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27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大写人生,奉献成就事业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访阜阳市政协委员、安徽崔氏兄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崔玉记

  ■ 张雁鹏 本报华东首席记者 宗毅

  “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两眼泪……”多年前,在战友唱着这首耳熟能详的《驼铃》时,为了寻梦,他辞去警察职业,断然下海闯天涯,拖着一只行李箱,孤身一人从千里之外的吉林长春来到安徽阜阳,以山东人特有的秉性:勤劳、善良、诚实、守信为做人准则,在中原腹地阜阳这片热土上经过一番努力打拼,不但找到了真爱,而且发展了自己的事业,成就了自己。他就是阜阳市优秀政协委员、崔氏兄弟文化传媒公司董事长崔玉记。日前,本报记者专程到阜阳采访了这位小有名气的企业家,写就此文,以飨读者。

  诚信为本 下海经商成就自己

  崔玉记是山东临沂人,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长春工作。一个偶然机会,他应当地一家药厂采购药材来到阜阳出差。也就是那次,他被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广阔的市场和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阜阳所吸引,一个辞职经商的念头在他脑海闪现了出来。时隔不久,让他家人和亲友意想不到是,他竟真的辞去让人羡慕的人民警察工作,从吉林长春拖着一只行李箱,千里迢迢地来到了阜阳。

  回想起当年创业的情景,崔玉记至今记忆犹新。“来阜阳最初从事的是药材生意。那时,全国各地的客商都会到阜阳的太和医药大市场采购药材,当时就感觉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商机。”刚开始,由于缺少经验和资金,他只能做些利润低的,别人不愿意做的小单。有时客户需要的药材,一时在阜阳的市场找不到,为了兑现自己的承诺,他要到千里之外的河北药材基地去寻找,采购好后还要亲自押着货送到对方的公司。

  聪明睿智,守之以愚;道德隆重,守之以谦。有人说他太实在,也有人说他太傻。然而,崔玉记就是凭借着自己的“实在”和“傻”,渐渐地在药材这个行业积累下了人脉,赢得了客户的赞同和认可,生意也越做越顺手,越做越红火。由刚开始创业的不足万元,慢慢发展到了上百万元。他说,他就是靠着自己的勤劳、善良、诚实、守信,挖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

  为爱而歌 扎根阜阳奉献青春

  1998年,崔玉记与他心爱的阜阳女孩举行了婚礼。这是他人生中除了“辞职经商”外,又一次重要的选择,因为这也就意味着,作为家中“独苗苗”的他已经把家也安在了阜阳。其实,在他的心中,他早已把“发展阜阳、贡献阜阳”作为今后人生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2000年,借助阜阳医药集团成立的有利发展时机,他投资入股,开始在阜阳经营起了中成药的批发生意。由于前期拥有良好的信誉和口碑,很多厂家虽然与他不认识,也敢把上百万元的货物发给他。就这样,到了2008年,崔玉记投资近百万元,取名为“阜阳康寿大药房”的公司在阜城鹿祠街开业了。因为是从厂家直接发货,中间节约掉了很多环节,所以药房内的一些中、西药价格他都以低价销售。他说,他这样做就是要把优惠让利给市民,让利给消费者。

  在他努力经营和科学管理下,康寿大药房相继获得了药品质量规范GSP认证,取得了市人社局医保定点资格认证,开通了市直、颍州、颍泉、颍东三区医保刷卡,并成为了市直职工医保、颍州区居民医保慢性病定点服务药房。2011年,在阜城首届微笑服务窗口评选中,被评为“微笑服务形象窗口”。

  感恩阜阳 慈善公益桑梓情怀

  “为民诚信、好善乐施”是崔玉记在经商中一直坚守的人生信念。在事业得到发展后,崔玉记没有忘记给予他帮助和发展机会的阜阳和阜阳人民,特别是当他看到一些贫困的弱势群体时,他总是在第一时间奉献上自己的一片爱心。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积极参与一些扶危济困的活动,是他多年来一直努力做的又一件事情。

  2005年,阜阳电视台组织的“心会跟爱一起走”救助白血病患儿义演,他捐资数万元;2011年暑假,他出资在阜阳市二中举办市“首届《弟子规》培训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带领员工到阜阳市社会儿童福利院,送慰问金和药品,为弱残儿童捐款捐物,用爱心为他们支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近年来,他在阜阳连续举办了3届弘扬传统文化公益论坛在当地反响强烈,特别是去年举办的第三届中华传统文化公益论坛,举办4天,人流如织,盛况空前,人员高达一万四千多人,很多观众被传统文化而洗礼潸然泪下,场面感人……事后,得到了阜阳市委宣传部的高度重视和褒奖。

  从2005年至今,崔玉记已通过各种方式向公益慈善活动捐款、捐物超过30万元。也正因此,他受邀参加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庆祝大会”,并获得“诚信企业家”荣誉称号。2013年元月,他荣获阜阳市政协“济困惠民优秀委员”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感恩亲情 大爱无私情义无价

  在采访中,当说到家庭,说到亲人时,已是拥有婚礼庆典、房产推广、汽车推广、万户论坛、医药、传媒、书画院等公司和产业的崔玉记表情变得有些凝重。他说,他最为愧疚的就是母亲,最为感激的就是自己的爱人。“是她们在背后默默地支持我,能有今天的发展和成就,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和奉献!”

  “如果可以,我愿拿出我生命中的十年给我的母亲,来回报她的养育之恩。”崔玉记说,2009年3月份,当他听爱人说母亲身体不适时,推掉了最为繁忙的生意业务洽谈,带着母亲去医院进行体检。看到检查结果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怎么也没想到,母亲竟患了严重的糖尿病。那些天,望着躺在病床上的母亲,我很是自责。我多希望躺在病床上的是我,而不是为我操碎心、辛劳半生的母亲……”说起这事,这位遇到多大困难都不曾低头的三尺男儿竟然哽咽了,从那天起,为了祈祷父母,他立下誓言,只要父母健康,不沾荤腥、不杀生,直到二老驾鹤西去。如今已过去7年,记者采访时,亲眼目睹了他的诺言。

  在那段时间里,白天要忙于工作,晚上要照料母亲,还要帮助爱人照看刚出生不久的儿子……他多想在家里呆上半天,哪怕是抽出一点时间来陪陪母亲,陪陪家人,可是因为事业刚刚起步,他停不下来,也不敢停呀。

  为了让母亲少受些治疗痛苦,他和爱人商量给母亲进行保守治疗。这就意味着,他每天都要在早、晚按时给母亲注射一针胰岛素。几年来,无论多忙,无论有多重要的应酬参加,他都不忘记要去给母亲打针注射。

  2010年,一次偶然机会,崔玉记接触到了传统文化,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让他对传统文化中的“孝行天下”有了深刻理解。这让他学会了“感恩母爱、感恩父爱、感恩家人、感恩社会、感恩身边每一位帮助过自己的亲朋好友!”

  从此后,他把宣传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生活、工作中的一部分,带头并动员身边的朋友多多感恩,做好事、行善事。他说,今后他会继续传承传统,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化。

  如今,崔玉记又与人民日报社人民数字合作,开辟人民数字阜阳联播频道,以采、编、播党、政实事、政治新闻等多种业态,成为阜阳市委宣传部支持的主流媒体之一。

  愿好人崔玉记平安幸福、事业蒸蒸日上!愿崔氏兄弟文化传媒早日成为阜阳业界和市民心目中最响亮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