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春光,绿色发展!
浙江是全国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走在春耕备耕现场,记者欣喜地看到,“绿色发展”理念正在显著改变浙江农业发展的面貌,从蓬勃发展的无公害农业到不断创新的绿色种养殖模式,从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到“两区”土壤污染防治,浙江农业正朝着“绿富美”加速奔跑!
衢江区种粮大户杨红卫——
我给稻田吃“中药”
在衢江区莲花镇,以“会过日子”闻名的种粮大户杨红卫,最近下了约20万元的订单,采购农药、肥料等春耕所需农资,比往年足足多花了3万元。
50岁的老杨,对田间管理向来是精打细算,这次的大手笔可是“别有所图”。杨红卫说,今年他想在自己的500亩稻田里发展绿色农业,采购的都是生物农药和有机化肥,比以前买普通农药和化肥贵不少。
“现在大家对农产品安全越来越关注,别的钱能省,花在绿色农业上的钱一个子儿都不能少。”
杨红卫种水稻20多年,以前稻田预防病虫害全靠传统农药,今年他决定在自己的500亩稻田里全面停用传统农药。“这些化学类的农药用多了,产出来的稻米总是或多或少有些农药残留。”他说。
老杨想好了,今年春耕要在稻田里一边施用生物农药,一边在稻田里支起防虫网等物理防虫设施。他说,这些草本类生物农药,就好像是“中药”,能给稻田治病不说,还更加绿色健康。对效果,老杨充满信心,他去年已在部分稻田里尝试过,生产出来的稻米通过了相关部门的抽检,完全符合国家对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
不单如此,杨红卫今年在地里施用的肥料也会更讲究。他与周边的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姻”,将生猪的排泄物用于浇灌稻田。
距离老杨的稻田不足一公里是一家名叫宁莲的生猪养殖场。以前老杨总嫌养殖场臭气熏天,排出的污水污染环境。现在养殖场经过改造,生猪排泄物经过干湿分离,成了他眼中的“香饽饽”。
他打算以每吨400元的价格向养殖场采购生猪的干粪,一吨干粪供4亩稻田施用。同时,养殖场里产生的尿液经过发酵,由当地政府配备的沼液车拉到稻田里,稀释后供老杨免费使用。
“有了这些有机肥,我只需每亩再花100元买些化肥,配合着施用就足够了。”杨红卫说,使用有机肥不但能提高产量,还能能滋养田地,避免土壤板结,真是一举多得。
种粮本就利薄,老杨这样折腾,不怕亏本吗?老杨信心满满地说,他心里的算盘珠子敲得“啪啪”作响呢!“别看我花在绿色农药、有机肥上的钱多了,可种出来的稻米越来越绿色,价格能比原先高出两成多呢。”
海宁养殖基地负责人苏晓逸——
鱼塘“游”出生态稻
在海宁市周王庙镇云龙村盛旭水产养殖公司基地,塘堤上一株盛开的桃花给基地平添了几分春意。浙江盛旭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苏晓逸正忙着指挥工人起捕留塘的鱼虾,清理鱼塘。
“这些稻茬是去年稻谷收割后留下的,如果是秋季,水面上一片金黄,都是沉甸甸的稻穗,那才叫好看。”苏晓逸指着鱼塘中央一丛丛枯黄的有点像芦苇茎秆一样的残枝告诉记者,这种在鱼塘里的水稻名叫鱼稻1号,是浙江大学培育的水稻新品种,也是他们公司生态养殖链上的秘密武器。“再过一段时间就要播种了,今年准备大面积种植,种子都准备好了。”
31岁的苏晓逸,毕业于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获得会计专业和国贸专业的双学士学位,2009年回国后子承父业,从事水产养殖,在近1000亩土地上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农业很有搞头,不过我觉得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农民对市场需求研究不够,种养跟风,就难赚钱;再一个就是环境保护意识还要加强,比如海宁的水产养殖业很发达,但水质却受到影响。”所以,从一开始,苏晓逸就立志走生态养殖之路。
起初,苏晓逸在养殖塘里试种水生植物,但效果不理想。2013年,他到浙江大学参加职业农民培训,了解到浙江大学的吴殿星教授在选育池塘稻品种。他如获至宝,2014年就在200亩水塘试种,2015年扩大到400亩,今年准备所有养殖塘都种上鱼稻。
“和普通水稻不一样,这个鱼稻株高能达到1.5米,所以又叫芦苇稻,净化水质效果特别明显。”苏晓逸介绍说,目前,他的养殖基地采用鱼稻共生、混养模式,以青虾为主,搭配少量甲鱼、鳙鱼和青鱼。鱼稻无需施肥,也不用除虫,因为鱼虾的粪便、吃剩的饲料就是很好的肥料,甲鱼是除虫好帮手,鳙鱼帮助消灭浮游生物和藻类。
“养殖场外河道水质都是Ⅴ类甚至劣Ⅴ类,但据浙江大学的监测,种了鱼稻后,养殖场水质总体达到Ⅳ类标准,很多指标甚至达到Ⅱ类标准,重金属检测含量基本为零。”苏晓逸告诉记者,丛生的鱼稻还改善了鱼虾的生活环境,夏天,有鱼稻的虾塘水温要比没有的低2摄氏度。
因为净化水质的作用明显,今年嘉兴一家水厂甚至找上门来,希望介绍引种鱼稻。水环境好了,青虾的亩产量提高了两成,更重要的是产品品质提升。
市场上的甲鱼卖30元一斤,但他家的甲鱼却至少要100元一斤;去年出产的3万多斤稻米,春节前就销售一空,平均价格达到9元,比市场上普通水稻要高出两倍多。
“现代农业是年轻人的天下。”苏晓逸的父亲、从事水产养殖32年的老苏感慨地说,起初他对苏晓逸搞的这一套还将信将疑,现在他已经将1000亩的养殖基地全部放手让儿子来经营,自己只当养殖技术顾问。
(据《浙江日报》,本文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