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4月21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美国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态势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上接03版

  ⑶构配件供应配套化:美国装配产业界要求构配件的预制化规模与装配化规模相适应;构配件生产种类与建筑多样化需求相适应;政策激励方向与措施落地相配套。

  ⑷现场建造工业化:现在美国,工厂预制好的建筑部品构件运到现场后,在工人们按程序实施工业化组装。例如外立面及主体采用预制装配体系及标准构配件等技术手段,内装采用干式工法、工厂化通用部品构件等技术手段,大大缩短了生产工期,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建造成本。

  ⑸建筑装修一体化:美国装配建筑界正在推行采用建筑与装修一体化设计,理想状态是装修可随主体施工同步进行。再配合工厂的数字化管理,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性价比会越来越高。

  ⑹建造形式多样化:在美国装配式住宅与建筑的设计中,多采用轴线的调整和功能的微调以实现大开间灵活分割的方式;根据用户的需要,可分割成大厅小居室或小厅大居室。住宅采用灵活大开间,其关键是要具备配套的轻质隔墙,而美国的轻钢龙骨配以复合板或其他轻型板材恰恰是隔墙和吊顶的最好材料。

  ⑺建筑品质优良化:主要强调对综合性玄关、全屋收纳、阳台家政区等进行人性化设计,同时采用环保内装、新风系统、地暖、整体卫浴等工业化新技术,有效提高建筑性能质量,提升建筑品质。

  ⑻构配件功能现代化:美国装配式建筑的构配件要求应具有以下功能:节能外墙有保温层,最大限度地冬季采暖和夏季空调的能耗;隔声提高墙体和门窗的密封功能,保温材料具有吸声功能,使室内有一个安静的环境,避免外来噪音的干扰;防火使用不燃或难燃材料,防止火灾的蔓延或波及;抗震大量使用轻质材料,降低建筑物重量,增加装配式的柔性连接;为厨房、厕所配备各种卫生设施提供有利条件;为改建、增加新的电气设备或通讯设备创造可能性。

  ⑼材质结构长寿化:这是美国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化的主要标志,其基础是结构支撑体的高耐久性和长寿化,但不可否认,建筑内填充体的寿命无法与结构主体同步,传统住宅随着时间的累积,内填充的装饰、管线部分逐渐老化,必然面临更新检修的要求。因此产业化的美国业界装配百年住宅强调采用SI住宅体系,实现支撑体与填充体完全分离、共用部分与私有部分区分明确,有利于使用中的更新和维护,实现100年的安全、可变、耐用。

  ⑽综合指标绿色低碳化:美国装配建筑界致力于利用智能技术与环保材料,在增加外墙的保温及门窗的气密性外,考虑增加外遮阳设施,节约空调能耗。同时采用干式工法,主体结构及外墙采用装配式,减少工地扬尘、噪声污染;内装采用架空地板、轻质隔墙、整体卫浴,减少现场湿作业。综合实现节水、节地、节能、节材指标,达到绿色低碳化。

  5、美国装配建筑的产业化发展优势

  美国装配式住宅与建筑的产业化发展优势体现在多方面:

  ⑴时代推动性。美国装配建筑的产业化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如此高的水平主要依赖以下四个因素:一是经济技术高度发达,幅员辽阔,土地资源丰富;二是各种新型建材的蓬勃发展,为现代住宅建筑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三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迫切要求;四是政府的宏观管理、重视和引导。这四个因素相互制约、互相促进,推动着美国装配建筑的产业化向着世界高水平的方向发展。

  ⑵社会需求性。在美国,多年来广泛的社会需求,是装配式住宅与建筑市场存在与不断发展的主要基础。首先在社会意识方面,普遍认可这种住宅。其次在低收入人群、无福利的购房者中,装配式住宅是住房的主要来源之一。

  ⑶质量保障性。在行业技术方面,修建住宅的原材料、木材、钢材等易于装配式。在装配式住宅与建筑设计方面,质量不断提高,产品替代性强。临时建设的情况也会大大削减或者消除;此外,一般都会有专业的第三方监理来持续监察房屋建造质量的各个方面。

  ⑷能效安全性。根据出售的地理位置,专门设计装配建筑的抗风安全性和能源效率;所有的装配式住宅与建筑在烟雾探测、逃生、墙体可燃性、热水器、厨房构造等方面必须严格符合HUD标准;此外,在飓风多发区,所安装的装配式建筑的抗风性也有具体要求。在建造方面是全过程全方位监控的,库存管理好,物料不会被偷窃,也不会因天气引起损失;更不会因天气影响建设进度;所有技术员、工人以及装配工以团队的形式合作并受专业安全指导和监督。

  ⑸成本有效性。例如美国民用的装配式住宅已成为非政府补贴的经济适用房的主要形式,因此其成本还不到非装配式住宅的一半。在投资途径方面,与现场建房的投资收益率相当,成为一种优良的投资手段。在采购成本方面,可实行大批量的原材料采购。在建造价格方面,装配式住宅每平方英尺的建造价格具有区域差异性,平均来讲要比传统式现场建房的成本低10%~35%。在生产成本方面,既可实施生产线生产管理,而且效率高;也可实行标准化设计、质量稳定。在时间成本方面,既可室内生产,不受天气影响,工期得到保障;也可符合HUD,地方主管部门审批简单,时间短。

  ⑹建造便民性。装配式住宅与建筑的建造具有很大的便民性,首先是内部装修设计方案和外墙材质多样化都可以体现许多传统的设计风格;而且通过技术改造,阳蓬、露台、车库等都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量身定制;还有所有建筑材料、内部装修以及电器等都是批量购买后快速装配的,没有任何待工待料现象。

  ⑺降低风险性。传统的住宅开发是一种备货型开发模式,先生产后销售,是一种被动型的生产模式。这种模式下,开发生产不能很好的与市场需求结合,导致产品定位不准,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最终产品积压,或不得不降价销售。而在装配式建筑的部品构件开发中,企业以客户提出的个性化需求为起点,是装配型优选生产,因而是一种需求拉动型开发模式。承建纽约特朗普大厦附属交流中心的Pulte Homes开发商达纳·麦金泰尔表示:“这种模式以有效的需求来决定生产,避免产品因为没有适应需求而导致库存积压风险。”

  四、美国发展装配建筑的产业金融政策

  为了促进装配式住宅的发展,美国政府在金融制度、减免税收与金融服务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的产业政策。

  其次,装配式活动房屋购买时,只能使用动产抵押贷款,而预制装配式住宅和普通装配式房屋的购买,可以获得不动产抵押贷款。前者比后者高了2~8个百分点。而近年来美国银行利率不断下调,使得动产抵押贷款的利率更显得高。2010年以来,动产抵押贷款的利率甚至比不动产的抵押利率高了大约一倍,达到甚至超过8%。

  另一方面,2002年12月以来,美国最大的装配式活动房屋贷款商CONSECO FINANCE,由于在其装配式活动房贷款领域过度放贷而破产。这使得众多金融服务商对装配式活动房的贷款加强了控制。美国发展装配建筑的产业金融政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制度。一是实行证券化房地产抵押贷款;二是帮助中低收入者购买装配式房屋的住宅金融制度;三是房产经纪人制度;四是装配式住宅保险制度。

  2、税收政策。在税收优惠方面,一是装配式住宅的贷款利息支出减免个人所得税;二是出售装配式住房免收入所得税;三是对土地和装配式房屋征收较低的地产税;四是对于低收入者购装配房、租装配房的税收可以抵扣;五是发行低利率抵押债券等。

  3、贷款服务。美国装配式住宅的贷款服务体系包含两个不同的市场:一是在自有土地上修建的装配式住宅可以按照不动产贷款进行。二是对于在租借土地上修建的装配式住宅只能按照“动产”贷款进行。

  4、财政支持。对于新型装配式建筑及其装配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地政府都给予不同程度的财政支持。例如采用“HUD技术标准”的装配式住宅与建筑,只要达到HUD标准并拥有独立第三方检查机构出具证明后,可享受建造成本2%~3%的地方财政资金支持。又如,为了提高装配建筑领域的生产效率并提升装配建筑产业化信息化水平,GSA认可的所有装配建筑项目都被鼓励采用《3D-4D-BIM技术标准》,并且根据采用这些技术的项目承包商的应用程序不同,由GSA申请政府给予不同程度的财政资金支持。

  五、美国装配建筑的价值定位与市场特点

  1970年代至今,美国人对装配式住宅的要求不断提高——面积更大、功能更全、外形更为美观,最重要的是更为安全、耐用、节能

  1、美国装配式住宅的价值定位

  与欧洲、日本不同,美国的装配式住宅是由工业化房车演变而来的;因此在美国,装配式住宅一直以来的主要购买者是低收入人群。但由于对低收入群体的社会偏见,尤其装配式住宅在美国人心中的感觉大多是低档的、破旧的住宅;其居民大多是贫穷的、老弱的、少数民族或移民。因此大多数美国地方政府以往都对这种住宅群的分布有多种限制,在选取土地时就很难进入“主流社会”的土地使用地域(城市里或市郊较好的位置),这更强化了人们对这种产品的心理定位,其居住者也难以享受其他住宅居住者一样的权益。

  为了摆脱“低等”、“廉价”形象,HUD与全国装配建筑界努力求变:

  一是在质量和美观上下功夫,使之符合房地产的普通标准,逐渐摆脱传统的火柴盒式的外观,与传统建造的住宅外观及特点非常相似。

  二是结构和品种调整,大力发展中高端装配住宅产品。美国的低端活动房屋从1998年总建量23%的373,000套,下降至2016年0.15%的15,000套。而中高端装配住宅产量则由1998年的8000套增加到2016年85%的85万套。

  三是努力增加消费者参与和体验。中高端装配住宅一般为单层建筑,其面积、式样、外观和内部布局各不相同,消费者可以选择已设计定型产品,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对设计进行修改,对定型设计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增加或减少项目,体现出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住宅消费理念。

  经过不断的努力,目前美国产业化建造的装配住宅,其用户对住宅的满意程度已经超过普通建设的住宅,2016年满意度超过了80%。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