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何沙洲
人们对一个城市的认识,绝对有来源。金川农公司行政总监郑远东5月中旬到隆昌考察市场期间,在该县城南门桥的“草莓街”看到几十位农民秩序井然地在卖草莓、枇杷、桑椹等自产的水果,俨然一道城市景观,这与他在某些县城看到瓜农挑着水果在街道游走叫卖又小心翼翼躲城管的场景截然不同。郑远东一天中又看到了隆昌县城管局在城区适当地点为本地瓜农开辟的季节性销售点,还有手机、百货、夜市等特色摊区。他将这些整洁的瓜果街、特色摊区用手机拍摄下来发在微信群,群友感叹:“哇,原来隆昌街景是这样的!”
“一群人和流动摊贩们打游击,撕拉,推扯,谩骂,场面一片混乱,现场一片狼藉”,这是很多群众眼里的城管执法。城管执法难,这在全国各地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隆昌县城管局几年来一直坚持把帮扶经营户、流动商贩当作“连民心”的实事来抓,采取“先服务、后管理”的“暖心”工作模式,实现人文关怀的城管理念,使城管执法难题迎刃而解,并进一步擦亮了这座五百年老县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整洁优美、文明进步的靓丽名片,为“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不断提升城市形象。
上下齐心
创建适合人居和创业的城市环境
内江市有一位干部到四川省委党校学习,听到授课教授讲案例时说,隆昌县的城市管理工作在全省走在了前列。与此印证的是,2012年至今,即先后有自贡市、资阳市、绵阳市、内江市、富顺县、大足县、江油市等近30个市县考察团到隆昌学习调研城市管理。考察团赞赏:街道整洁干净、商家规范有序、环卫设施完善……城市管理工作已成为隆昌对外宣传的一张高颜值名片。
“如果说这张城市名片颜值高,首先是因为县委、县政府尤其是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隆昌县城管局局长江廷书在接受本报记者慕名前往该县采访时说,“城管工作是老大难,老大重视就不难了。”张勇书记、尹忠县长经常定期或不定期到重点、难点地段检查督促城管工作,召集相关部门开现场会,细心听取城管基层干部的建议,探讨如何更好地做好城管工作并达到什么效果。主要领导“下深水”摸实情出实招,隆昌县城管工作应急管理和应急联动机制迅速建立了起来,临时晚上召集治理办、城管、住建、交警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也是常有的事情。
记者走进隆昌县城管局的两层办公楼,这是经过简单改建的旧楼,办公条件甚至显得“寒酸”。但隆昌县城管在完善环卫设施、配置城监执法装备、提高一线城管人员待遇上的投入一点不“寒酸”。近些年政府已在环卫基础设施上投入1000多万,仅城市各种环卫车辆就购买了56台;并投入300余万元改造垃圾中转站,实施生活垃圾处理厂渗滤液处理站技改,环卫基础设施的改善带来了城市更多的干净清爽。同时,790名环卫工人和140名城监队员,工资收入除去四大保险外,每人分别可拿到1580元和1680元,法定假日加班就加倍拿加班费;而看到城管人在默默地奉献着光和热,也打动了广大群众自觉地以实际行动为这座城市增添光彩。
毛主席说过,打胜仗,装备重要,更重要的是人。同理,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干部职工的用心工作,广大群众的真心拥护,做好城市管理这三个支柱不可或缺。
记者在隆昌24.5平方公里县城两天的采访中,看到的就是当地党委政府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在上下齐心融入这片热土,主动塑造自己的形象,创建着适合人居和创业的城市环境。
用心治理
“理”出城市“面子”和群众“肚子”
隆昌县城文庙坝市场容量小,占道经营、堵塞交通、噪声扰民一度为人们所诟病。通过城监队员“劝”、“堵”、“疏”、“治”相结合,召集流动摊贩与坐商一起座谈,划线规范摊位,商贩们抽号后入线内摊位并自律管理。过去人都难以行走的文庙坝市场,如今不仅市民购物方便,车都可以畅通了。
而这仅仅是隆昌县城管坚持“先服务、后管理”工作方式促成市容与繁荣的一个缩影。目前,在该县城街道,基本看不到游动占道的商贩,也没有商铺摆摊出店和临时占道促销的现象,因为城管与摊贩间签订的《摊位经营户责任书》,城内200多个流动商贩从“游商”成了“坐商”,而为此在背街上合理布局的手机、百货、农产品、夜市等7个特色临时摊区成为了一道城市景观,规范且方便的摊区受到市民欢迎。同时,摊区与店商经营的往往有上下游延伸的内容,形成的人流量带来了产业的互动效益,这不仅化解了店商担心临时摊区来争利的抵触情绪,还因为“共赢”的效果,大家都自觉来帮城监队员维护市容环境,使背街小巷都靓丽了起来。
在隆昌县委书记张勇看来:“城市管理,不仅仅是要管好,更重要是体现在理字上、要思考如何去理顺城与人的关系,城市的美丽,是用心去‘理’出来的。”按照这个“理”,隆昌县在保持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县城、省级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城市的称号和“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的同时,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是将群众的生存权放在首位,不是把考评成绩放在前面;是用最接地气的服务去规范管理,在市容市貌的“面子”和广大群众的“肚子”有机统一上做出了诸多探索。
这样用心去“理”出来的结果是,群众的生存权得到保障,社会的稳定性得到提升,城区的市容市貌得到美化,县域的投资环境得到改善。正是因为这样的多赢,隆昌县在推进城市管理工作中,至今未发生一起诉讼案件和恶性事件。而且,从“一元”管理向“多元”服务的重心转移,达到了管理与管理对象的目标一致,共同维护市容市貌,为此,隆昌每年违章处罚小商小贩的金额还不到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