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登良 屈永志
周廷权,因为当过兵,大家又叫他周老兵,他今年55岁,是中石油川庆物探第四运输队汽车驾驶员。他主要从事野外勘探服务工作,说他自然也少不了野外的故事。
巧遇换轮胎
那是2013年,周廷权还在川庆物探山地二队汽车驾驶组,他负责运输的当年最后一个项目是克北二维,主要服务于仪器组大班排列。因施工需要,他早上四点就得出车,下午很晚才收工,当时的条件受限,中午饭顿顿都吃早上带出去的方便面、压缩饼干或新疆特产“馕饼”。
“那天因工作需要我坐另一台车到工地,检查排列检波器埋置。来到半山坡。抬头一看发现百米外周廷权一个人在换轮胎,我惊叹加好奇就飞奔过去。一看,备胎已经装上去了,就差紧固螺丝。我的天啊!周老兵啊周老兵,你当自己是20岁小伙子啊!你不怕……”
而他却说:“哎呀,有啥可怕的!”他指着地上像刀片一样的石块说道,这个工区仪器组出工不到20天,我轮胎被刺破6条了,有的驾驶员比我还多,机修救急都搞不赢,能够自己换就自己换吧。
我急忙帮他紧固螺丝后却犯难了,这奔驰大货车的轮台有近一人高,被刺轮胎最少也有三百斤,怎么装上车啊!当我还在想用什么法子的时候,周老兵已经在轮胎上拴好绳子,绕过车厢防翻滚架系到刚才装好的轮胎上了。看着满脸疑惑的我说:“往后点,安全第一,你一看就明白了。”我倒退了几步,周老兵启动奔驰大卡车缓缓向前,车轮转了两圈,哎呀,被刺轮胎就自动上车了。
翻版“美国大兵”
2014年,那是在川庆物探北疆齐古二维项目工区雀儿沟村一条进山道路的交叉口,碰到开双排大奔卡车(川R32903)在测量组执勤的周廷权。车没有停,但速度较慢,我们擦肩而过的一瞬间,就像看见大片上美国大兵驾驭悍马那飒爽英姿的模样,我就想“对号入座”,我随即有了转岗开大奔的想法。
人生有这么一个精彩瞬间,让人一辈子难以忘却,让我羡慕不已。回头一想,我心中的“美国大兵”周廷权已经年过半百,他还在为测量组开车。每天要送了4个GPS(卫星定位系统)组和一个固定站得施工人员跑来跑去,工区机耕道一天下来最少也是300多公里。周老兵驾驭奔驰大卡活像20上下的小伙子,精力充沛,工作干劲十足。这来源于他对企业的忠诚,对工作的责任。难怪他常对人说:“做任何事情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关键就是看你是怎样去做的。”
桶装的冰镇西瓜
那是2015年的南疆柯坪二维项目,我作为第四运输队南疆片区HSE管理员,在天气极热期间到位于柯坪县城外戈壁滩采集队大班营地履职安全检查工作。当时奔驰卡车仪表盘显示室外温度是55摄氏度,我一走进周廷权所住帐篷,滚滚热浪扑面而来,他穿着背心和短裤,正忙着往地下洒水。说这是多年野外工作经验,水吸收地面热量蒸发随风而去,待太阳落山时帐篷里就凉快了。
“来,给你们尝尝我的冰镇西瓜”,原来前几天上级领导慰问送来的西瓜他舍不得吃,装在水桶里,放了几块从冰箱里取出来,早就看不到冰块的影子了。我们吃着他拿的西瓜,心里“酸甜苦辣”五味俱全,但更多的是感动,因为他知道我们要去,提前把水桶里放上从冰箱里取出的冰块,再把西瓜放进去,待我们到达时,刚好吃上冰凉的瓜去暑气,他做事的认真态度由此不难窥见一斑。
这就是我见到的周老兵,一个极为普通的勘探队的驾驶员。虽是几件小事,但却令人钦佩、让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