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魏新梅
见过大理云龙县沧江古树茶厂(公司)总经理李志国的人,对他的印象是黑黑瘦瘦、个子不高的很典型的云南汉子。一位媒体人因为被爱茶的同事熏陶、感染,接连两天都去大堂的品茶会盘桓,认识了李志国,感觉到他是真正的“大自然的搬运工”。
中医精髓深深浸润
李志国原本是中医祖传第六代传人,从医30年有余,深谙其中精髓。如果把中医比作一棵硕果累累的大树,那么中国传统文化是其根,《黄帝内经》为代表的基础科学体系是其本。
作为中医第六代传人的李志国明白,中医治病的原则,主要是调和阴阳。他认为中医治病总法则,损其有余,补其不足,阴盛就降阴提阳。除此外,中医观点认为人的健康与自然界的居住环境,生活饮食习惯密不可分,崇尚人体身、心、神平衡,三者构成生命的基石。
将大自然和健康事业有机结合,李志国选择了为此而奋斗的曲折之路。为开发稀有的古茶树他放弃原来安逸的生活,以大山为伍,以古茶树为伴。
中医是名木,中医原生态文化是沃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呼唤着中华民族原生态文化的真正复兴。李志国从事古茶树事业,一方面竭力保护这稀缺资源,另一方面则着力打造一款高品质古树红茶,古树生饼。传承中华民族原生态文化,挖掘地方名优特色产品。
最早的茶场在上世纪90年代包产到户后就没人管,改放牧了。2005年被拿出来竞标,李志国用来自祖传六代中医的“第一桶金” 7.6万元将竞标拿下来,当时他才37岁。
古树红茶,顾名思义,采用百年古树大叶种茶树茶叶加工而成,古树红茶品性温和,味道醇厚,经常饮用加糖或加牛奶的红茶,不仅能够暖胃,还能消炎、保护胃黏膜,对治疗溃疡也有一定效果。同时喝红茶也是一种修身养性。
因为有几十年中医实践的积淀,李志国把中医悟到的崇尚自然的精髓与生态健康古树红茶的制作进行了有机结合。
彰显生态健康理念
“沧江古树”是云龙县沧江古树茶厂制的茶的名字,把它用作合作社社名后,茶名改叫“沧江红”。李志国一直把心思更多地投放在红茶制作上。
刚从地里回来的李志国告诉记者,下了雨地里长满了草,以草养茶,割掉多余杂草。树立原生态理念,为了打造纯天然的生态产品,古树茶都是手工采茶,纯手工制作而成,产量极低,每年仅400公斤左右。
云龙县沧江古树茶厂始建于1958年,属大理州最早的茶叶种植基地,是以种植、保护、研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个人独资企业,现茶厂拥有自主有机茶园860亩,100年至800多年古树茶737棵,茶厂主要生产有机古树红茶、生饼、绿茶。
云龙县沧江古树茶厂位居澜沧江腹地,原始森林边缘,海拔2200—2860米之间,常年雨水充沛、云雾缭绕的无污染地带,人迹罕至。
谈到沧江古树茶,李志国滔滔不绝地向记者介绍道:古树的根部深入土壤,更利于吸收地下深层土壤的养分,并转化为营养物质。
李志国的相册上都是老茶树,他合影了一棵380年的,据他说,还有680多年的。当地有240多棵古茶树,最小的也是86年,“古树”因此得名。
李志国特地高薪聘请福建茶师,制作最好的“沧江红”,为国内红茶顶级茶叶,口感醇香,香味醇厚,深厚而不失飘逸。
沧江古树茶厂的茶树,均未使用过任何化学药品及化学肥料,自然,无污染。古树红茶具有回味甘甜、持久、汤色洪亮、耐泡等特点。当你望一眼桌上一盏汤明色艳、芳气四溢的“沧江红”,首先会被设计得极漂亮的茶罐所吸引。“2014年古树红茶上市以来,深受红茶爱好者的好评及认可。美国和我国香港、台湾、上海、北京爱茶之人对沧江红古树茶情有独钟。”李志国自信地说。
茶路漫漫初心不改
因为特殊的地理条件限制,“沧江红”无法扩大种植规模,因此产量极低,最好的“沧江红”甚至市场无售。
云龙县沧江古树茶厂自成立以来,李志国带领沧江古树茶人始终坚持“质量第一,价格优惠,服务周到。”这是他们对所有客户的承诺。
2015年6月企业申报有机食品认证,于当年12月份获得该认证,打破以往最少三年的转换期,成为大理州唯一一家当年申报当年颁证的有机食品。
虽然李志国的企业发展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但受到大理州委书记及州长赞赏,州委书记于2015年7月6日亲临沧江古树茶厂调研指导,并批资金修路,保护这一地方特色产品,这对李志国是极大的鼓舞。
“沧江红” 古树茶2015年6月12日参加云南省国际食品博览会,在展会上受到省内外红茶爱好者的高度评价。同年11月参加上海食品博览会,得到中国茶叶协会秘书长的肯定。
李志国深知茶路漫漫任重道远,但依然充满信心。他向记者谈到:北京、上海、昆明的茶友来到云龙沧江古树茶厂参观,称这里是天然氧吧,下一步企业将着力把茶厂打造成旅游、观光、休闲一条龙服务。
因为有国家“十三五”规划对旅游、观光农业、绿色生态健康产业的大环境支持,有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有广大茶友对“沧江红”的青睐,李志国将带领员工立足云龙生态资源优势,挖掘地方名优特色产品,力求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争取做到同行业领先的地位,为地方经济做出更大更好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