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斌
日前,记者从资阳市政府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近日《资阳市2017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措施》正式出台,该市从加快品种结构调整、优化特色产业布局、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林)业园区、发展新型业态、开展农业品牌创建、拓展市场营销渠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重视农业人才培育等方面提出了11项具体工作举措。对农业、林业示范基地的建设,农业新形态打造,农业园区(循环园区)建设,农产品品牌创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和以土地入股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的给予政策支持。
据资阳市委农工委副主任唐太良介绍,2017年该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将重点从调结构、提品质、建园区、育主体四个方面发力,确保2017年农业增加值增长3.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9.5%。
唐太良表示,该市将调整水稻品种结构,加大优质粮油发展力度,发展“川优6203”、“宜香优2115”等国标三级及以上优质稻品种64万亩;发展青贮饲用(鲜食)玉米达到21万亩、特色红薯,大幅度减少小麦种植面积近5万亩;瞄准建设“中国柠檬之都”核心示范带目标,启动实施安岳柠檬扩面10万亩、发展优质柠檬出口基地15万亩;推进雁江特早熟蜜柑“八项”技术改革,加大柑桔品种更新换代力度,新建晚熟血橙、杂柑等优质柑桔基地;积极发展生态畜牧,推广外三元生猪、川藏黑猪、乐至黑山羊、大恒肉鸡等优质、高效、特色畜禽品种,提高畜禽良种化水平,生猪三元杂交面达到92%以上,肉羊良种及杂交面达到93%以上;大力发展绿色蔬菜,重点发展辣椒、榨菜、莲藕等加工蔬菜及顶新生姜等地方特色蔬菜品种;发展水产健康养殖,稳定发展鲢、鳙、鲤、草等常规品种,大力发展白乌鱼、泥鳅、甲鱼、黄颡鱼、小龙虾等特色水产品养殖。积极探索“稻鱼共养”、“稻鳅共生”、“稻虾轮作”等多种立体种养模式,实现水产品总量6.69万吨,生态养殖面积达1.5万亩,稻田综合种养面积达3000亩。
据唐太良介绍,该市将加快推进标准化生产,扎实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创建活动,加大农产品生产国家标准、省级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示范和运用力度。提升畜禽规模养殖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精细化装备水平,新改扩建标准化养殖场60个。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引导发展?“三品一标”特色农产品,新申报绿色(有机)食品6个,地理标志产品1个,培育黑山羊、哈哈蛋等6个农产品品牌;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积极申报国家或省级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加快打造“资味”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做好品牌营销与推广。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市创建。
据了解,该市将重点打造安岳宝森科技等2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雁江区现代农业、安岳柠檬·文化现代农业等5个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启动雁江富家山珍稀苗木花卉示范园区规划建设,加快建设圣美园等10个种养结合循环园区。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巩固提升梦筑原乡、九曲禾川等农业主题公园,泰和、老龙潭等休闲农庄和明苑湖国家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新建富有特色的柠檬、蜜柑风情小镇,新建农业主题公园3个,新建休闲农业专业村3个。启动打造花溪河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区区。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柠檬、蜜柑、蔬菜等农产品标准化初加工业,重点扶持改造升级贮藏、保鲜、烘干、分类分级、包装和运输等设施装备,强化仓储运输、冷链物流等产业链建设,建设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集配中心。加快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开展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安岳县新建物联网基地1个。加强与阿里、京东、苏宁等大型电商企业合作,发展经营网络化。利用“农技宝”、“E农通”基层农技推广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促进管理信息化。试点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全面提升服务在线化。
唐太良表示,该市将支持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创业创新,创办领办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争新增农民合作社270个,家庭农场100家。开展示范创建活动,新培育省级示范合作社3个、示范家庭农场10家。引导培育种养能手、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以及大学毕业生成为农民职业经理人。支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独立申报、自主实施财政支农项目。持续改善基础条件和设施装备,围绕农业发展薄弱环节,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新增高标准农田20.61万亩,切实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路网、水网、电网等基础设施配套,大力提升基地的标准化水平和农机作业能力、农田排灌能力、耕地综合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