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惠玲
四川邮政围绕西充县中国“西部绿谷”品牌和“中国西部有机食品第一县”建设,发挥邮政现有平台、渠道、人员、服务优势,围绕有机农业拓展、龙头企业转型、特色产品营销和全民创业创新,融合建设线上推广应用、线下服务中心、物流配送体系、驿站运营网络、电商人才队伍,进一步完善全县商贸流通市场体系建设和商贸实体店信息化改造,探索建设西充农村电商“邮政+”发展模式,努力打造中国西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样板县。
“自从西充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创办以来,我进驻双凤电商服务中心,通过网店卖土鸡蛋、核桃、干豇豆等,每月可实现销售收入3万元。”2016年元旦前夕,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双凤镇返乡农民庞亮一边通过网络与客户洽谈生意,一边向笔者介绍。
2014年底,西充县成为全国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县之一,2015年7月10日,四川省邮政分公司与西充县政府就西充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签约,标志着四川省分公司将以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为着重点和突破口,探索邮政企业与地方政府开展战略协作,积极推进政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而吹响四川邮政全面进军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的号角。
捕获商机 探索合作新模式
近年来,西充县按照打造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等发展思路,加大对产业发展、科技支撑、质量保障、政策扶持、市场营销、工作落实六大体系的建设力度,倾力打造“中国西部绿谷”。四川省分公司授权南充市邮政分公司和西充县邮政分公司为主体,携手西充县政府,在项目发展规划、物流建设、渠道建设、能力建设、人才队伍建设、金融服务体系对接等方面加强合作。
西充县农村电商项目的整体实施思路遵循“邮政+”的资源整合路线:即依托“邮乐网”平台,基于“邮掌柜”系统,对接知名电商平台,实现“工业品下乡”;通过“邮乐网”线上功能推动西充县“西部绿谷”品牌打造,实现“农产品进城”;借助遍布城乡的邮政实体渠道,实现网上代购;利用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提供城乡无差别的公共服务;加大对邮政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提供农民所需要的一揽子金融服务,实现普惠金融。至此,“互联网+邮政+绿谷西充”的西充农村电商发展模式顺势出炉。
南充市、西充县分公司成立联合项目工作组,下设项目策划、项目运营两个专职团队,各司其职,相互配合。除了健全组织保障体系外,南充市分公司出台了《西充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施方案》、《西充县电子商务进农村驿站建设方案》等一系列项目配套实施方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南充市分公司及时与各级地方政府协调,实行每日持续通报进度、每周定期召开会议、每月总结项目进展情况的机制,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三级联动 共推电商下乡
“根据发展规划,2015年,西充县除建立县级电商服务中心外,还要建设10个乡镇级电商服务中心、200个村级电商驿站,发展400个农村网商网店,培育20个知名电商品牌,培训5000名各类电商人才。”西充县分公司总经理李正光说。
按照规划,西充县分公司扎实推进以县级电商运营中心、乡镇级电商服务中心、村级电商驿站为核心的平台建设,有效开展电商物流到村线路整合、有机产品网络营销、人才培训帮带创业,积极推进“互联网+邮政+绿谷西充”发展运营模式。一个面向农村的新型电子商务平台在西充县铺开。
80平方米的西充县电商运营展示中心被划分为项目概况、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创业服务、网购体验、合作企业等多个展示区,采用电子标签、橱窗投影、多点触控等现代技术,营造出立体营销体验环境。在县电商运营展示中心的显示屏上,西充县特色农产品——有机花生、牛奶猪肉、葵花鸡肉、双孢菇干菇等数十个产品均通过“邮乐网·绿谷西充馆”对外展示并销售。
“不只通过‘邮乐网·绿谷西充馆’这一个电商平台对外销售农产品,我们还整合有田有家、中国有机生活公园、绮香纱丝业、竹娃娃、盛祥玫瑰、仙湖山庄等邮乐网现有的线上资源,建立完善‘绿谷西充特色馆’网络推广主页,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线上综合服务。”李正光介绍。
而正在加紧建设的西充县电子商务运营中心总面积达4080平方米,其中设有1500平方米的邮政电商快递配送综合枢纽以及1400平方米的电商创业孵化基地,可入驻30多家小微企业,是大学生创业、小微企业孵化、电商人才培训帮带基地,还有近1000平方米的电商运营中心活动室。新建成的县级电商运营中心可实现电商政务服务、物流管理、查询服务和大数据分析等功能。
27岁的王晶除了是诚信副食百货商店的经理外,还是车龙乡流溪社区电商驿站的负责人。自从她加载“邮掌柜”系统后,商店的人气儿比以前旺了,来她店里买东西、代购、充话费的人越来越多,这让王晶乐开了花。“有了电商驿站,只要说想买什么,即使他们不会用电脑,我也可以在网上帮忙。前些日子,我还帮邻居家的小孩买了个书包。”王晶笑呵呵地说,“这‘邮掌柜’系统还加载了代收费功能,百姓日常生活可方便了。”
在县、乡(镇)、村三级电商运营平台搭建中,村级电商驿站的建设难度很大。“电商驿站遵照建设一处、运营一处的原则,以质代量,从而提升项目运营效果。”西充县分公司副总经理蒲新宇说,“我们考虑更多的是电商驿站的运营,因此加大培训帮扶力度,提高使用效果。”2015年12月10~11日,西充县分公司组织“邮掌柜”专题培训,100余人参加,对“邮掌柜”网上开店、服务技巧及邮政业务代办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
2015年12月16日,南充市分公司袁玲在电商驿站交流微信群里分享了吉林延边启航便利店的掌柜李艳敏的“会员管理”经,引起了微信群里的掌柜们的兴趣。西充县分公司的赵贤树在微信群里即时指点掌柜们,为他们实时答疑解惑。
除了集中培训、实操训练、远程指导等方式外,西充县分公司还通过地推人员一对一地推培训等方式,完成了757人次的培训计划。
共创未来 打造示范样板
从2015年7月项目启动到2015年底,西充县分公司累计建成村级电商驿站98个,发展“邮掌柜”商户130个,实现网络代购1251笔,总金额为12.97万元;实现进销存11.95万单,总金额约558万元。
西充县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还受到社会格外关注。2015年12月3日,四川省商务厅副厅长杨春轩到西充县调研,对西充农村电商项目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去年底在西充县召开的南充市电子商务推进工作现场会上,“互联网+邮政+绿谷西充”农村电商模式受到与会者广泛关注。会后,江油市政府副秘书长杨小勇还专程带队到西充县考察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
2016年元旦前夕,在西充县经济和信息化局牵头下,西充县分公司与县“四通一达”社会物流快递公司就农村电商项目物流整合进行了商谈,并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根据已达成的合作协议,送往乡(镇)、村的包裹整合到邮政现有的三条邮路进行统一配送,社会物流公司自身在乡镇的代理点的出口包裹也通过邮政现有邮路配送到县级仓储物流中心进行分拣、配送。
“个体农户、企业的农产品首先向村级物流配送服务点集中,村级商品向乡镇物流配送中心集中,乡镇商品向县城物流中心集中,最后再将农产品向外输送,通过县、乡、村物流的三级联动,有助于提高农村物流配送效率,解决农村电商物流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南充市分公司电商分销局副局长陈超说。
记者手记
顺势而为 水到渠成
■ 陈惠玲
当前,西充农村掀起一股“触网”热潮,当地农企、农户积极上网“淘金”。由此可见,农村电商确实是块“香饽饽”,但要吃得到,还需要一定的先决条件。
从目前市场情况看,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商务手段,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需要整合传统物流和资金流,需要促进信息技术在农村的普及推广,更需要由地方政府主导和有效的组织机构,解决思想认识、人才引进、硬件设备、协调机制、示范推广等问题。以西充为例,该县农村电商蓬勃发展首先背靠的是当地雄厚的有机农业实力;其次,与当地政府的鼓励举措分不开——当地政府围绕电子商务项目实施与资金使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一个细节可以佐证:对于创办农村网商网店且发生首笔交易,通过网络购买农民生产生活必需品,通过网络销售有机产品、本地特色产品或旅游产品这三类行为,西充县都分别制定了具体的奖励措施,达到一定金额即兑现。
独特的区位优势加之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使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认识到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广阔前景,纷纷参与网上创业,拓展实体店业务。在此过程中,邮政扮演了重要角色,手把手教会村民开网店、使用“邮掌柜”系统,在给农民带来实惠的同时,也为发展邮政各项业务拓展了空间。政府有举措,农民有意愿,邮政有能力,由此,西充县借助互联网实现农业发展、农产品进城,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