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4月28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美国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态势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上接4月21日04版

  2、美国装配建筑的购买市场特点

  美国装配式住宅市场的最大购买表现特点,低收入人群是装配式住宅的主要购买者。在美国低收入人群的购房者中,23%来自于装配式住宅,在各地城市郊区的低收入家庭中,购买装配式住宅高达35%;在农村地区,有63%的家庭购买这种住宅。

  ①全国购买市场特点。在全国范围内,美国装配式住宅的市场分布特点如下:南方55%、西部19%、中西部18%、东北部9%,而在全国沿海、半岛与岛屿地区高达75%,南部沿海地区这一比例超过80%。这些区域的共同特点是:低收入家庭、移民和退休人员比例大。

  ②购买者年龄分布态势。与现场修建的住宅购买者相比,美国装配式住宅的购买者年龄分布呈现向两端分布的态势:年轻的人群比现场修建住宅购买者更年轻,年长的则更年长。一般而言,这两类人相对于中间年龄段的人群,其经济状况也要差一些。

  ③土地占有和增值。美国装配式住宅的土地使用分为两种形式:自有和租赁。对于在自有土地上修建的装配式住宅,其产品的增值速度与现场修建的住宅具有更优惠的增值速度。

  ④市场比较特点。对于中、低收入家庭,通过租用土地而自己拥有一套装配式住宅与租住一套公寓相比,前者是明智的选择。因为,这样可以花同样多的钱拥有更大的居住空间和草地。

  3、美国装配建筑的产业市场特点

  美国的住宅建筑是以极其发达的装配式产业化为背景的。美国制造业长期位居世界第一,具有各产业协调发展、劳动生产率高、产业聚集、要素市场发达、国内市场大等特点,这直接影响了市场表现的方式和水平。其特点有:

  ①市场多元化需求。美国产业化装配建筑用构件和部品的标准化、系列化、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程度很高,几乎达到100%。这不仅反映在主体结构构件的通用化上,而且特别反映在各类制品和设备的社会化生产和商品化供应上。除工厂生产的活动房屋和装配建筑成套供应的木框架结构的预制构配件外,还为用户实现多元化需求,例如用户可以通过产品目录,从市场上自由买到所需的产品。这些构件的特点是结构性能好,用途多,有很大通用性,也易于机械化生产。

  ②产品高质量需求。由于对房屋住用的需求越来越大,美国人对装配式住宅与建筑的质量和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HUD、ASTM、BIM等技术标准的不断修订发展,对装配式住宅与建筑的抗灾性、通风性和节能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③完美中高档需求。除了注重质量,现在美国的装配式住宅更加注重提升美观、舒适性及个性化,许多装配式住宅的外观与非装配式住宅外观差别无几。这说明,美国的装配式住宅经历了从追求数量到追求完美、从传统行业中低档品种到产业化中高档品种的阶段性转变。

  ④理念新环保需求。在美国产业化装配建筑中,融入新环保绿色理念的技术正在市场需求中加快成长。多方面新的环保节能技术不断出台,特别关注点是运用现代产业化生产装配手段,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用户提供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住用空间。

  六、美国装配建筑产业动向与发展趋势

  美国装配建筑产业化的发展给德国建造业带来了新的变革和重大影响,各种新动向和新趋势正在不断呈现。未来美国的装配建筑产业及其建造系统必将超越现有企业模式与产业形式的范畴。其产业动向与发展趋势有:

  1、美国装配建筑未来发展有利因素

  根据美国国家制造者联盟(NAHB)的调研报告显示,美国装配建筑未来发展有利因素有:

  ①美国装配建筑产业本身具备不断降低成本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与现场建筑商竞争。

  ②美国装配建筑产业与传统的现场建筑商不断发展的合作关系,必然使现场建设中装配式部构件产品的使用逐渐增加。

  ③装配式住宅与建筑的技术不断发展、标准不断修订与产品不断更新。

  ④装配式住宅与建筑中的固定住宅与建筑的比例不断增加、其模式也不断创新,使他们能够进入较高端的市场。

  ⑤美国政府、协会与团体对新型装配式住宅与建筑的金融支持逐步增加。

  2、美国装配建筑市场发展趋势

  根据美国住宅和城市发展部(HUD)的研究表明,美国装配建筑市场的发展趋势有:

  ①产品市场创新特点:一是低成本;二是修建周期短。

  ②客户市场发展目标:一是低收入家庭;二是移民家庭;三是退休家庭;四是首次置业;五是出租者。

  ③服务市场改善趋势:一是产品设计不断完善;二是金融服务的改善;三是土地使用和质量保证;四是法律法规的完善。

  ④消费市场满意趋势:装配住宅与建筑摆脱了传统的火柴盒式的外观,其质量和美观仍在来不断提升与发展。其用户的满意程度2016年超过了80%,2020年满意度将会超过普通建设的住宅,达到90%以上。

  ⑤未来市场产品定位:一是支付得起的低成本房屋;二是其他类型房屋的首选替代品。

  ⑥未来市场发展目标:一是新型的社区形式;二是作为所有者的不动产存在,而不局限于消费者的权宜之计。

  3、装配建筑商与普通建筑商融合趋势

  根据美国麦格罗希尔咨询公司(MRC)的研究表明,美国装配建筑产业与普通建筑商的融合发展趋势有:

  ①由于在建筑行业里,普通的现场建筑商仍占据了市场的主流,所以他们对工厂化生产的装配式住宅与建筑的部构件需求的不断扩大,成为工厂化生产装配式部构件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事实上,自2015年开始,4/5的装配式部构件销售给了传统建筑商。而这部分需求的年增长预计是每年10%~30%。

  ②普通大建筑商开始并购装配式部构件工厂化生产商,或建立伙伴关系,以便大量购买装配式部构件及其组件。

  ③工厂化生产的装配式住宅与建筑的部构件及其组件,每平方英尺造价比传统方式低30%~50%,普通建筑商希望通过此方法降低成本。

  ④所有的建筑商都希望通过统一标准的工厂化生产装配式住宅与建筑的部构件及其组件,并希望扩大其规模。而工厂化生产装配式住宅与建筑部构件的联邦国家统一标准正在推进中,目前43个州和国防部已达成了共识。有望在2020年后真正实现装配式住宅与建筑部构件的联邦国家统一标准。

  ⑤据伍德布里奇公司的调研反映出,绝大部分装配住宅部构件的工厂化生产商都在发展与普通建筑商的合作关系,目前15%~25%的销售是直接针对普通建筑商。例如Champion Enterprise专门成立子公司,针对普通建筑商生产和销售装配住宅的部构件,这部分销售额已占了Champion 的25%。

  4、美国装配建筑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产业信息化、装配智能化、结构绿色化与住宅与建筑个性化的字眼在人们思想中的深入体现,美国装配建筑技术将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一是信息多样化发展趋势。“数字信息时代的装配式建造体系发展,真正的变革才初露端倪。建筑环境问题作为装配建筑界的首要关注问题之一,应该摆脱传统范式束缚。”美国建筑科学研究院(NIBS)副院长恩里克·夏尔马指出,“用可持续的眼光的看待集成装配式建造技术体系的发展。”未来美国装配建筑界对于集成装配建筑体系的产业化发展,将深入到可持续装配式体系和数字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未来建筑的多样化进程,使之能够真正成为当代建筑的主流范式语言。

  二是装配工艺发展趋势。首先是混凝土结构从闭锁体系向开放体系发展,致力于发展标准化的功能块、设计上统一模数,这样易于统一又富于变化,方便了生产和施工,也给设计者带来更大自由。其次是连接工艺从湿体系向干体系发展,其标准较高。而结构形式从只强调结构的装配式,向结构智配式和内装系统化、固定集成化发展。

  三是BIM技术发展趋势。“BIM技术是应用于装配工程设计、建造与管理的数据化基础工具,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bSa-US首席科学家沃纳·贝克霍教授指出,“bSa-US的目标是宏大现实的。”据介绍,bSa-US的目标在2018年实现装配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数据互用与全面操作能力。95%的建筑业界符合《NBIMS技术标准》。在所有建筑项目的招标公告、发包、提交中必须使用《NBIMS技术标准》。到2020年全面实现装配建筑全生命周期任务的BIM自动化;利用美国国家BIM标准数据有效降低建设项目造价与工期,帮助装配建设部门节约31%的浪费或者节约4亿美元。

  四是绿色装配发展趋势。“绿色化结构装配体系是标志装配建筑产业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水平,新型的绿色化结构装配体系必然在未来装配式住宅与建筑中广泛应用。”美国建筑与规划协会主席马格努松博士认为,当前美国业界正在重视发展以复合轻钢结构、钢/塑结构、生物质/木结构等为主的新型绿色化装配构件体系,其目标是使装配式住宅与建筑从设计、预制、运输、装配到报废处理的整个住宅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最小,资源效率最高,使得住宅与建筑的构件体系朝着安全、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

  五是智能化装配发展趋势。“目前美国建筑业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越来越紧缺,特别是装配建筑的施工现场,需要吊装、搬运、装配和连接等大量工人。”国际建设智能联盟(bSI)纽约分会主席爱德恩·摩西表示,“美国建筑界正在致力发展智能化装配模式(IAM),以大量减少施工现场的劳动力资源。”摩西指出,IAM出路是不断发明推广机器人、自动装置和智能装配线等;这种智能化装配模式比以往建造模式大大节约了人力资源,同时可以缩短工期提高施工效率。

  六是网络定制装配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将给世界建筑界带来装配建筑定制网络化的新变革。”美国建筑师协会(AIA)负责人劳蒂雅·雷佛教授指出,“未来基于网络定制装配建筑的模式是组合化、融通化、多样化与个性化的。”据介绍,未来基于网络定制装配建筑的主要模式包括:定制环境内部的网络化,实现定制过程的住宅装配;定制环境与整个装配企业的网络化,实现定制环境与企业产业链信息系统等各子系统的装配交易;企业与企业间的产业链网络化,实现企业间的装配式住宅与建筑资源的共享、组合与优化利用;通过网络,实现异地定制装配式住宅。

  (译据美国杂志《佛瑞斯特经济》2016年第12期、《产业投资·建筑》2017年2月号王志成/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