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剑兰 张健) 4月13日上午,由德阳市人民政府、四川省经信委、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商务厅、德国驻成都总领事馆主办的“创新德阳”——中国制造2025对话德国工业4.0大会在德阳罗江举行。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道平,德阳市委书记蒲波,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辉,市委副书记刘宏葆,市领导卢也、王箭、程永波,德国前副总理兼外长约施卡·菲舍尔,德国驻华大使馆、德国驻成都总领事馆,德国西门子、库卡机器人等政界、工商界、学界等300余位知名人士、企业家精英、专家学者参会,共同探讨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战略有效对接内容、机制等话题,共同为德阳制造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把脉问诊”开出良方。
刘道平在致辞中说,当前四川正处在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国家实施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全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快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为四川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为外来企业提供了合作、双赢的平台,经过多年的发展,四川已经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是一片是充满创新发展生机活力的热土。本次大会的举行,不仅为德阳的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创造发展、创新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国际交流平台,同时也将增进双方的友谊,希望更多的各国企业来四川创新创业,共享发展机遇。
蒲波首先向来宾们致以诚挚的欢迎。蒲波说,德国是世界制造业强国,高端制造业国际领先,工程技术闻名世界,职业教育享誉全球。德阳与德国友谊源远流长,有着多年的经贸和科教合作历史,早在1996年就与德国北威州济根·维特根斯坦县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20年来,两地不断加强经贸往来,30多家德阳企业和机构与德国相关企业、机构,在技术开发、产业项目、人才培训、职业教育等领域开展全方位交流合作,在共同发展中结下了深情厚谊。德阳拥有二重、东汽、东电、川油宏华等一批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龙头企业,是联合国授予的清洁技术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国际示范城市、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国家首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拥有世界最大的800MN模锻压机,发电设备产量居世界第一,石油钻机出口全国第一,装备制造企业超过1500家,有“重装之都”美誉。
蒲波说,德阳建市30多年来,抓住西部大开发重大历史机遇,推动全市实现发展赶超、沧桑巨变,经济总量迈入千亿元台阶,2015年达1600亿元,居四川第三位。2015年9月,四川被中央确定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这为重大技术装备制造领军企业自主创新、转型升级、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宝贵机遇。德阳作为全面创新改革的先行区,把全面创新改革作为“一号工程”和头等大事,以建设国家高端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为战略定位,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市,把重大装备智能制造核心技术打造成为引领全国、影响世界的名片。德阳也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全国唯一的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是中国首个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示范区,德阳正着力把培育智能制造高技能人才为主的职业教育打造成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名片。
蒲波说,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与德阳智能制造,都是工业文明的发展创新,有着相同的战略使命和核心理念,有着巨大的合作空间和发展潜力。这次大会把主题确定为“创新德阳”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契合当前德国与德阳两地合作的重点与实际,这不仅为两地相关领域的机构和企业开展务实合作与交流搭建了平台,而且必将深化德阳本土机构和企业与国际先进生产力的对接,促进智能制造、工业自动化和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为此,蒲波建议德阳与德国两地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合作交流:
第一,精准对接智能制造产业。双方要加强智能制造合作,德国企业发挥制造技术领先的优势,德阳依托工业基础雄厚的条件,推进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自动识别等先进制造技术在传统制造业的应用推广,促进传统产业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跃升,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加强产能国际化合作,让“德国制造”走进来,让“德阳制造”走出去。
第二,全面深化职业教育合作。创新职业教育多元办学体制,与德国职业教育机构合作,共建中德汽车学院、德国库卡机器人学院,用国际先进理念、行业标准、管理方式引领德阳职业教育提档升级。加强职教国际交流与合作,双方在信息共享、师资交流、标准互认、人才支撑等方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源源不断为双方企业培养输送高层次技能人才。
第三,共建共享产业示范园区。利用中德产业创新合作平台(园区),充分发挥德阳在国内智能制造领域产业链比较完备、创新链协同较强、资源链相对集聚、价值链迈向高端的综合优势,重点在重型燃机、通用航空、节能环保、应急装备、生产性服务业等领域,与德国企业、协会、职业教育机构以及工业展会开展深入合作,建设中德(德阳)装备制造产业园,向德国企业入园提供最优政策、最佳环境、最好服务,共同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蒲波表示,德阳将以本次大会为新起点,牢牢抓住与德国整体合作新机遇,共同谱写两地全面合作新篇章,推动双方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新发展!约施卡·菲舍尔作了“欧盟企业在中国西部之机遇”的演讲,他说,德国和中国是战略合作伙伴,也是商业、贸易重要合作伙伴,在创新发展的合作上可进一步深化。四川有良好的自然资源,目前德国已有很多企业进军四川,这些先行者为后面进军四川的德国企业有带动作用。德国有大量高质量的人才,有丰富的经验,是可以彼此分享。而德阳地理位置优越,在新一轮的发展过程中,抢抓机遇,必将在未来新的工业发展中不断发展壮大。
菲舍尔表示,制造强国、新兴工业国,企业需要专业人才,企业需要合格的合作伙伴,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希望此次的会议,可以为未来的人才培育模式探讨提供有力的支撑。
会上,四川省相关部门就各自领域做了发言,库卡工业机器人中国区研发部负责人弗洛里安·马德作了“德国工业4.0如何推动西部经济和德阳建设国家重大装备产业创新发展基地”演讲,弗劳恩霍夫工厂运行和自动化研究所亚洲区负责人拉尔夫·奥皮尔辛斯基介绍“德国数字化生产技术与体系”,德国工商大会职业教育总监白丽塔作“工业4.0对职业教育的影响”演讲,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主任陈晓明作“协同优化:中国制造2025下的职业教育支撑对策”演讲,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党委书记、校长唐健禾作“加强与德国职业教育合作的构想”发言等。
大会上,还进行了系列签约:一是四川工业科技学院为德国前副总理兼外长约施卡·菲舍尔先生颁发《发展战略顾问聘书》。二是德阳市人民政府与德国工商大会广州代表处签订“德阳-德国合作日双年会”活动协议。三是中德合作项目签约,Salt and pepper绍德工程科技(德阳)有限公司落户德阳经开区开展工业技术咨询、项目管理等业务签议,南京海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在德阳经开区建设“中德工业零部件跨境电商平台”和“中德工业零部件产品展示中心”项目签约,德阳经开区与上海瀚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投资2亿元打造德国文化创新中心项目签约,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就共建“四川装备智能制造应用创新中心”签订合作备忘录。四是“2016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德阳项目签约。本次大会作为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系列活动之一,签约招商引资内资项目44个,投资金额327.22亿元。项目涉及现代农业、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医药、现代服务业等领域。这些项目的落户,将进一步优化德阳产业结构,促进德阳产业发展提档升级,加快德阳成为成都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北部新城的建设步伐。
本次系列活动除了中国制造2025对话德国工业4.0大会,还举行了中德企业需求对接会、中德职业教育专题对接会、中德智能制造(德阳)工业展览会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