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红霞
上周,新三板市场增加了两张新面孔——天津狗不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和天津同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为百年老字号,同时挂牌上市,让原本火热的新三板市场再度引发关注。“老字号”缘何盯上“新三板”?“新三板”又会给“老字号”带来什么新变化?
作为国内首批中华老字号,狗不理有近160年历史,天津同仁堂有370多年历史。两家企业拥有同一个掌门人——狗不理集团董事长张彦森。在这次上市之前,狗不理曾冲击A股IPO未果,这次终于和天津同仁堂携手登陆新三板,显示了竞逐资本市场的决心和执念。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钟宏武看来,这也是传统老字号“适者生存”的战略选择。
“前店后厂”是多数老字号的传统模式,受制于原有的体制、规模,近年来多数老字号进入瓶颈期。数据显示,有着老孙家、同盛祥等11个老字号品牌的西安饮食,去年的净利润一度下滑了200%以上。困境之下,不少老字号寻求转型,而通过资本市场进行扩张成为必由之路。企业管理和投融资咨询专家况杰谈到,由于主板上市难度较大,只有全聚德等少数老字号得以进入,而新三板的出现为众多中小规模的老字号提供了融资机会。
统计显示,去年新三板市场挂牌企业已经超过5000家,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部经理桂浩明指出,迅速发展的新三板市场目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还需要监管部门完善制度规则体系,保障投融资双方利益。况杰同时提醒,登陆新三板只是一个起点,老字号若想屹立不倒,还需“从长计宜”:在战略发展上整体谋划,包括用一些现在的手段,包括电商、联合经营、扩展一些新的品类,新的地区、这才是需要走的道路和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