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新年伊始,全球风险资产出现普跌行情,主要经济体股指跌幅均较大。截至1月15日,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月跌幅为8.25%,德国DAX指数跌幅为11.15%,上证指数跌幅更是达到18.03%。在此波下跌中,原本企稳的铜价受到拖累,伦铜指数月跌幅为8.06%,沪铜指数月跌幅为5.31%,铜市整体表现出内强外弱走势。
本次全球经济前景堪忧和美联储加息周期开启是市场下跌的主因。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经济情况不佳:2015年12月美国工业产出环比下降0.4%,为连续第三个月下降;2015年全年零售销售同比增加2.1%,为2009年以来新低。因此,市场依然开始看淡加息后的美国经济。而作为最大消费市场的中国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推进经济结构化调整,将去产能放在2016年五大任务首位。这意味着政府对经济波动的容忍度在加大,市场对中国短期需求下降的忧虑有增无减。
另悉,2015年12月,中国未锻造铜及铜材进口量达到53万吨,环比增加15.2%,为历史第二高水平,显示出国内需求暂时并未出现大幅下滑。同时,进出口数据改善,即便扣除对香港进出口部分,好转的趋势也没有改变。考虑到同期人民币贬值及欧美发达经济体经济改善的情况,贸易数据回暖是较为真实的,而且这是在去年同期高基数基础上的上涨。但是,进出口数据改善并未减轻市场对中国经济下行的担忧。近期,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虽然在央行的干预下,离岸人民币汇率出现回升,但担忧情绪并未减轻。
而整体来看,铜价走弱主要是受到宏观因素的影响,因而国内经济面和产业面的改善的良好信息均被市场忽视了。但从目前来看,2016年美国加息进程仍取决于经济表现。基于供需面的表现,我们对中长期仍持偏空看法,但后期如果中国经济继续释放企稳信号,则极可能带动市场情绪逆转,短期铜价虽可能上升但下跌风险依然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