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12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互联网时代 会展经济靠什么“火”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特约记者 方令航 宁波报道

1.jpg

●图为金华市招商签约现场

  第三届中东欧博览会、第十九届浙洽会、第十六届消博会6月8日在浙江宁波正式开幕......从三月份开始,各种展会接连不断,春季糖酒会、广交会、京交会、浙洽会、国际旅博会……企业展示自我和深挖商机的机会一个连着一个

  互联网时代,一部手机在手,视频看样、通话询价都能够瞬间搞定,可是各种各样的专业展会依旧热闹非凡。从三月份开始,各种展会相继开展,春季糖酒会、广交会、京交会、浙洽会、鞋博会、海博会……企业展示自我和深挖商机的机会一个连着一个。

  记者采访了解到,十年前,企业参展能借助展会之力迅速打响品牌,达到有效的推广营销效果;而十年之后,在目前的互联网电商时代,各类展会依然层出不穷,但人气已大不如前。如何变革、提升展会吸引力已经迫在眉睫。在互联网时代,会展经济靠什么才能“火”?浙江金华企业又是怎样借展会发展的?

  浙洽会金华揽金240亿元

  第三届中东欧博览会、第十九届浙洽会、第十六届消博会6月8日在浙江宁波正式开幕。6月8日下午,金华投资环境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在宁波和丰花园酒店召开,市委副书记、市长暨军民在金华投资环境推介会上致辞并作整体推介。金义综合保税区、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义乌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作投资环境推介,香港互享实业(集团)发展有限公司、华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代表等150余位中外嘉宾到会。

  浙洽会期间,金华现场签约43个投资项目,总投资达240亿元。其中外资项目11个,总投资额9.9亿美元,协议利用外资额3.55亿美元。金华市签约项目涉及信息经济、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健康、休闲旅游服务、影视文化时尚等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五大千亿产业,以及总部中心、科研院所等多个领域。其中浙江金枫谷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投资的智能农业传感器及物联网平台等项目在全省重大投资项目签约仪式上签约,该项目总投资1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8000万美元。

  第十九届浙洽会包括主旨演讲和对话、重大项目签约、权威报告发布、投资环境推介等,围绕“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进行演讲和对话。同时举办全球展览浙江论坛、海外高层次人才智力合作洽谈活动、浙江省旅游合作交流会、国际医疗器械行业论坛等专场对接洽谈活动。本届浙洽会的主题论坛以“创势-未来:浙江发展新机遇”为主题,同期发布《2017中国浙江投资报告》。

  与浙洽会同期在宁波开场的,还有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日用消费品博览会和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其中,消博会共设标准展位3000个,展览面积8.5万平方米,设置玩具及文体用品展区、家居及个人用品展区、工艺及节日用品展区、进口商品展区、外贸服务展区和跨境电商展区。中东欧博览会共安排会议论坛、投资洽谈、贸易展览、人文交流四大板块共15项活动,进一步打造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全面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重要平台。

  参加展会成常态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金华企业开始陆续走出去参加展会,展会逐渐成为企业与客户对接的重要桥梁纽带。到2000年左右,会展经济发展越来越兴盛,越来越多金华民企热衷于参加各大展会,加上本地兴起的小商品博览会、五金博览会、工科会,展会也成为金华各大产业展示产品与企业文化的关键方式之一。

  金华民企“走出去”的历史轨迹,对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展会平台,加速与世界经济的接轨,促进金华企业发展壮大。同时展会也记录了金华民企“走出去”的历史轨迹,对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业内,浙洽会以其政府主办的背景,有着浙江经济“晴雨表”“风向标”之称,因规模大、效果显著,同时也是一个交流信息、增进友谊、推动技术进步与产品创新的重要平台,被业界誉为“浙江招商第一会”。

  每年的招商引资是浙洽会的重点战场,也是金华政府和民企的主战场。金华金穗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消费者更加注重消费的个性化,企业开始走差异化路线等,从原先的保健食品转而研发休闲食品,不仅在新疆建设加工基地,品类趋向原产地,在产品包装上也下足功夫,充满个性与新奇。

  热衷大型专业展会

  广交会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缩影,牵动着所有人的目光,历史的沉淀造就了广交会不断发展的每一步和中国一代代外贸人的辛勤付出。20多年前,金华大明铝制品厂总经理虞小鸣第一次参加广交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一转眼已经过去20多年。说起早年参加广交会的情景,虞小鸣笑言自己是个“老展会”,对于当年的参展情况,他仍记忆犹新。“当时国内的通讯工具还不发达,我们与国外的客户联系都要通过传真,很多时候要跑到星级酒店去借传真机使用,但也忙得不亦乐乎。”

  虞小鸣告诉记者,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广交会上的外国脸孔逐渐增多,接待的客商以日本、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为主;2001年中国入世后,美加、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也成为广交会的常客,再后来,巴西、俄罗斯、南非、印度、大洋洲等金砖国家和新兴市场开始成为企业广交会开拓的新增长点。

  浙江鸿牛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立伟还清楚地记得20多年前他第一次参加广交会的情景:“当时我做的是货架,一波波的客户向着展位蜂拥而来,订单像纸片一般飞来,那几年企业的订单大涨,业务销售实现新的突破。”在随后的十几年中,王立伟的产品逐步从货架到园林工具到洗地机,在不停的研发转型过程中,广交会、法兰克福展、德国五金工业展已经成为他每年都必须参加的展会。

  从国内广交会到国外的法兰克福展等,金华市民企的脚步也踏遍了欧美、中东、东欧、东南亚等地区。随着外贸业务的市场拓展,王立伟的脚步踏遍了欧美、中东、东欧、东南亚等地区的展会,其中令他记忆最深刻的是德国的展会:“那里的会展经济做得很成熟,我的感受是国外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很到位。展会上,有的企业展品突然被警察带走,很有可能是侵权了。到国外参加展会,可以学习到不同的经验,这几年各个国家的展会都越办越成熟。”

  家门口的展会受欢迎

  在走出去的同时,金华也想到了“引进来”。依托义乌的小商品经济、永康的五金经济、浦江的水晶产业……义博会、五金博览会、苗交会等一个个大型专业性展会纷纷出现在八婺大地,吸引了全国企业和消费者的关注与参与,成为金华产业经济发展的助推力。义乌三得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健告诉记者,虽然近年来外贸滑坡,但展会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其实老外也很希望在展会上看到老面孔,因为那意味着彼此还有继续合作的可能。参加展会就是集中会见各国的贸易伙伴,加深了解促进友谊。这一点,是只靠互联网难以做到的。

  作为闻名遐迩的“中国小商品市场”,义乌的产业经过几十年发展,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义博会创办于1995年,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日用消费品类国际性展会,由商务部、浙江省人民政府等联合主办,已连续举办21届。每年10月21日-25日在义乌举行的义博会以“面向世界、服务全国”为办展宗旨,展会特色鲜明,国际化水平突出,信息功能强大,服务体系完善,安全卫生保障到位,参展成效显著,已成为目前国内最具规模、最具影响、最有成效的日用消费品展会,是商务部举办的三大出口商品展之一。先后被评为中国管理水平最佳展会、中国(参展效果)最佳展览会、最受关注的十大展会、最佳政府主导型展会和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品牌展会等,并获得了国际展览联盟(UFI)的认证。

  上海乐之翼儿童游乐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钟斌是东阳人,也是义博会、浙洽会的忠实粉丝。“每年我们都会到全球各地参展,在欧洲一些国家参加展会,我们不住酒店而是租住一套公寓,像当地人一样出行、生活,更深入了解当地的消费市场。家门口的义博会、浙洽会办展水平也越来越接轨国际。”在黄钟斌看来,在家门口举办展会,不仅可以让更多客商深入了解企业和产品,了解金华的地域文化特色,也能助推金华文化的对外传播。

  “面对面”模式仍有市场

  通过展会,企业可以宣传自己的新产品,和同行一同探讨趋势,同时也与客商互动交流,还能认识相关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20多年来,金华民企充分利用各大展会平台,加速与世界经济的接轨,促进企业发展壮大。“初期的展会对企业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招商平台,由于当时许多企业开拓市场的渠道并不多,流通业不发达,获得信息的来源也较为单一,大多数时候习惯依赖展会聚集公众关注,广泛联系客户,接触同行和上下游相关产业链,进而搜集信息,挖掘大量的潜在客户。”早期参与展会对企业带来的良好效应,虞小鸣深有感触。大明铝制品厂从铝制品生产到扒胎机配件到引进精益生产,不仅从产品也从管理上得到了全面升级,更成为世界500强企业的OEM生产基地。

  “对于企业来说,展会提供了一个了解行业最新动态的平台,专业性展会上行业上、下游的企业都聚集于此,这对于企业整合上下游资源是一个很好的渠道。比如上海国际汽配展会,传统企业和新能源产品相辅相成,企业之间可以形成合作方式,共同开发市场和客户,实现更多的可能性。”在虞小鸣看来,通过展会企业可以了解行业最新信息,和同行一同探讨趋势,同时也与客商互动交流,还能认识相关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展会经济还是很需要的,很多客商还是喜欢面对面了解产品,老客户也通过展会进一步确立合作关系,而且通过参加展会可以了解到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