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义 杨琦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扶持下,甘孜州中藏药材种植业发展在种植品种、种植规模、种植模式、种植技术和经济收入五个方面发生明显的新变化。
种植品种多样化。经过宣传引导,中藏药材种植发展主要采取以种植基地与野生抚育相结合方式,重点以道地药材种植为主。
种植面积规模化。目前成规模的药材种植基地主要有康定康尔合作社林下种植天麻、重楼、白芨2000亩;泸定种植波菱瓜、鸡蛋参2000亩;丹巴种植羌活、大黄500亩;九龙县洪坝乡大黄种植2500亩。
种植模式创新化。康定三祥农庄在泸定县冷碛镇尖查坪村采取“公司+专合组织+农户+金融机构+互联网”的发展模式;九龙洪坝乡成立中藏药材种植专合组织,全乡参股;白玉林业局积极探索以森工企业为中介,上连市场,下连百姓,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电商”的发展模式;理塘县戳桑县圣地农公司及时转型,由去年种植玛咖转为种植独一味、黄芪等有市场潜力的中藏药材。
农户增收效益化。农户流转土地,并以土地参股,同时在药材基地务工获取劳动报酬,受益药材种植的群众每年户均增加收入上10000元,药材种植成为带动当地农牧民群众脱贫增收的好渠道。
种植技术科学化。通过全州县乡及农牧部门开展药材种植技术宣传、推广、培训,群众科技种植药材意识不断增强。药材种植基地主动寻求与省内科研院所合作,由科研院所对中藏药材种植提供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