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步伐,金牛区企业家俱乐部正式成立。1999年按中国企业联合会统一要求更名为金牛区企业联合会、金牛区企业家协会(以下简称金企联),开启了金牛社团组织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企业和企业家服务的崭新历程。
应运而生的金企联,30年来,顺应时代的变迁,金牛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企业和企业家的需要,经历了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大到壮的过程。
Ⅰ众人拾柴,异军突起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金牛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如雨后春笋,涌现出了一大批敢于改革、勇于开拓、精明强干、成绩突出的企业家。在时任副区长的吴义林、经协办主任黄建民、成都营门灯具厂厂长冯永贵、金牛区向阳工商联营公司总经理朱开友等发起和倡导,区委、区政府领导大力支持,决定成立金牛区企业家俱乐部。1986年8月14日,金牛区企业家俱乐部在成都市金牛宾馆召开成立大会。
2010年,原区政协主席陈庭章退休后,受区委区政府所托,在企业家们的支持下担任金企联会长。当年的5月和10月分别完成对成都市金牛区锦西名宅发展促进会、金牛区建筑业协会的整合方案的制定。决定整合后,实行四块牌子一套人马,即金牛区企业联合会、金牛区企业家协会、成都市金牛区锦西名宅发展促进会、金牛区建筑业协会,对外统称成都市金牛区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金企联)。实行班子、队伍、工作、财务管理“四个统一”。办事机构设置为“一室三部一中心”,即办公室、会员部、雇主部、宣传信息中心、咨询培训部。职位设置为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秘书。2010年5月10日,金企联在金牛山庄召开 “四家”协会会员大会,金牛区锦西名宅发展促进会、金牛区建筑业协会的会员分别成为了金企联会员。至此,实现了全区经济领域部分主要行业协会的大整合。
金企联的会员单位大多分布在金牛区15个街道辖区,发展各具优势。2006年8月25日,金企联成立抚琴街道分会,金企联副会长、省市优秀企业家、金统建筑公司董事长蔡寅富当选为会长。2011年金企联实现15个街道分会全覆盖,分会承接企联相关工作,使企联功能有效延伸。
据统计,截至2015年12月,金企联拥有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会员企业200多家,其中包括了省、市、区乃至全国著名的企业、区级纳税大户;涉及区域包括金牛区以外的成都市武侯区、龙泉驿区、锦江区、新津县及广汉市、阿坝州的茂县等;有15个街道分会,4个团体会员即物管协会、印刷业协会、电子商务协会和民生机电五金俱乐部。一个以金牛区中小企业、企业家为主体的民间社团组织,经历30年的风雨发展成为了影响面大、吸引力强、联系最为广泛的以集团公司为主的社会团体,成为了全区经济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Ⅰ发挥作用,开创局面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金企联作为企业之家,承接着企业与政府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和联系,金企联始终坚持把深入走访企业和企业家,座谈对话了解生产、经营、管理所思所需作为常规性的重要工作。
建立会员单位“联络员制度”是金企联在成都市区、县企联系统的一个创举。联络员制度是由会员单位派出的联络员,代表企业领导与企联联系,是企联与企业之间联系的纽带,是企联领导和企业领导的助手,是金企联开展工作不可缺少的一支工作队伍。30年来,金企联除日常与联络员保持联系外,还及时通报企联工作,相关政策和有关敏感话题。联络员坚持“五个主动”在企业和企联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即:主动加强企业与“金企联”联系;主动反映企业的改革、创新与发展的信息;主动反映企业的重大经济活动;主动反映所在企业的困难和要求;主动完成“金企联”安排的工作、布置的任务。
利用各种形式的活动及时向会员企业传达了党和国家及各部门的相关政策和信息。历届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主要领导及有关部门领导、省市企联的领导在活动中,认识企业家,了解企业情况和发展中的问题,及时解答和解决了有关事宜,为企业抢抓历史机遇,做大做强、转型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实现政企双向沟通。2015年9月,区委书记刘玉泉在企联组织的“迎国庆·贺中秋·促转型” 暨互联网+与创新创造培训联谊会上,充分肯定了协会和协会会员为金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
金企联拥有金牛区建筑业协会、成都市锦西名宅发展促进会、企业家协会和金府机电俱乐部、印刷业协会、电子商务协会三个团体会员。这些专业性质的协会和团体会员,连结着相近相关的企业,对凝聚金牛发展力量发挥着重要作用。企联十分重视发挥这些团队的专业示范,引领前沿的作用。保持与这些协会经常的联系沟通,互通有无;邀请他们的会员企业参与企联活动,广交朋友;积极指导工作,共建共享。
Ⅰ维护权益,参与协调
随着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化和加快,建立和谐劳动关系被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它事关发展大局、改革大局、稳定大局。
2002年以来,作为代表资方参加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的金企联,始终坚持“立会之本”,突出雇主特色,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积极参与协调,推进三方机制建设。
金企联高度重视三方机制建设。在参与有关劳动关系政策法规的讨论和培训、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的调研、处理合同纠纷,仲裁劳动争议、维护企业雇主的合法权益、宣传《正确处理劳动关系对企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意见》、四川省、成都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办公室《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贯彻实施的调研等工作中,保持与其他两方就劳动关系中带全局性、倾向性的的具体问题包括最低工资标准、和谐劳动关系要求,示范企业验收,社会保障等进行具体协商,就妥善处理当前金牛区劳动关系领域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具体措施,建言献策,充分发挥协调咨询作用,为推动金牛区劳动关系朝着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方面发展而努力。
维护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是金企联的重要任务。金企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成立维护企业和企业家权益工作委员会,简称“维权工委”,引导企业家参加重合同、守信用活动,诚信经营、公平竞争,协助企业运用法律武器抵制不正当竞争。组织企业家与区政法系统、区政府执法监督部门座谈研讨,争取公安、检察、法院、司法局及其他行政执法部门对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支持。确保企业、企业家的合法权益,确保企业家的人身安全,增强企业家发展的动力和信心。
针对企业创建和谐劳动关系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要求和一些具体情况,企联积极与人社局、工会协调沟通,开办法治大讲堂。截至2015年12月底,金企联200多家会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注重人文关怀、维护职工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基本无违规现象,受到广泛好评。
Ⅰ服务企业,体现宗旨
为金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企业服务,为企业家服务,是金企联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30年来,金企联始终坚持服务全覆盖、全方位,不断创新拓展服务功能、内容和形式,开创服务工作新局面。
金企联是为企业家服务的社会组织,也是政府部门工作进企业的助手和平台。企联坚持不断地为企业、企业家提供与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沟通的机会和渠道。先后与政法系统的公检法、区商务局、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区安监局、区科产局、区科协、区建交局、区教育局、区环保局等部门对接,协调沟通企业与部门之间相关事宜。把政府政策进企业、服务进企业、基层人做好基层事落到实处,拓展企联服务功能,在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同时,也提升企联影响力。
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和核心,是企业发展的火车头。30年来,金企联非常重视企业家队伍的建设和培育。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共同关注的经济热点,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双向对话、交流座谈、创新接力未来、创一代传帮带创二代等诸多方式,积极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企业家成长的社会氛围,增强了企业家的改革意识、创新意识、法律法规意识和民主管理意识,提高企业家的素质、经济政治地位,经营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辅佐和见证企业家健康成长。当初的小老板们完成生命中最华丽的转身,一跃成为在改革开放浪潮中飞舟冲浪,在市场竞争中勇往直前的优秀企业家,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
任何一个企业的改革创新、发展壮大都与快速获取新知息息相关,都与企业家们呕心沥血、辛勤耕耘、艰苦奋斗密切相联。30年来,金企联坚持为企业提供快捷的信息服务。免费为企业发送《新金牛》,《西部企业家》杂志;以企联网站、微信群、《西部企业家》、《企业家日报》、《西南商报》、《简报》、《情况反映》等为载体,转发中央、省市区和省市企联文件及相关信息,反映企联活动,传递经济发展走势、政策取向、企业经营策略,企联问候,拓展了企业家视野,为企业家科学决策、科学管理、转型升级、建设金牛提供信息支持。
加大宣传,树立企业、企业家形象是企联义不容辞的责任。金企联在成立10年、15年、20年、25年和一些重大事件发生时,都组织开展各项纪念活动和编辑书籍,全面反映金企联的活动情况和办会经验,真实再现各级领导对企业、企业家取得的成绩和所做贡献的肯定和对企业进一步发展、创造辉煌的殷切希望,全面展示会员企业、企业家的创新硕果。曾先后编辑《腾飞历程》,纪念金企联成立20周年;编辑《感动中国》,记录金企联抗震救灾实况;编纂《精英风采》报告文学集,讴歌金牛企业家。编辑《书画摄影作品》专辑,纪念企联成立25周年。与《西部企业家》、《企业家日报》、《西南商报》、《金牛报》、金牛有线台等媒体合作宣传企业和企业家。与金牛有线台合办的现场同期声+画面《财富论道》企业家访谈节目,受到各方青睐。专门组织的中央和省市媒体宣传企业,提高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让企业的业绩之花在金牛墙内墙外香起来。
Ⅰ参与公益,关注社会
30年来,金企联坚持贯彻党和政府关于扶贫工作的政策和要求,积极动员组织会员企业、企业家参加赈灾救济、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慈善捐赠、扶贫助残、捐资助学,吸收失地农民、下岗工人、残疾人的就业等。把富而思源、回报社会、回报家乡作为创建文明和谐企业的具体行动。
组织开展公益活动,为企业回报社会搭建平台。30年来,金企联先后组织开展了“安身工程”改善群众住房条件;“慈善一日捐” 助学帮困;扶贫济困,“送温暖,献爱心”;“扶危济贫,关爱弱势群体”; “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自主对口,重建家园;“情系灾区,阳光助学”;“爱心食堂”“点燃希望、重建家园”;“红十字博爱进万家”等公益活动,金统建设工程公司、成都国嘉生物科技公司、成都西南建材集团、鑫电线缆有限公司、成都金瑞通集团公司、金牛山庄、成都国贸集团公司、四川金纬集团公司、成都通力集团公司、成都九天建筑公司、四川海之防水材料公司、高家庄娱乐城、成都自力实业发展公司、四川元亨集团公司、四川兰灵集团公司、四川川岛食品有限公司、徽记食品有限公司、金港房屋开发有限公司、四川远航集团、金宫味业有限公司、大蓉和餐饮文化娱乐有限公司、四川兴盛皮革制品有限公司、天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成都西联钢铁有限公司等广大会员企业和企业家积极响应,慷慨解囊。仅2005年,金企联为寒门学子献爱心慈善一日捐筹集资金43619元;2008年为抗震救灾筹集资金347.2万元。不少企业还根据自己特点,从多方面主动积极地进行扶危济贫,关爱弱势群体,弱势地区,为政府分忧解难,回报社会、回报家乡,体现人文关怀和企业责任。
Ⅰ结语
挥手告别三十年,追根溯源,铭记历史,令人自豪。金企联的30年,是金牛区委、金牛区人政府领导,全体会员风雨共舟、共同拼搏的30年。历史见证努力,岁月印证辉煌。金企联30年的办会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一些传统——始终不渝地坚持改革创新,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坚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加强自身建设;坚持围绕地区改革发展中心,培植凝聚发展力量;坚持参与“三方机制”协调,维护合法权益;坚持开展有益活动,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企业、企业家服务;坚持正确导向,传递正能量,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昂首踏上新征程,面向未来,承前启后,令人振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实施第十三五规划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赋予当代中国人的社会责任,追梦圆梦成为时代最强音。今天的金牛,紧抓全域北改的机遇,朝着全域城市化、全面现代化和充分国际化的中西部综合实力领先城区奋力奋进,科贸之都、文化北城正在扬帆起航,面对新的历史发展节点,金企联将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关心下,发扬历史传统,弘扬创新精神,更加诚信,更加务实、更加勤奋的以新的理念和思路,新的生机和活力、新的实践和成效,团结全区更多的企业家,共同撑起未来金牛区腾飞的脊梁,倾力描绘金牛区新的更加壮观的宏伟蓝图,在谱写中国梦金牛新篇的历史进程中再立新功,再铸辉煌。
金企联30周年庆祝贺单位名单
1 中共成都市金牛区委办公室
2 成都市金牛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3 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4 政协成都市金牛区委员会办公室
5 金牛区总工会
6 金牛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
7 金牛区投资促进局
8 金牛区民政局
9 金牛区建设与交通局
10 金牛区商务局
11 金牛区工商业联合会
12 金牛区商会
13 金牛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14 金牛区老年协会
15 金牛区老年体育协会
16 金牛区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17 金牛区家庭教育协会
18 金牛区电子商务协会
19 金牛区印刷行业协会
20 成都金牛民生机电俱乐部
21 中国企业联合会
22 中国企业家协会
23 首都企业家俱乐部
24 四川省企业联合会
25 四川省企业家协会
26 成都市企业联合会
27 成都市企业家协会
28 四川省广东商会
29 宁波市镇海企业联合会
30 资阳市企业联合会
31 泸州市企业联合会
32 泸州市企业家研究会
33 金牛区汽车维修行业协会
34 金牛区人力资源协会
35 金牛区文化市场协会
36 金牛区摄影协会
37 《西部企业家》杂志社
38 企业家日报
39 西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