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12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流量思维已死 互动和内容营销永生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从电视时代,到门户时代,到搜索时代,到社交时代,再到自媒体崛起,用户的注意力在逐步被打乱,从来没有哪个时代像现在这样,我们既无法抓住用户的眼球,也没有办法抓住用户的内心。

  

  从早期的网络营销成功

  来看流量思维

  

  如果把门户时代看做1.0,那搜索时代就是2.0,社交时代就是3.0。在门户时代,信息匮乏,你给什么,用户就看什么。这个时候,广告最大的价值就是广而告之,只需要明确的告诉用户,有这个产品,好在哪里,有什么优惠,效果就会很好。这个时代,只需要做一个网站或博客,把传统杂志或小说的内容搬到网上来,就会吸引很多人,有了一定的用户数后,就可以卖广告。但其前提在于用户获取内容十分匮乏,如果现在照搬这种方式做微信公众号,就很难有生存空间,因为用户获取内容太容易了,用户已经主导了内容和传播方式。

  到了搜索时代,用户拥有了一定的信息主动权,可以通过关键词来了解想知道的信息,于是有人认为互联网广告进入互动时期,但这种互动只是人与机器的互动。搜索的发展带动了互联网广告的高速成长,这种广告能精准锁定用户购买行为,效果比门户广告更好,而且按点击付费更受欢迎(早期的门户广告大多按天售卖位置)。教育,医疗,旅游大多赶上了搜索营销的红利期。

  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微博,微信的火爆,原有依附于搜索引擎的门户,联盟,个人站长,都逐渐被淘汰或走下坡路。原因在于信息的接受和发布权掌握在用户的手中,用户正在创造属于他们的内容,自媒体,网络圈子,他们随意的晒自拍,分享到朋友圈,开通个人的公众号,甚至是发起一场直播秀。正是因为这种信息话语权的变化,导致了流量思维不再管用,取而代之的是深度的互动与信任营销。

  

  社交营销

  带来内容和互动的变革

  

  早期的门户是强推,搜索引擎是人机互动,那么社交媒体就是人人互动。

  越来越多的人依靠朋友分享的文章来获取信息,开始逐渐摒弃传统的门户手机站,甚至是新闻APP。

  正是因为用户对信息的接受和发布权发生了彻底变化,导致媒体和企业对用户都失去了吸引力,用户几乎可以不需要媒体和企业,但绝离不开社交平台。

  过去流量思维只关注四个指标,即曝光,点击,注册,购买。这与社交营销是完全不同的。

  首先,流量思维总是喜欢购买大流量的位置,比如扎堆购买门户的首页,而不会看中门户的频道页;社交营销刚好相反,不一定要购买某个大IP,反而更好某个细分领域的博主,或是某个媒体的社区频道。

  其次,流量思维往往只关注行动按钮和表单,忽视内容塑造;社交营销丝毫不关注行动按钮和表单,只关注内容是否能引起用户的共鸣,并产生互动。

  关键在于用户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广告的信任度变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对广告的认知越来越低,更愿意选择有个性的品牌,或是朋友分享的品牌。用户对传统广告的信任度却越来越低,而对那些在社交媒体参与互动的品牌越来越有好感。企业要善于利于社交媒体,通过有趣的内容,帖子,视频,像一个真实的用户一样,与用户互动,塑造企业的品牌和个性化。

  流量思维体现的广而告之效果会越来越差,即便是在广告越来越精准的情况下,可以不夸张的说,流量思维已死,互动和内容永生。

  只有重视内容和互动,才能重塑用户信任;而唯有信任,才能在用户注意力纷杂的时代,抓住用户的眼球和内心。

  (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