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12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人民币本轮下跌底在哪里?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今年5月以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特别是6月英国意外退欧引发黑天鹅事件,人民币再次持续走低。大家都想知道,人民币未来将走向何方?

  今年以来,人民币中间价相较去年12月31日的6.4936已贬值2.95%,比去年7月9日中间价6.1151贬值8.53%。对此,有研报指出,人民币并没有长期贬值的基础,没有必要过度悲观,要平常心看待人民币加大波动,这是汇率形成机制更为市场化的表现。

  纵观2005年7月21日汇改以来这11年的历程,人民币汇率起起伏伏,汇率制度多次改进。特别是自去年“8·11”新汇改后,各国央行、国际机构、投资者对于人民币汇率波动及汇市政策变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今年5月以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特别是6月英国意外退欧引发黑天鹅事件,人民币再次持续走低。大家都想知道,人民币未来将走向何方?

  

  现状

  过去一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贬值8.53%

  

  2015年8月之后,人民币汇率开始一个新阶段。去年8月11日,央行实施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制度改革。这一举措增强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使人民币汇率朝着市场化方向迈进。

  但是,这一新举措也带来了人民币汇率迅速下挫,人民币对美元几天之内就大幅贬值近3%。随即,贬值潮继续汹涌,很多境内居民个人和企业争相将人民币兑换为美元避险。9月,外汇占款继续大降,再创历史单月最大降幅。随着11月底IMF委员会将人民币纳入SDR篮子,2015年12月11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开始转向参考一篮子货币、保持一篮子汇率基本稳定。当日,离岸人民币跌破6.56,创四年新低。12月7日至18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录得“十连跌”,创逾四年半低位。

  今年5月开始,随着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美元指数攀升,人民币对美元贬值趋势明显,5月份人民币即期汇率和中间价累计跌幅分别达到1.13%和1.38%。6月份,在脱欧事件冲击下,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继续贬值0.8%。记者计算发现,今年以来,人民币中间价相较去年12月31日的6.4936已贬值2.95%,比去年7月9日中间价6.1151贬值8.53%。

  市场

  担忧人民币形成长期单边贬值

  除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节节败退,更令市场担忧的是,7月1日最新公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报94.88,不仅突破历史新低,同时较2015年底已贬值6%,这意味着到今年底该指数或下跌超过10%。

  很多市场人士担心,如果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继续走低,可能会形成人民币长期单边贬值的预期,最直接的影响恐怕是外汇储备的快速流失。去年“8·11”新汇改后,外汇储备由2014年6月最高点近4万亿美元迅速下降至2015年底的3.33万亿美元。部分业内人士预计,人民币可能还要继续贬值,年内有望跌破7,最低或跌至7.2,贬值幅度超过10%,这也和年初部分经济学家的预期相符。

  相比市场的忧心忡忡,央妈倒显得十分镇定。7月6日,人民币汇率又刷新了68个月的新低,当天央行官网发表中国货币网特约评论员文章,题目是“6月份人民币汇率指数小幅贬值”。文章称,2016年6月30日,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为95.02,较5月末贬值2.19%;参考BIS货币篮子和SDR货币篮子的人民币汇率指数分别为96.09和95.76,分别较5月末贬值2.39%和0.47%。虽然三个人民币汇率指数均有不同程度走贬,但在英国“脱欧”导致国际汇市剧烈波动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波幅远小于其他货币,总体上对一篮子货币汇率保持了基本稳定,市场预期也较为平稳。文章强调,6月份,央行连续通过微博和有关负责人声明的方式,向外传递“坚定不移地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币汇率将继续按照既有的形成机制有序运行”的信息。相信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将继续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机制下呈现双向浮动的特征,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仍将保持基本稳定。

  观点

  要平常心看待人民币加大波动

  除了央行的坚定,已经有数据更能稳定人心。央行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中国外汇储备为3.205万亿美元,较5月意外增加134.26亿美元,市场原预期减少247亿美元。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在第2和第3季度,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可能增加,但不会出现大幅调整。因为,目前中间价形成机制透明有利市场预期,现在的走势是“有锚的波动”市场压力不会无限累积。其次,美元指数继续上行空间有限,人民币大幅贬值的必要性不大;此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是“利人利己”的现实选择,一次性贬值的窗口已经关闭。而且,G20会议多次强调要避免竞争性贬值,人民币加入SDR篮子也将于10月正式生效,中国人民币汇率政策发生重大调整的可能性不大。

  民生证券宏观研报认为,升贬本身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市场是否认为重要,人民币过去跟随美元被动升值的确过多,如果可以不引起过度的恐慌情绪与资本外流,让汇率重回其原本功能定位,贬值其实并不是坏事。长期来看,“国内经济高增速+进出口贸易大顺差+中美利差尚为正+海外是非多”,人民币并没有长期贬值的基础,没有必要过度悲观,要平常心看待人民币加大波动,这是汇率形成机制更为市场化的表现。 (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