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油田完井测试管理中心在科研项目管理上,实施技术人员双向选择,项目管理专家过问,有力打造创新驱动“双引擎”。2010年至今,他们创新发明了4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节约成本6515万元,累计产生经济效益1.5亿元。
“双向选择”激发主动作为
作为完井测试管理中心技术的领头雁,今年工程技术所承担科研项目29个,他们在项目中实行双向选择。一个科研项目确定组长后,由组长根据项目研究需要选择有相关特长的成员,形成优势力量聚集。同时,员工也可以根据自身发展,兴趣爱好,选择参与的项目,充分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
张小龙是自锁式水力锚项目组的一员,为了做好自锁式水力锚压力及拉力强度测试,2012年才入职的他跟着项目组长赵刚一遍遍地做压力试验及拉力强度试验。他说:“这个项目是我主动要求参与的。之前我在现场遇到两口井出现水力锚出现异常,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趣,我想通过加入这个团队解决这个现场问题。”
双向选择机制带来了压力,但更多的是带来了动力。组长赵刚说:“以前工作都是领导安排,可能遇到组员积极性不高的情况。现在有了自主权,项目组里都是愿意干、能干的组员,真正发挥了每位员工特点,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主动出击,效果特别好。”
“专家过问”打造完井精品
5月9日的井场现场,随着管串的全部起出,标志着改进后的机液一体丢手器运用成功。
其实早在2015年,机液一体化丢手器就已研制成功并在现场成功应用,节约成本300余万元,当年便获得西北油田分公司技术革新与改造二等奖。但是,正是因为现场的运用让完井工具专家邹伟发现,留在井中的丢手并不便于打捞,于是便立刻组织技术团队对这个工具继续进行优化,直到完美,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这就是该中心实施的科研项目管理专家过问机制。每个科研项目都会有相关特长的专家做为项目顾问,定期梳理项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项目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限时督办。项目顾问每旬都会听取所负责项目组工作进展情况汇报,随时把握项目进度,对项目推进情况进行督查和指导,确保见实效。
目前,西北油田完井测试管理中心从事技术研究和现场技术管理的人员共130人,近5年来,该中心开展各类生产项目152项,人均参与项目1.2个,已经形成“人人创新”、“万众创新”的新局面,主动适应和引领创新发展新常态。
“要实现分公司的发展目标,就要在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上都更进一步,打造‘双引擎’,解决生产现场遇到的各种问题,中心会在机制保障和技术支持上给予大力支持。”完井测试管理中心总工程师刘练说。(汤晶 邹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