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温岭童鞋的领军企业之一,谈及今年温岭童鞋市场,浙江温岭市福德隆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富德感慨:“形势着实不好。”但朱富德对温岭童鞋依然抱有信心:“只要温岭童鞋企业能够擦亮自己的品牌,提高鞋子的附加值,温岭童鞋还是有前景的。”
为了约到温岭市福德隆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富德的采访,记者费了不少精力,也等了不少时间,不是朱总不愿接受采访,而是实在太忙,几乎世界各地跑着考察童鞋市场。采访那天,他也是刚从俄罗斯回到温岭。
作为温岭童鞋的领军企业之一,谈及今年温岭童鞋市场,朱富德感慨:“形势着实不好。我们的鞋大多出口俄罗斯、欧洲、中东等国家和地区,但这几年因为汇率的变动,很多客户都不敢下订单,就怕预订了太多货,却因为汇率的原因做了赔本买卖。”
不过,朱富德对温岭童鞋依然抱有信心:只要温岭童鞋企业能够擦亮自己的品牌,提高鞋子的附加值,温岭童鞋还是有前景的。“而且如今政府对好的鞋企也很支持,以前东部的土地是没有鞋企的份的,现在却计划划出1000亩,面向鞋企招商。”
这几年,福德隆除了从质量上提高产品知名度外,还不断从传统童鞋中开发亮点,比如研发定位鞋和机能鞋等智能鞋,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开拓新的销路,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推广品牌。
树立自主品牌
“在很多消费者的印象里,温岭鞋就代表着质量不好的鞋,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几年,温岭很多鞋企都很看重鞋子的质量,温岭鞋的质量提高了不少,尤其是温岭童鞋,包括福建、温州的很多鞋企都赶不上温岭童鞋的质量。”朱富德说。
可是,为什么很多人对温岭鞋依然持否定态度呢?品牌的匮乏是主要原因之一。
“品牌提升是温岭鞋企发展的必经之路!”作为一名温岭本土鞋企的掌舵者,品牌建设成为朱富德近年来使用频率最高的口头禅。不管到哪里,都离不开他对创建企业品牌的追求。
“以前我给品牌厂做过加工,一双鞋卖17元,对方贴上自己的牌子一转手,卖出去就是30多元,价格相差了一倍。”贴牌与自主品牌,让朱富德看到了企业竞争力的高低。所以,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树立自主品牌,提升产品品质。
可以说,追求品牌建设,在福德隆成立之初就已埋下伏笔。1998年,在外经商多年的朱富德回到温岭,创办了福德隆鞋业有限公司,专注童鞋生产。在创业初期,朱富德便意识到,温岭制鞋业如果不换一种发展模式,前景恐怕不会长远。不过那个时候,朱富德的脑海里还没有一个成形的品牌意识。
朱富德的预见在近年来愈演愈烈的“民工荒”中得到了印证。“员工工资大幅度上涨,做鞋的工人一年比一年难招,再加上原材料不断涨价,产品利润越来越低,有的甚至无利可图。”行业发展遭遇瓶颈,让朱富德推动企业品牌化操作的想法越来越强烈。
从2010年起,朱富德开始将想法转变为现实,他找到专业的管理咨询公司,聘请了福建专业的广告公司为企业和产品做包装策划,并启用小童星来提升企业的形象,通过一系列品牌推广手法来提升产品知名度。
提升产品质量
品质就是品牌的基石,在不断提高知名度的同时,朱富德也不断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
为了提高品质,朱富德不仅革新了生产工艺和用料,还细分工序,专门组建了一支团队,把关质量。
此前,为了把握童鞋的流行趋势,他几乎每天都要去购物中心逛一圈,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款式、新的材料、新的鞋底出现。如今,他看电视基本都是锁定时尚频道,看看今年流行的是什么衣服,然后再根据流行衣服的款式和颜色去生产鞋子。
在产品开发上,朱富德更是高薪引进人才,重金打造职业的产品研发团队,不断推出新款;还采用“借脑”策略,与福建等地的多家研发中心合作,每年投入的设计费用就有几百万元。
“以前人们说温岭鞋很臭,我就专门对温岭鞋的材料进行更新,让鞋子更透气。”朱富德说,“因为我们生产的鞋子是给孩子穿的,对化学成分有很高的要求,所以用的都是水性胶,含苯的胶水一桶只要200多元,水性胶一桶却要800多元。”虽然成本提高了不少,但朱富德觉得很值得,“我们的品牌就是在质量、款式、颜色、宣传力度上,一点一点打开知名度的。如今我们的鞋子在一些店里能卖到上百元,而此前市场上这样的鞋子只能卖四五十元。”
更有甚者,一双鞋在市场上能卖到三四百元。“我们在广州百货商厦有一个专柜,一次我扮成顾客去询问一双鞋的价格,销售员说卖398元,而我们的批发价才四五十元。因为是新款式,销售员还直说不能打折。”说起这件事,朱富德一脸自豪,“这就是品牌效应。”
研发定位鞋
不满足于传统的童鞋,这几年,福德隆还开始开发智能鞋,比如如今市场上挺火的定位鞋和机能鞋,福德隆都已研发成功,并推向市场。
“三四年前我们就已经开始研发定位鞋了,那时候整个国内市场定位鞋都不多。”朱富德说,当时企业和一家职业技术学校有合作关系,学校里有一个老师提到市场上出现了定位鞋,人们走到哪里都可以通过鞋底的芯片定位地址。这让朱富德留了心:现在儿童走失事件那么多,定位鞋肯定是有市场的。
定位鞋的研发颇不容易,直到去年,福德隆才成功生产定位鞋,并推向市场。“主要的难题就是安装在鞋底的芯片了。”朱富德说,“如今我们用的芯片只比一元钱的硬币大一点点,厚度在0.8厘米左右,能让芯片正常工作,又不至于让孩子穿起来不舒服。但刚开始研发时大小却很难把握,模具就开了不少,要么因为芯片太大放不进鞋底;要么因为芯片小,只得缩小电池,但这样一来,用电量却难以维持。失败了很多次,投入了不少,我们才成功推出第一双定位鞋。”
朱富德说,定位鞋鞋底的定位器里面有GPS定位,只要充上电,然后在手机上安装一个APP,孩子穿鞋走到哪,都能在APP里看见,经过改进后的电池充电一次就能使用三四天。
推出机能鞋
国内外市场都开始下单,不少人还追加了订单“不过,定位鞋有优势也有劣势。因为孩子好动,芯片容易被损坏,后期维修起来比较费时费力,再加上定位鞋成本高,有些家长并不愿为此买单。”朱富德说,“要知道,一双定位鞋的生产成本就要好几百元,出厂价就更高了。”
记者在淘宝上找了一下定位鞋,一双就要四五百元,因此成交量并不高。
因为定位鞋后期维修难,再加上成本高,推广起来颇费力,去年,福德隆又推出了机能鞋。
所谓机能鞋,是指根据人体力学原理设计,针对婴幼儿的脚步形状和行走方式而开发的功能性婴童鞋,在鞋底、帮面、面衬等环节都采用了高性能、环保等材料。机能鞋鞋底一定要柔软,鞋垫一定要减震,这个很关键,减震不是大人鞋或者其他中大童鞋的那种减震,因为小孩子行走方式不一样,减震包括脚垫处,一定要刚好脚中心那个位置。朱富德说:“我们的机能鞋就主要在鞋垫上做文章。经过改进的鞋垫,不仅增加了舒适度,对孩子的脚起到了保护作用,还增加了对人体的按摩功能。”
“舒适度是最重要的。此外,机能鞋的成本只比传统童鞋贵了一点点,是大部分家长都能接受的价位,所以市场反响很好。”朱富德说。
朱富德告诉记者,这些智能鞋带来的不仅仅是销售渠道的扩大,更多的是,对福德隆的品牌起到了很好的提升作用,让人们看到了福德隆鞋子的含金量。(赵碧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