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02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国际化转型 刘永好30年欲造一个新希望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刘永好表示,ADM、嘉吉等是全球粮食和大宗货物贸易的绝对领导者和控制者,但是在牛羊肉、奶、鱼虾等高端蛋白领域“还没有一个比较强势的领导者”。顺应潮流趋势,略为超前“快半步”的新希望有很大机会。

  ■ 张旭

  

  近日,新希望集团旗下的草根知本在与印度企业比拼中胜出,竞得澳大利亚一家知名保健品企业Australia NaturalCare(以下简称ANC)。而此前,新希望集团及旗下公司整体已经投资数十亿在澳大利亚收购或入股多家公司。

  这只是新希望集团国际化版图规划的一部分。刘永好希望沿着澳大利亚、南美、北美等新大陆农牧业资源发达区域与国家系统布局,围绕高端牛、羊、奶、鱼虾等高端动物蛋白产业链进行投资和并购,将新希望打造为高端蛋白供应领域的“ABCD”(四大粮商)。

  刘永好表示,ADM、嘉吉等是全球粮食和大宗货物贸易的绝对领导者和控制者,但是在牛羊肉、奶、鱼虾等高端蛋白领域“还没有一个比较强势的领导者”。顺应潮流趋势,略为超前“快半步”的新希望有很大机会。

  经过34年的发展,新希望已经成为一个年收入规模近千亿的农牧企业,而未来30年,还希望再造一个新希望。

  在转型跨国现代农业集团的征途上,新希望刚刚走完了第一程。

  

  国际化之路

  

  自1997年开始海外业务探索,并于1999年在越南建成第一家海外工厂,新希望的国际化之路已走过近二十载。

  从东南亚等欠发达地区到澳大利亚、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地区,从办工厂到并购参股,从动物饲料到高端蛋白,新希望国际化的历程亦是现代农业企业国际化转型的样本。

  为何新希望对澳大利亚情有独钟?

  “现在传统大宗农产品已经饱和了,比如说2015年方便面消费下跌了12.5%,啤酒消费量也大幅下滑,其中廉价啤酒下跌大大超过高端啤酒。”刘永好表示,但另一方面是新型的需求出来了,比方说所谓的高端动物蛋白需求大幅度提升。中国没有那么多土地去放牛或者放羊,但澳大利亚土地多、土地便宜,阳光、水资源多,成为优势区域。于是我们就开始围绕高端动物蛋白和老百姓需求的提升在进行投资和并购。

  在此之前,新希望已经在澳大利亚农牧业以及地产投下巨资,收购与联合多家企业。

  新希望在澳大利亚并购第一单是Kilcoy畜牧业公司(简称KPC)。2013年12月,新希望产业投资基金出资近5亿元控股了澳大利亚第四大牛肉加工商KPC。

  屠宰和肉食品加工企业可以连接成千上百户大型的牧场,通过合同的方式,就锁定了草原,也锁定了牛羊资源。“用这种方式比我们直接去买地冲突小,效果会好,实施的成本也相对比较低。”刘永好如是说。

  通过并购屠宰加工环节企业KPC公司,避免了多种限制。刘永好表示,收购KPC效果很好,目前正在进行二期改造、扩建,将加工产能从24万头达到48万头,年底前改造完成,届时会成为澳大利亚第二大屠宰加工企业。

  凭此,新希望杀入欧美资本控制的优势领域。澳大利亚以往是欧美、日本投资的聚集地,在农牧业上,已经形成布局。现在中国资本加入并购,正逐步取代欧美资本在对当地农牧业影响,也改变了澳大利亚向中国肉类出口的格局。

  除了收购KPC,新希望在澳大利亚还有一系列重要布局。在澳大利亚当地时间2015年7月30日,新希望旗下新希望乳业与Moxey家族、Perich集团及澳大利亚自由食品集团,合资成立了“澳大利亚鲜奶控股有限公司”,其中,新希望乳业持最大股份。根据合资规划,新希望会通过合资公司投资25亿元人民币对当地乳业产业进行整合。

  同在2015年,新希望集团房地产板块与合作伙伴VIMG集团通过三轮竞标,从24家参拍企业中脱颖而出,以总价约1.5亿澳币竞得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南部St Leonards的一块土地。

  此外,在新西兰,新希望较早的时候,新希望集团联合华奥物种,出资2亿美元控股新西兰农业服务公司PGG Wrightson50.1%股权, PGG Wrightson是新西兰最大的农业服务公司,主要经营农资、畜牧业等。

  截至目前,新希望集团在海外近20个国家和地区投产、建设、筹建、投资的工厂达40余家,并仍在持续加大海外投资力度。

  

  抱团取暖

  

  刘永好表示,国内企业出去遇到了很多困难:法律问题,政策氛围,生活习惯,环境保护等各种问题,要把这些弄明白、弄懂,比较难。虽然说澳大利亚土地很便宜,但是环保要求极高,员工收入很高,工会组织影响力大,这方面稍微做得不好,就落入陷阱。

  但是另一方面,如何打消澳大利亚当地政府、行业企业以及民众的误解及担忧,让他们更了解中国企业?

  刘永好与多个企业家多次交流探讨后,包括新希望在内的多家农业决定联合“抱团取暖,抱团投资”。采访中,刘永好首次向外披露《中澳企业间农业与食品安全百年合作计划谅解备忘录》(简称ASA100)成立的经过,2014年,刘永好通过四川省统战部向四川省委打报告,说明成立这样一个组织的重要性,这得到四川省委支持。新希望联系四川的企业、国内其他农业企业,得到大家支持。

  刘永好随后向农业部打报告,又找到商务部、国家发改委进行沟通,也得到相关部委的政策支持。在此基础上,刘永好牵头与澳大利亚的涉农企业和中国打交道的商人沟通,当地企业都欢迎,最后敲定成立一个ASA100这样一个非政府组织。

  2014年11月份,G20峰会在澳大利亚召开期间,刘永好与福特斯克矿业集团(FMG)董事长Andrew Forrest作为双方代表正式签署该项协议,在澳大利亚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出席见证了签署仪式。

  据了解,ASA100中澳双方各有30至50家大型农业产业化集团以及涉农金融机构参与,中方成员包括新希望集团、中粮集团、汇源集团、联想佳沃集团、北大荒集团等,旨在建立一个民间的、长期的、稳定的、市场化的中澳农业与食品领域贸易、投资与合作平台。平台的建立,让澳大利亚农牧企业加深对中国企业的了解。

  

  借力资本

  

  新希望的国际化的另一个特点,是一开始就借助国际资本的力量。

  其中,新希望在澳大利亚的第一个并购是由新希望集团作为主要投资人的PE基金管理公司厚生投资出马。

  2013年12月,厚生投资掌管的新希望产业基金控股收购了澳大利亚第四大牛肉加工商Kilcoy畜牧业公司(简称KPC)。

  收购完成后,借助KPC在美国的影响力,2014年,厚生投资完成对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公司Ruprecht的收购。Ruprecht成立于1860年,是一家中高端牛肉、海鲜食品深加工企业。

  厚生投资是新希望出资为主设立的国际投资基金管理机构,背后投资人实力雄厚。

  据了解,厚生投资旗下管理的基金投资人包括淡马锡、ADM(国际大粮商)、三井物产、国际金融公司等全球范围的著名产业集团和投资机构。

  新希望六和董事长刘畅表示:“包括淡马锡,还有三井、IFC,这些都是我们的LP(有限合伙人)。所以它可以允许资金走得比较长线,不看重短线。”

  厚生投资基金的成功,让新希望更看重投资合作伙伴的力量。

  为打造中澳舟山现代产业园,今年2月25日,新希望集团与浙江省政府、嘉实基金在杭州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作为共同出资方投资设立海外农业发展基金,一期规模30亿元人民币,三方各出资10亿元。然后通过嘉实在市场的发行,根据需要,可以发行不超过300亿的基金。

  该基金主要投资方向包括,具有战略意义的海外农业资产与产业公司,推动海外资源对接舟山综合基地,发展以舟山综合基地为枢纽的农产品与食品跨国供应链;投资专业化的产业公司等。

  刘永好表示,中澳舟山现代产业园,作为海外资源对接基地,将会发展牛羊进口及加工产业、鱼虾等海鲜类、蔬菜水果等各种高端的农产品,还有和这些相关的生鲜电商平台等。

  

  人才本地化

  

  有了ASA100组织的支持以及资本的助力,新希望在国家化的路上少走了很多弯路。但这显然还不够。新希望国际化转型的另一个特点,是管理人才的本地化。

  “为什么我们能在ANC的竞购中胜出?”刘永好表示,“因为我们在中国给他们拓展市场,他们的团队认同,他们的管理层认同。收购以后,管理层人都不换,全部是澳大利亚当地人管理。”

  建立信任感是新希望在国际投资并购中找到的一个关键词。除了在并购途径上去获得信任,在投后管理上,他们也在遵循这样一种解决思路。

  新希望集团CHO刘军在接受采访中表示,和很大中国企业国际化更多外派中国人去担任国外高管或者聘用语言相通的华裔经理人不同,新希望一开始就确定了尽量地去雇佣当地的人、有水平的人、高水平的外籍高管去管理当地业务。在他们看来,语言的区隔是可以翻译,但是价值观才是最根本的,必须一开始就找到这样的人。

  澳新平台总裁尼克就是他们找到的这样一个生动的例子:由于有共同的价值观,有主动的事业动机驱动,他会在休假期间,安排家人去滑雪,而自己抱着电脑处理和国内同事的邮件沟通。有这样的专业的当地人才去和当地市场谈投资、谈业务,更容易建立信任感,显然比让一个中国面孔去整合资源来得更加容易。

  而新希望的人力资源部要做到的关键事情就是建立合理的中长期激励机制去保持这种信任与主动性,将他们变成外籍业务合伙人。

  除了澳新,新希望其他区域中心的负责人,几乎都是聘请国际化人才。

  “使用当地人,他有当地的人脉、资源、关系,熟悉合作伙伴,才能找来更多的机会。” 刘军表示,“除了澳新,新加坡、印尼等地区,我们都尽量人才本地化。”

  当然,新希望这一切布局目的是成为高端蛋白领域的“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