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15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城管和家庭,一个都不能少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获奖者、隆昌县城管局长江廷书爱家敬业记

  ■ 本报记者 何沙洲

  

  2016年7月1日,是隆昌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江廷书到该局工作的第5年9个月28天。江廷书记得这么清楚,是他有每天写工作记录和日记的习惯,他认为这对总结当天工作得失、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以及安排下一步工作都有帮助。他办公室的铁皮柜里,130个标签明晰、装订整齐的笔记本整整齐齐摆满了三层,记录着33年的工作历程和心得;其中到城管局工作至今写了42本工作笔记、15大本日记。平凡的积累,就是不平凡。柜里的架子上就放着江廷书这几年获得的80余项荣誉证书、奖章等。

  “这么多荣誉你最看重那几项?”前往隆昌城管局采访的本报记者问道,江廷书说:“从工作角度,最看重四川省‘一等功’公务员荣誉;从个人角度,最看重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荣誉。”这些荣誉都是经过社会各界公开推荐及各级组织审核获得的,这是政府、社会包括邻里对他和家人多年敬业尽职的认同和肯定。

  江廷书认为,做城市管理最有成就感就是工作让广大市民群众满意、肯定。由于县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城管干部职工的用心工作,广大市民群众的真心拥护,隆昌城市管理工作连续6年保持内江市领先水平。虽然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但令江廷书高兴的是,不仅工作取得了成绩,一个大家庭在他带领下也一直和睦幸福。

  “城管和家庭,一个都不能少。”这是江廷书对自己的要求。“工作和家庭,一个都不能少。”这是江廷书对他家人的要求。江廷书有五兄弟,他是老大,一个四代同堂的农村大家庭至今五兄弟没分家。“家庭和睦幸福才会有好心情去做好本职工作。”他要求自己和家人们在做好工作基础上,不要舍弃了应与家人团聚的时光。几兄弟和媳妇们平时各自在工作岗位尽职尽业,周末如单位或公司没有加班事情,都会带着家人回到老家,看望父亲,大家动手干农活,烹饪自家的生态美食,享受大家庭其乐融融的天伦之乐。

  

  “江局长是一个干起活来能拚命的主”

  

  在江廷书的办公桌抽屉里,放着他家族传承的家规。比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明礼诚信、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和睦相亲、平易近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勤劳善良、敬业奉献、乐于助人。”这些优良品德的养成是对家里每个人的基本要求。

  从1983年参加工作,先后做过农业税征收员、计生专干、乡镇文书、计生办主任、副镇长、镇长,到2010年9月公开竞争上岗转身成了“江城管”。江廷书换任何工作,都是干一行爱一行,这是他遵循家规敬业尽职的表现。

  “江城管”上任以来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7点半出家门,先到城区检查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早上总是提前1个小时上班;中午提前近半个小时上班,顺路检查市容和环境卫生;下午最后一个离岗,回家吃了晚饭后散步,仍然是检查市容和环境,8小时之外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和慰问环卫工人的声音。只要他在隆昌,出了门就是上班,5年多来,天天如此,这份毅力和对工作饱含的激情可想而知。

  有职工这样评价江廷书:“在当今社会里,像他这样不打牌、不抽烟、不喝酒、不进娱乐场所、一心用在工作上的好领导实在太少。”他却说这是自己工作的优势,让他有更多精力和时间去思考和做好城管的工作;每日的巡查,能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有效地将所有违章隐患都扼杀在萌芽状态中,让各项工作都走向正轨。

  “江局长是一个干起活来能拼命的主。”一位老城管告诉记者,在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修建的攻坚阶段,江廷书带领党员干部,不分白天黑夜连续奋战,超强度的工作引发胆囊的炎症发作。同事们发现后劝他休息,他强忍着病痛仍然每天去查看施工现场,直到提前完成了工程进度,十五天后他才被家人送进了医院,进行了胆囊和肝囊肿摘除手术。术后他没有按照医生吩咐的休息时间,不顾家人极力反对,又提前赶回了他放心不下的工作岗位。

  城管工作是一项平凡又辛苦的工作,但是在江廷书的影响下,隆昌城管人都把工作当作了事业来干。在2012年创建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县城攻坚战中,江廷书带领职工熬夜加班成了家常便饭,为成功创建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县城、省级卫生县城和省级文明城市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们要通过努力,给老百姓创造一个市容整洁、环境优美、宜业宜居的城市环境。”正是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江廷书从没有要停下来的念头。

  

  “先服务,后管理”实现人与城市和谐发展

  

  “他是一个很‘透明’的人,对工作、学习、作风每一方面都要求很严。”隆昌城管局办公室主任曾敏告诉记者,要求大家做到的,江廷书要求自己必须做到,“喊破嗓子,不如带头做出个样子”,他始终坚持把提高自身技能水平放在首位,把精益求精作为工作标准,把待人赤诚作为行为准则,把敢于创新,甘于奉献作为人生追求。他如此,大家都努力跟上他的步子。

  “城市管理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依法、为民、便民展开。”江廷书在职工大会上,告诫大家要利用先进技术、吸收先进理念,变“以管为本”为“以服务为本”,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目前,在隆昌县城街道,很难看到游动占道的商贩,也没有商铺摆摊出店和临时占道促销的现象。江廷书在城管中提出“先服务、后管理”这一理念的推行,在市容市貌的“面子”和广大群众的“肚子”有机统一上做出了诸多探索,使群众的生存权得到保障,社会的维稳性得到提升,城区的市容市貌得到美化,县域的投资环境得到改善,让城市管理中的难点、热点、焦点变成了亮点。

  隆昌在推进城市管理工作中,至今未发生一起诉讼案件和恶性事件。而且,每年违章处罚小商小贩的金额不到1000元。江廷书在带领城管“先服务、后管理”努力实现人与城市的和谐发展中,把隆昌县城的城市管理工作推上了一个新台阶。近年已有近30个市县领导和城管部门到隆昌考察交流工作。

  

  对工作,对家庭,事事率先垂范

  

  “你家我家,都是大家;大事小事,都是正事。”江廷书要求职工们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到第一位。他不仅关心职工工作、生活和家庭,还情系百姓、乐于助人,事事率先垂范,在尊老爱幼、营造文明家庭上也受到社会各界赞誉。在荣获内江市“五好文明家庭”、“四川省最美家庭”荣誉后,2016年6月又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内江市只有他一家。

  江廷书认为,家庭是事业的港湾,建造好了,既可以使人在事业的奔驰中得以休养生息,又可以为在事业上新的冲击而养精蓄锐。他与妻子谢永南结婚29年来,生活中相互体贴,工作上相互支持,并不分彼此的把自己融入到对方的大家庭中去服侍老人、照顾弟兄姊妹;在这个纷繁多元的社会里,他们经受住了外界众多的诱惑,从没有不健康的爱好,他们彼此呵护,共同经营享受着自己的幸福。

  江廷书一家六人中有五人先后入党,对党组织、对国家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妻子带着一颗善解人意地心承担了所有的家务,几十年如一日,从不怨言。五位兄弟没分家,也时常在共同劳动、共同生活、互相交流与帮助中享受大家庭的温暖。“家庭和睦团结不仅是力量,还能带来幸福。”他举例:2006年四弟江廷彬患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妻子拿出家里仅有的积蓄8万元,通过多方筹集治疗费41万元,由五弟江廷洪捐献骨髓,成功进行了骨髓移植手术,至今健康快乐地生活在大家庭里。

  江家的大家庭氛围时刻感染着周围,令邻居们称赞。能正确处理好邻里关系,从没有因土地、牲畜、子女的教育等发生纠葛。江廷书主动关心帮助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子女入学、就业、就医等方面遇到困难和问题。他倍感欣慰的是,儿子在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良好家庭环境中,毕业于湖南大学后在2012年再次以优异的成绩走上了公务员工作岗位。儿子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将无形的家风精神转化成了踏实做人、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懂得感恩的行动,得到了领导、同事和群众的肯定和好评。

  7月1日,记者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采访忙里抽空的江廷书。采访很匆忙,但江廷书表示,将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饱含激情的态度,敬业奉献的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党旗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