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程程
据相关媒体报道,随着内蒙古5月1日起取消全区所有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工作,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份取消了对政府还贷二级公路的收费,减少收费里程超14.16万公里。目前,全国只有青海、甘肃、新疆等省(区)尚未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
取消二级公路收费,让利于民,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和个人出行费用,看起来一切都很美好。然而,政府还贷的二级公路的收费占比已经很小,以2015年度为例,它只占了政府还贷公路通行费收入的2%。不仅如此,据《2015年全国收费公路统计公报》显示,与2014年相比,二级公路里程净减8761公里,下降27.7%,但是高速公路里程净增10283公里,增长9.6%,而一级公路里程基本保持不变,全国收费公路总里程是净增的。
简单地说,近年来虽然各省相继取消了二级公路收费,但企业的物流成本和个人出行费用非但没有降低,反而上升了。因而,正如央视评论说的那样,取消二级公路收费,只是个开始,更多的目光,还是要对准一级公路和高速公路。
事实上,我国除了公路收费外,车主还承担了车船税、成品油消费税等等,这些费用又和公路收费相互叠加,重复收费,早就备受诟病。但现阶段,如果取消收费,财政将不堪重负,两难的处境下,取消二级公路收费这样的折中方案应运而生。
如何真正做到“还路于民”?最为重要的当然是“钱”。2013、2014、2015年的收费公路通行费规模为:3652亿元、3916亿元和4097亿元。然而,成品油消费税自2012年改革以来,至少征收了1万多亿。这部分钱,是通过中央征收,再转移到地方专款专用,这些钱,如果能用到收费公路上,代替部分的公路收费,或许可以大幅度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和个人出行费用。
当然,能开源,自然也可以节流。如近年来,多省开始通用ETC通行。大力普及ETC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人力成本,也可以提高通行效率,是个一举两得的方法。另外,可以由省级主管部门牵头,统筹规划各县市地方公路管理人员,减少重复交叉管理,节省开支。
在以“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目的的企业面前,钱的考量自然重要,但公路企业真的有那么穷吗?我想并不少。在A股的上市公司中,我们也看到了公路企业的身影,以宁沪高速为例,仅2017年一季度利润就达8.79亿元。看来,很多公路企业日子并不难过。既然有办法、有能力创造利润,不妨也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真正做到“让利于民”
相关链接:
高等级公路为何不免费?
在内蒙古自治区5月1日起取消全区所有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后有人问,何时一级公路和高速公路也能不收费?
其实,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免费公路,虽然公路是公共产品,但是其资金来源不是税收就是收费。收税和收费之间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费交得少了税就要增加,因此想取消收费就需要大幅增加税收。
世界银行曾经有一个估算,如果中国公路全部资金都不靠收费,由收税来养护,以2006年为例,燃油税要征收30%,若全部建设和债务偿还都要靠税收解决,油价要增加3倍以上。因此,公路全部免费单靠税收支撑是不可行的。中国是在1984年国务院第54次常务会议作出“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重大决定,2004年《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的出台,对促进公路事业发展、规范收费公路的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4年,我国国家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只有3.4万公里,到如今总里程突破13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可以说,如果没有收费公路政策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国家高速公路发展成就。2008年12月份国务院印发通知,提出“地方政府要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但并不意味着所有收费公路都会逐步取消收费。
据介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公路网的逐步连线成网以及国家财税体制改革的推进,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充分考虑对国家财力的需求与可能,以及国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交通基础设施的政策导向,我国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特别是新建公路的发展,仍然需要坚持收费公路政策。
2015年,我国修订《收费公路管理条例》,构建“非收费公路为主、收费公路为辅”的两个公路体系,强调高速公路长期收费是符合“谁用路、谁受益、谁付费”和“不用路、不付费、不负担”的公平原则,不仅能够有效化解高速公路的债务风险,为高速公路的发展提供稳定的养护发展资金,同时还可以使有限的公路税收向普通公路倾斜,使普通公路的通行条件也能得到更好改善。
目前,有发达国家也已在向收费公路转型,以德国为例。2003年,德国高速公路开始对12吨以上的货车征收通行费。2012年,又把征收的范围从高速公路扩大到了四车道的普通联邦公路,这两年德国也将开始对小客车征收高速公路通行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