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12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万峰“施政纲领”:招兵、攻城、重价值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1996年获批成立的新华保险,在迎来20周岁生日之际,为市场交上了一份新的成绩单。

  3月30日,腾讯财经在新华保险2015年业绩发布会上获悉,新华保险2015年寿险业务收入1118.59亿元,同比增长1.8%;总投资收益456.03亿元,同比增长41.1%;总投资收益率为7.5%,较上年提升1.7个百分点。

  同样引人注目的,是新华保险新任董事长万峰。在业绩发布会召开前夕,保监会刚刚下发了万峰担任新华保险董事长任职资格的批复文件。拥有34年寿险从业经验的老将万峰,于2014年离开中国人寿之后,加入新华保险担任总裁,被业内认为其带动了新华保险在寿险业务上的转型。

  在这位新华保险新任掌门人首秀上,万峰阐述了他今后的“施政纲领”,包括发展营销员队伍、注重城区市场、以寿险业务为核心、以及以保障型产品为主。总结起来即:“招兵”、“攻城”、“重价值”。

  

  营销员队伍猛增47.6%

  将注重城区市场

  

  “实践已经证明,没有自己掌控的渠道,业务发展是被动的。”万峰在业绩发布会现场说道。

  新华保险2015年年报显示,其在2015年实现寿险业务收入1118.59亿元,同比增长1.8%。值得注意的是,在寿险业务收入中,来自个险渠道(即保险营销员渠道)的保费收入达到513.54亿元,对保费贡献占比为45.9%。

  保费的增长源自于营销员队伍的增长。新华保险年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保险营销员渠道总人力达到25.9万人,较上年猛增47.6%。营销员渠道月均有效人力9.4万人,同比增长26.2%;月均绩优人力4.6万人,同比增长38.9%;月均有效人力人均产能超过1万,同比提升11.4%。

  万峰在发布会上明确表示,新华保险今后将“以个险为核心渠道”,但并非单纯地增加人力,而是注重人均产能和绩优率。

  实际上,从保险行业来看,加大保险营销员队伍建设、发力个险渠道,正成为大型寿险企业追逐的趋势,这与中小险企依赖银保渠道产生了鲜明的对比。

  此前,中国人寿总裁林岱仁曾经告诉腾讯财经,国寿自2014年起即开始大举“招兵买马“,至2015年末达到97.9万人,同比31.7%;太保、平安营销员队伍亦达到新高,同比提升分别为40.1%和36.9%。

  在发展营销员队伍、注重个险渠道的同时,在万峰构想中,城区将成为新华保险的业务重点。万峰表示,随着新一轮的城镇化释放出红利,今后将业务集中在城区市场,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城区,将为新华保险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

  

  回归保险本原优化业务结构

  

  拥有34年寿险从业经验的老将万峰,近年来在公开场合的讲话中,一直坚持寿险公司应该回归保险本原,即注重基本保障,而非销量大但退保率也高居不下的理财产品。

  在万峰的主持下,新华保险在过去的一年中以“回归保险本原”为导向,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和产品结构。

  这一努力已经在数据上凸显出来。2015年,新华保险传统型保险和健康险业务收入分别增加了41.1%和47.8%。个险代理人和服务经营渠道十年期及以上保费分别同比增长44%和67%,占两渠道新单期交保费比例达到89%和80%。

  万峰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将持续推动新华保险业务结构优化设置,发展期交业务,特别是十年期及以上业务,以及继续提升保障型产品占比。

  不过,转型之路并不平坦。2016年前两月数据显示,在人身险规模保费同比大增的背景下,作为“老七家”之一的新华保险同比却下降了19.87%,跌出人身险前十行列。华夏人寿、富德生命人寿、安邦人寿以及和谐健康险等险企规模保费则迅猛增长1-6倍。

  万峰在发布会上回应称,新华保险在2016年开年两月中,趸交保费出现负增长,但是期交保费实现了大幅增长,且“期交保费和保障型产品的增长幅度在50%以上”。他认为这正是新华保险优化业务结构的具体体现。“新华保险排名跌出前几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在这两年实现转型发展,加大转型调整力度。”他说道。

  (腾讯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