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17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内江高新区晋升“国家级” 吹响“二次创业”号角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张传伟 毛春燕 李弘

1.jpg

  今年内江高新区获国务院批复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区吹响了“二次创业”的号角。

  内江高新区于2014年挂牌成立,该区的成立是内江市委、市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幸福美丽内江的重大决策,是内江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一号工程”。

  2016年,内江高新区“一区三园”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512.6亿元,同比增长11.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70.2亿元,占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的33.2%,高出全市占比2.6个百分点;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59.82 亿元,占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的 31.2%,高出全市占比8.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在园区产业发展中的主导和引领地位进一步凸显,已成为内江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以项目为抓手筑牢发展之基

  在内江高新区核心区白马园区,茂门路C段、茂庭路B段等骨干道路目前正在加快施工,白马园区新材料产业园区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加快推进。

  据介绍,白马园区全年计划实施项目20个,项目总投资47.35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4.58亿元。实现园区新增承载面积0.2平方公里。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后劲。”内江高新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以新常态下的新理念、新思维、新举措狠抓项目建设,把项目建设作为园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和重要载体。

  2017年,内江高新区“一区三园”计划实施项目45个(其中产业项目9个、基础设施项目23个、民生工程及社会事业项目11个、生态环保项目2个),项目总投资107.24亿元,2017年计划投资28.46亿元。

  随着白马园区三横五纵骨架道路的形成、安置还房的建成和新材料产业园的开工建设,新材料、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加速聚集;随着隆昌园区中铁重工、山川精密焊管、维尔康药业等企业的壮大,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产业不断发展;随着高桥园区内江师院、内江职院、内江六中等新校区的建成,科教产业不断成长。

  截至目前,内江高新区已累计实施重点项目60余个,投资约40亿元。聚焦项目建设,内江高新区无疑走在了前列。

  以项目建设为主线,成功创建的国家高新区为内江新添一张国字号的城市名片,为全面推进幸福美丽内江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走出去”集中力量引进项目

  蓉城四月,阳光灿烂。5月6日,一年一度的“2017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活动拉开序幕,众多中外知名企业负责人云集四川,共赴这场“春天之约”。作为此次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内江市川商返乡发展恳谈会暨招商项目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异地四川商会、内江商会负责人和知名企业代表80余人欢聚一堂共叙乡情、共谋发展。内江高新区也参加了内江川商返乡发展恳谈会系列活动。

  恳谈会期间,内江高新区对接了部分异地四川商会、内江商会和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类知名企业,就高新区创新创业发展态势和招商投资的比较优势进行了交流,表达了共谋合作发展的殷切期望,并热情邀请企业负责人参加拟于6月召开的“内江新材料产业招商推介会”,来内江寻找新的发展商机。

  内江高新区成立以来,积极组织参加全球川商返乡创业会、科博会等招商推介活动,牵头承办了“2016年中国·川南新材料发展大会”等大型系列活动。成功引进永耀鑫药业、江博士鞋业等项目。目前,正在与四川威玻集团洽谈房车、高性能高硅氧玻纤深加工、无碱玻璃纤维短切毡等3个项目。

  为加快高新区重点项目引进、集聚产业发展、扩大开放合作步伐,在“招新引优、招大引强、招才引智”方面取得实效,按照市委、市政府“四个走”工作部署,高新区结合实际,制定了2017年“四个走”工作方案。

  内江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紧紧围绕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支柱产业,有针对性地引进项目和配套企业。加强对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力求招商项目尽快落地建设。

  内江高新区表示,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推进创新创业为核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精神,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特色鲜明、规模适度、配套完善的要求,力争建成“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区、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区、高端人才聚集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努力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和创新驱动先行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