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省药品专家委员对攀枝花医药产业发展“把脉开方”,具体包括四大方面:加强领导,抢抓先机;科学规划,突出特色;以点带面,推动发展;聚集人才,引进技术。
一是加强领导,抢抓先机。加强对医药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借全省大力发展医药产业的东风,充分利用攀枝花独特气候条件,科学谋划,抢抓先机,在中药材种植、含钛器械开发等方面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特色产业。
二是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对石斛等本地优势品种,借力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等多方力量共同呼吁,力争将其纳入国家食药同源中药材目录,拓宽此类品种在保健食品、食品等方面的开发利用领域。在钒钛金属利用上可与全川、全国规模医疗器械(如义齿加工)企业合作,共谋发展。
三是以点带面,推动发展。依托现有企业团队、科研力量,择优选取产品成熟、有技术支持的企业和产品,指导其从小做起,从精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做优示范,做强模板。引导地道特色企业,积极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以点带面,延伸推进发展。
四是聚集人才,引进技术。全面整合部门、科研单位、相关企业的技术力量和人才,组建攀枝花医药产业发展团队,凝聚集体智慧共同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力量。对拥有新药研究成果的个人或企业提供充足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通过引进技术,为攀枝花市医药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武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