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26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奥运营销大战:看各大品牌如何爆发“洪荒之力”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据里约奥运会官网公布名单,本届奥运赞助商分为五个层级:一是全球合作伙伴,包括可口可乐、麦当劳、三星、松下、通用电气公司、VISA等11家;二是正式赞助商,包括巴西布拉德斯科银行、巴西邮政、尼桑等6家;三是正式支持商,包括思科、安永、中国的361度等8家。此外,还有25个官方供应商和5个非官方供应商。一些跟奥运观赛有关的产品也相应走俏,如电视、零食、饮料以及巴西海外游。

  

  多品牌借力奥运,争夺优质内容

  

  相比国际品牌的重金投入,中国本土品牌在奥运营销上也是稳扎稳打,“刷脸”频率毫不逊色。本届里约奥运从场馆设施(空调、安防等)到地铁和奥运村,从服饰到吉祥物,中国品牌都占据了主力供应地位。

  除了早已闻名世界的高铁和机械工程,“中国制造”在电器、安防、鞋服等方面亦大有亮点,具备打入海外高端市场的实力和国际影响力。361今年就挤下阿迪达斯,拿下运动品牌的顶级赞助,也有品牌选择了从国家队入手,如柯斯达全速派赞助了国家田径队、自行车队、柔道队、现代五项队。美的更是从产品服务到赞助曝光全方位包揽,不仅中央空调中标里约奥运场馆,又赞助了国家跳水队、游泳队、花样游泳队三大强队,奥运期间又独家冠名央视唯一官方综艺《相约里约》,力求做到无死角露出。

  在这个信息碎片化时代,受众的注意力极度分散,反衬出优质的内容越来越稀缺。内容为王,得内容者足以号令天下。央视在今年拿到奥运的电视独播权之后也是首次不做分发,把稀缺的奥运资源完全保留在央视平台上独播。

  而央视在奥运期间推出的唯一一档综艺栏目《相约里约》,就集合了全台最优秀的主持人和最新鲜的奥运名人,每天1.5个小时连续16天的播出,把奥运资源的稀缺性进一步推到最高。美的正是看到了这种稀缺资源的巨大价值,一举重金拿下了《相约里约》栏目的独家冠名,站上了奥运营销的制高点。据悉,开播第一天,全国35个中心城市收视率就达到3.59%。

  此外,参与奥运的广大运动员也成为各大品牌的争夺重点。无论是缔造四连冠五金牌传奇的吴敏霞,最高颜值男神宁泽涛、女神刘湘,还是突然崛起的极品表情包傅园慧,都激发起各品牌的营销大战。

  

  冠军同款走俏

  明星产品成市场宠儿

  

  “如此煞费苦心地抢占奥运制高点,都是为了能在在奥运营销上分一杯羹。”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笔者,在这场吸引了全世界目光的顶级赛事上,强势品牌的身影无处不在。要打好这场“奥运营销战”,用资本引入奥运营销的渠道,通过冠军同款拉动粉丝经济是一方面;但更需要各个赞助商的精心耕耘,将奥运精神与产品特性做更好的融合,用好手中资源,创造最大效益。

  美的相关负责人透露,“我们这次奥运营销的主题是‘美的和中国一起赢’,我们想要营造的是‘参与式的营销’。”

  同样借助明星效应巧妙借势的还有苹果,他们通过里约的Apple Store零售店推出了一项免费赠送 Apple Watch表带的活动,面向的是所有参与奥运会的运动员。据了解,只要运动员在里约Apple Store零售店出示参与奥运的证明,就可以免费获得限量的奥运主题表带,这样的做法不得不说的是“机智”。

  此番奥运营销美的推出的“冠军同款”产品矩阵中最抢眼的属空调产品,其中中央空调在美的旗舰店的销量与去年相比增长165%。仅仅奥运首周,家用空调在TOP经销商的销量同比增长130%。此外,在“工匠精神”的指引下,美的开发出了抢占日本高端电饭煲市场的鼎釜电饭煲和获得德国红点设计大奖的小天鹅洗衣机等一系列高品质产品,这些都成为了奥运营销的实力支撑。

  上述营销专家认为,借势一个热点并不难,能紧随受众关注潮流打造出好看又好用的爆款才是对企业真正的挑战。“令人振奋的是,这次的里约奥运让我们看到中国制造业的先进实力和发展潜力。随着奥运的结束,奥运营销热潮将慢慢归于平静,而中国制造的发展之路还很长,如何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优化与用户的关系、如何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是各大企业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上述专家表示。

  北京时间8月22日上午7点,里约奥运会正式闭幕。引人注目不仅是赛事,随之热度飙升的还有奥运经济。精彩的奥运赛事背后也同时上演着一场资源抢夺,创意百出的奥运营销大战。 (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