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17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川庆物探驰骋天山南北征战新疆29载 创新驱动准东阜康断裂带新一轮勘探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西部大开发、新疆大庆建设的激扬鼓点催征准噶尔盆地东部新一轮油气勘探紧锣密鼓。川庆物探承揽的《2017年度准噶尔盆地东部阜康断裂带二维地震采集》项目施工从3月下旬启动以来,日前已完成一批工作量。这是川庆物探从1988年走进新疆探区,第29个年头承揽勘探工程。

  准东油气勘探前景看好。起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该区勘探,先后历经三个阶段,不断取得一些勘探成果。随着勘探程度的加深,过去的二、三维资料已无法满足新一轮勘探的要求,直接制约了该区的油气开发。为了下一步风险探井部署奠定良好资料基础,落实勘探层系目标,由此,新疆油田分公司决定针对本目标区,在东起吉木萨尓,西至昌吉市2563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部署17条测线、满覆盖总长度450.16千米、设计炮次23841炮的二维地震采集勘探项目,由川庆物探第十项目部(山地一队、二队)承接该项目的野外采集工作。川庆物探第四测量工程队、第四钻井工程队、第四采集工程队担负项目施工。

  技术创新攻坚克难。地层破碎、地震反射杂乱、资料成像困难;工区地表岩性及表层结构变化较快,激发接收条件差,静校正问题突出是项目勘探面临的技术难题。为攻克这些难关,担负项目施工组织管理的山地分公司创新思维,提前介入。还在项目全面启动之前,从2月下旬开始,分公司经理刘帆带领技术及管理相关人员,先后两次深入项目工区进行精细踏勘,取得了大量扎实可靠的基础资料。之后,组织专门的技术力量,立足创新,精心做好施工设计,反复优选施工方案。确定了采用较高的覆盖次数(有效覆盖),提高目的层弱反射的信噪比;采用较大排列长度,充分接收深层弱反射信息,提高深层成像效果;根据地表岩性,分区进行激发试验,优选激发参数,提高单炮品质;表层结构复杂区域加密调查,分区分段合理布设表层调查点等4项针对性的物探新方法新技术措施。

  管理创新靠前指挥。川庆物探山地分公司组织强有力的项目前线指挥部协调项目施工,生产技术、安全管理等相关人员靠前支撑项目运行。山地分公司党委副书记、前线指挥吴晓华领衔项目组织管理后,带领相关人员起早贪黑跑工地,上排列,到机场,在施工作业现场解决施工难题。他表示:推进工作靠创新,准东勘探责任重大,个人苦累不足挂齿。尽管施工困难重重,但一定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团结带领施工人员千方百计、攻坚克难,在计划工期内圆满完成项目施工任务,为西部大开发、为“新疆大庆”建设提交出高品质的地震资料。

  众志创新提速增效。参与项目施工的千余施工作业人员从3月下旬开始,携拥与项目施工相配套的GPS卫星定位系统,多功能山地钻、大功率铁马钻,24位数遥测数字地震采集仪,多型运输车辆等上百台套精良装备,以高度的责任和满腔的激情融入项目施工的创新洪流中,顶风冒寒陆续开赴工区投入施工作业。截至5月9日发稿时,测量、钻井已按计划完成一批工作量,资料采集完成了4条测线的施工。整个项目施工可望按施工计划在6月下旬全部结束。

  (屈永志 李波 苏光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