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17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党的伟大精神是创业兴企的重要法宝(四)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襄阳泽东集团党委书记 董事局主席

  宋开荣

  

  (上接8月16日11版)

  六、在新时期企业如何传承弘扬党的伟大精神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成就伟大的事业。在新形势下,传承弘扬党的伟大精神,用党的精神财富为企业注入新活力,提供强大的新力量,让党的伟大精神成为全体员工的精神支柱和实现集团战略目标的强大动力,使企业在困境中峰回路转,迈上健康发展的阳光大道,必须坚持三点:

  首先,必须系统总结和准确把握党的伟大精神丰富的时代内涵,是传承弘扬党的伟大精神的前提和基础。

  党的伟大精神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性且能放大功能的精神体系,是中国精神的核心组成部分。我们应加强对建党以来不同时期特定条件下体现出来的党的伟大精神进行深度研究,以此为基础再体系化的集成总结,把党的伟大精神体现提升到一个“精神之魂”的高度。从这个高度看,党的伟大精神在基本内涵、主要特征上呈现出的共同的亮点就是:

  一是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的伟大精神的灵魂。它决定着党伟大精神的性质和方向,是党伟大精神的根本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撑。

  二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党的伟大精神的核心。共产党因信仰而成立,党员因信仰而聚集,崇高的信仰是我们党政治追求的远大目标和前进方向,是党的事业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动力和凝聚力,因而也是党最深层次的精神。

  三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伟大精神的主题。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及由此形成的“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答应不答应”的评价标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崇高情怀,是党的决策和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贯彻党的全部实践活动的精神根脉和永恒主题。

  四是实事求是是党的伟大精神的精髓。实事求是既是党的伟大精神的指导思想,也是其重要内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党形成了从“实事求是”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指引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不断开创精神发展新境界和事业发展新局面。

  五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党的伟大精神的集中体现。党在长期艰苦奋斗中铸就的革命精神、创业精神、时代精神,以及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宝贵财富,也是党伟大精神先进性的集中体现。

  六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内涵是党的伟大精神的本质。党的伟大精神体现的“二为”方向(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及“三个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都是党的伟大精神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本质体现。

  只有把握了以上党的伟大精神之魂,我们才能更好地学习宣传党的伟大精神,也才能更好地传承弘扬党的伟大精神。

  其次,必须着眼实现企业创新发展的现实需求,是传承弘扬党的伟大精神的关键和目的。

  党的伟大精神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对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统筹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必须根据企业新时代新要求,把党的精神之“魂”与企业发展之“体”贯通起来,自觉、全面、具体、持续地弘扬光大党的伟大精神,将党的精神融入到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精准融入点、结合点和落脚点,指导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融入到企业党的建设、队伍建设、思想作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中,融入到企业的发展理念、宗旨、计划、措施的制定中,等等方面。最终把落脚点集中到企业得发展,员工得实惠这个总体目标上来。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企业面临巨大压力和困难的情况下,我们尤其要大力传承弘扬党的理想信念精神、实事求是精神、改革创新精神、以人为本精神、艰苦奋斗精神、敢于担当精神等。

  “革命理想高于天”,把坚定理想信念立起来。理想信念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习近平同志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我们必须不断巩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应突出理论武装这个前提,把加强理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以理论上的清醒保证信念上的坚定和行动上的自觉;注重实践锻炼这个基础,促进党员干部在克服现实困难、解决实际问题中筑牢信念根基、校正思想准星、砥砺意志品质;把握政治定力这个关键,坚守“永不动摇信仰”这条红线,在集团董事局和企业党委正确领导下,自觉地向企业决策部署看齐,高举企业精神大旗,牢固信念,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矢志不渝地朝着宏伟目标,奋力前行。

  “不畏浮云遮望眼”,把实事求是精神立起来。实事求是精神是企业决策重大问题的依据。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是实现奋斗目标保证。企业的发展方向总是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偏移,用什么方法能够统一企业内部的思想,从而保持航向的稳定是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党的实践证明,就是要弘扬实事求是精神。实事求是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观念、一种方法、一种能力。从企业自身的实际条件和现实状况的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现实,是正确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前提,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科学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各个阶段的发展目标,注重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经营方针和管理政策,制定可行方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切实解决企业生存发展的各种问题,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指针。我们企业之所以得到稳健发展、长足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社会信誉上升,企业实力增强,其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贯彻了实事求是的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务实工作,实践了党的伟大精神的基本要素。无论年度规划,还是五年规划,我们都始终坚持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要求,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制定生产经营发展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战略布局和具体措施,确保员工稳定发展、企业稳健发展,从而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当前化肥化工市场正处于严重过剩的“去产能”时代,企业转型发展压力大、困难多,如何抓住机遇应对风险和挑战,也要靠实事求是。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实事求是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正确研判市场形势,从实际出发制定政策,谋划战略决策,积极开展工作,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谋求生存发展。

  “一枝一叶总关情”,把以人为本精神立起来。以人为本精神是我们企业发展的基石。企业发展从大处讲是为了强盛国家造福社会,从根本上讲还是强企富工。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要求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就企业而言,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职工,发展依靠职工,企业发展成果与职工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以人为本的内涵,强调的是人文关怀、满足人的需求、尊重人的权益、关注人的价值、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最集中最生动的表达,也是解决当前发展中一切突出问题和矛盾的金钥匙。我们企业始终坚持大力弘扬以人为本的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以和为贵”是我们确定的管理总方针,在企业各项工作部署上,把大多数员工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善于集中员工的智慧,最大限度地调到广大员工积极性,“以人文本,关爱员工,为员工谋福祉”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从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来谋发展、促发展,尽力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让企业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职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为企业建设贡献力量。

  “雄关漫道真如铁”,把艰苦奋斗精神立起来。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企业的光荣传统。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一个企业的干部员工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也是不可能实现梦想的。艰苦奋斗不仅是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物质条件困难时期夺取胜利的法宝,也是我们企业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保证。我们的企业和队伍是从具有几十年历史的老国有企业转制而来,经历了风风雨雨,经受了各种磨练,具有艰苦奋斗精神的光荣传统。在上世纪50年代末,创造了肩挑背扛、清河岸边建工厂的奇迹。2008年起又经历了边生产边搬迁建设的艰辛岁月。成就辉煌靠的就是艰苦奋斗精神。我们今天提倡艰苦奋斗,不是让我们再像过去那样用肩挑人扛的办法去工作,也不主张再让大家吃糠咽菜,节衣缩食地去发扬“两不怕”的革命精神去牺牲生命,而是要鼓励员工关心企业、爱护企业、吃苦耐劳,为企业奉献自己的才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因为当前我们企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我们员工还不富裕,企业实力还不雄厚,我们还面临许多压力和困难,离我们强企富工,建设幸福企业,打造百年基业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符合我们企业的实际,符合我们生产经营的实际,也符合我们每个在建项目的客观实际。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有利于我们克服当前困难,化危机为机遇,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激发职工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精神,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企业的建设与发展。

  “开弓没有回头箭”,把改革创新精神立起来。改革创新精神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灵魂。“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改革就是要完善制约生产力的体制机制,创新是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坚持改革创新精神,在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实践中解决企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是我们企业不断走向成功,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审视我们企业确实存在各种矛盾和问题,比如企业转型发展问题、企业核心竞争力问题、科技创新问题、战略决策问题、生产经营管理问题、安全环保问题、项目建设问题、队伍建设问题等。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哪些不合时宜的旧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正确面对现实,查找不足,分析原因,找准问题的症结。着眼未来,我们的企业发展还会出现很多的新问题,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就要学会扬弃,同样需要改革创新精神。特别是当前国家经济战略调整,企业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的企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我们尤其要把党的改革创新精神作为动力,不断改革企业的体制机制,舍弃不合时宜的习惯做法和条规,在管理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创新工作思路,激活企业活力,调整经营主攻方向,使企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责任重于泰山”,把敢于担当精神立起来。敢于担当精神是党员干部员工的鲜明政治品格。习近平同志郑重宣示,“全党同志的重托,全国各族人民的期望,是对我们做好工作的巨大鼓舞,也是我们肩上的重大责任。”企业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强化民族复兴的使命担当,强化企业目标、岗位职责的担当,坚定克难奋进的信念、担当应有的责任、彰显自身的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建幸福的泽东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强化生产经营发展各项工作攻坚克难的改革创新担当,以舍我其谁的气概、敢为敢当的精神、善作善成的本领,涉险滩、破藩篱、探盲区,有重点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各项改革;强化恪尽职守的职责担当,忠于职守、敬业奉献,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敢于挺身而出,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持原则,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再次,必须营造良好氛围,创新载体形式,是传承弘扬党的伟大精神的保证和途径。

  弘扬党的伟大精神,不是一时一事之需,是长期的全面的,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我们要适应干部员工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和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不断变化,适应企业环境和条件的不断变化,在发挥好现有的报纸、网站及泽东大学等平台和载体的基础上,创新设计更多有利于吸引员工参与而又特色鲜明、易行有效的新载体和新形式,如举办党的精神讲座、报告会,开展党的精神主题实践活动,评选树立弘扬党的精神先进典型等等。传承弘扬党的精神,基础在学,关键在做。我们重点要坚持典型引领。因为党的精神生命力需要通过一个个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典型来传承延续。必须注重挖掘不同岗位、不同类型的弘扬精神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这些来自基层员工、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的模范人物,使党的精神更加贴近实际、更富时代气息,更能打动人心、引领风尚。我们要大力开展党的精神主题实践活动,使党的精神融入工作生活,扩大弘扬精神得广泛群众基础,增强精神对广大干部员工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通过党的精神具体化、形象化、大众化的宣传教育、传承弘扬,激发干部员工践行党的精神的热情,推动弘扬党的精神活动常态化。让党的精神继续更好地闪耀出璀璨光芒,充分发挥党的精神鼓舞人心、鼓舞士气、精神支柱、精神动力和克难制胜的巨大作用。有利于我们给现有的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以扩容提质,促进更多更好的新精神的出现,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好党的精神这座“精神富矿”;也有利于我们开发好党的精神这座“精神富矿”,用党的精神之“魂”去统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企业精神和形成企业价值,更好地转化为企业力量,为泽东的伟大事业和泽东人梦想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综上所述,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历程中积累形成的一系列伟大精神,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具有鲜明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困难、化危为机的巨大宝贵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时期,传承弘扬这些伟大精神,对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求得发展,立于不败之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是企业克服各种困难、战胜各种艰险、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制胜法宝。我们要深刻把握党的伟大精神的科学内涵,结合企业新的实践、新的发展进行丰富升华,把传承弘扬党的伟大精神作为加强企业党建的重要内容、作为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使其成为全体干部员工团结奋斗、推进伟大泽东梦的强大精神动力。(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