ 黄仕科 张正

1.jpg

  詹天佑奖、茅以升奖、李冰奖、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工程建设优秀项目部……近期,中铁二十三局可谓是捷报频传、喜讯连连。作为该局的董事长、党委书记孙圣杰,看着本企业网站和官方微信、微博上实时更新的获奖信息及建设喜讯,由衷地感到欣慰。五一前夕,他凭借着为国家、为企业做出的突出贡献,跻身“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之列。然而,刚刚陪同中国铁建总裁庄尚标拜会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银川市等党政领导,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北京参加中央党校的学习培训。作为中国铁建旗下指挥着万余名战士持续冲杀的大型企业集团的高级将领,忙碌和奔波、解决一个又一个企业难题,早已成为他这些年生活的常态。

  入伍——他义无反顾坚定地临危受命

  1988年孙圣杰毕业于石家庄铁道学院,他以军人的姿态加入到有着光荣铁军历史的中铁十二局的战斗序列。自参加工作至今,他在建筑施工行业一干就是近30年。这些年,他一路摸爬滚打,奋力拼搏,从一名普通的施工技术人员,成长为一家拥有12000多名员工的企业掌门人。自2006年开始,他带领中铁十二局一公司连续多年被中国铁建评为“工程公司20强”。在他担任中铁十二局集团副总经理兼川渝工程指挥部指挥长期间,他更是积极履职尽责,全力争取地方政府和业主的帮助支持,经营业绩在全局年年名列前茅。尤其是在历次地震、塌方、洪水等各种急难险重的突发事件发生时,孙圣杰总是第一时间主动带领队伍和设备赶赴现场救援,被成都铁路局领导亲切的称为“抢险队长”。

  2016年1月,凭借着坚强的党性、辉煌的工作业绩和在西南市场创下的良好声誉,孙圣杰按照上级组织安排,来到中铁二十三局集团公司担任董事长、党委书记。中铁二十三局作为中国铁建系统内新组建的二级单位,成立仅10多年。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企业发展陷入困境,与兄弟单位的差距越来越大。中国铁建高层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二十三局广大干部职工和家属,更是期盼能有一个好的集团主管领导和领导团队来带领企业早日走出困境,实现健康快速发展。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和慎重比选,中国铁建高层决策者对中铁二十三局的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充实,组建了以孙圣杰为董事长、党委书记,肖红武为总经理的新一届领导班子。为此,孙圣杰欣然临危受命,他以对党的绝对忠诚为动力,义无反顾地披挂上阵,他为此放弃了原单位年薪百万的优厚待遇,与总经理肖红武一起带领二十三局集团“一班人”,开始了他一路披荆斩棘的改革发展新征程。

  出征——他以战略引领搭建顶层设计

  在一次党委中心组学习会上,孙圣杰曾说过,一个企业要搞好,就要做到“战略清晰、目标明确、体系科学、机制灵活、奖罚分明”这20个字。这就是企业中的顶层设计。以前,二十三局的体制机制不顺畅,管理设置中存在着错位、缺位、越位的现象。对此,孙圣杰到二十三局履新伊始,就同总经理肖红武商定,达成了一致共识,即首先以股份公司领导“树信心、聚人气、抓基础”的指示作为企业当前改革发展的总要求。他明确提出了“聚焦主业、相关多元”的发展目标,以“点燃心的希望,活出精彩人生”来唤醒广大员工对企业未来的信心,实施了“转机建制、规范管理;苦练内功、培育能力;价值认同、文化兴企”的三步走战略举措。同时,进一步明确了集团公司ETC+F(即施工设计总承包模式+融资)的发展模式。他带领集团公司决策层强力推动的区域绿经营指挥部改革,通过对各区域经营指挥部进行撤并转改,明确了集团公司、区域经营指挥部、工程公司以及项目部各管理层级的具体职能定位,从而有效遏制了多年来各管理层级之间职责不清,分工不明,互相推诿,互相埋怨的管理顽疾。

  在集团公司的顶层设计中,“夯实三基,规范管理”,同样是在企业战略引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集团公司总经理肖红武在全局范围内率先提出的一项工作思路和要求,主要是强化“基层、基础、基本功”建设,旨在解决企业长期以来,由于经营承揽和施工生产过度依赖外部力量,导致企业自身“武功”荒废的问题。“夯实三基、规范管理”这一企业领导层的共识,让企业改革发展更为冷静务实,让改革的脚步也更为稳健扎实。

  进攻——他用利剑高悬营造清风正气

  作为一名受党培养多年的企业高管,孙圣杰深知,对于中央企业,企业的顶层设计不仅仅只涉及管理层面。企业的党风政风和体制机制是企业管理一体两面,缺一不可。良好的风气是扭转企业发展态势的强劲动力,但企业领导的不良作风和行为,也可能将企业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尤其是在中国铁建股份公司主管领导与他进行任前谈话之后。孙圣杰以其敏锐的政治嗅觉意识到,二十三局的风气和历史遗留问题必须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整治。简单的修修补补、小打小闹,恐怕难以有效解决问题。在他的倡导下,由集团公司纪委牵头,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整风肃纪、追责立威”运动。

  这场运动在孙圣杰的直接领导下,力度空前,局处两级纪委从幕后走到前台。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通过开展“整风肃纪、追责立威”运动。集团公司对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19起典型案例进行了严肃处理。在集团公司纪委对所属各单位的巡视过程中,立案调查35件,对亏损项目的216名相关责任人进行了执纪问责,其中纪律处分119人、组织处理97人,经济处罚322.97万元。同时,将个别涉嫌犯罪的处级领导干部移送检察机关。

  通过“整风肃纪、追责立威”运动,使企业内部引起警示共鸣、形成强烈震慑,大大扭转了企业风气,推进依法治企。在运动过程中,企业按照“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原则,对干部进行分类“处理”。一方面,严厉惩治那些肆意为祸企业的人,另一方面,妥善处理那些被染缸浸染的人,使他们袪除原罪感、不安全感,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就这样,孙圣杰通过“整风肃纪、追责立威”,完成了干部的初步筛选工作,把好干部与差干部区别开来,发现了一批有依法治企思想的人,来共谋企业发展。同时,也使各级党员干部的组织纪律和规矩意识得到有效加强。当前,在孙圣杰的领导下,集团公司纪委又结合企业三步走战略,明确了纪委“整风肃纪、追责立威,立规明矩、衡权律己,涤心正魂、正本清源”的三步走战略规划。利剑高悬的高压反腐态势和执纪问责的动真碰硬,使企业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正在形成,使已然散落的人心正在逐渐的聚合。

  突围——他让“关键少数”凝聚改革发展共识

  “二十三局改革发展的工作靠什么,靠的就是局处两级班子和两级机关的坚强领导。没有两级班子和两级机关的过硬作风和坚强领导,二十三局的一切改革发展都无从谈起。”孙圣杰在一次党委中心组学习研讨时,讲得慷慨激昂。为了加强两级班子和两级机关建设,在党委中心组学习中,孙圣杰专门准备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中央政治局建设的五大看点》这篇文章和局处两级主要领导一起学习。在学习研讨中,孙圣杰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强高级干部队伍建设中紧紧抓住中央政治局这个“关键少数”。当前,二十三局改革发展工作千头万绪,我们也必须紧紧抓住两级班子和两级机关这个“关键少数”。

  明确了哪些是“关键少数”。但怎么抓,又成了解决好“关键少数”的关键问题。对此,孙圣杰旗帜鲜明的提出,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守规矩、严纪律,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他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腐败问题是腐败问题,政治问题是政治问题,不能只讲腐败问题,不讲政治问题。”他通过每月召开党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这个抓手,有效地提升了各单位、各部门主管领导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担当。他强调,两级机关、两级班子要求下面做到的,我们首先要做到。要求副职做到的,正职要首先做到,一级带一级,带头做表率。他通过“不换思想就换人”的决绝手段,铁腕治企,有效解决了企业存在的“上面十级风,下面不起浪”执行力贯彻不到位的问题。

  作为红色央企的掌门人,孙圣杰以落实党建主体责任撬动管理中枢,在他的引领下,企业发展借势借力,开始步入改革发展的快车道。今年4月,在他和总经理肖红武等领导的精心策划下,中铁二十三局党委中心组学习会议在银川工地现场召开,会议还邀请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银川市委书记徐广国为党委中心组成员亲授党课。此次会议选址银川,是在中国铁建战略重心向西部转移的大背景下举行的,是在中铁二十三局二公司即将搬迁银川滨河新区的特殊时期召开的。这次由企业党委书记亲自策划的党建创新工作不但开创了政企合作的新模式,也为随后中国铁建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两级政府战略协议的顺利签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今天的中铁二十三局,改革发展的征途正在延伸,企业生产经营和队伍建设正在提速回升向好,但目前尚未完全摆脱困境。对于企业改革,孙圣杰以坚强的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以高度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顶住了来自各方的压力,他坚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一张蓝图干到底。在他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战略家的眼光和政治家的胸怀,而他个人却最为推崇“实干兴企”的精神。他时常引用邓小平同志的话,“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

  今年52岁的孙圣杰,显得年富力强,早起晚睡的工作习惯,让他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工作热情。他身上的勤勉与忠诚,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他引领党建和管理的双轮驱动,让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在改革中同频共振。他带领企业披荆斩棘,锐意进取,大刀阔斧的改革和点滴细节让广大职工感受到企业正逐渐步入健康发展轨道。他渴望为企业做出最大的贡献,他期望企业的脚步走得更为扎实稳健。在他的引领下,中铁二十三局的企业运行质量正在稳步提升,广大员工的心智也正在同步重塑。孙圣杰和他的伙伴们正踌躇满志,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奔,誓将“强企富工”的美好愿景兑换成企业未来发展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