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8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市州经济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成都]

  去年GDP

  预计增长8%左右

  2015年,成都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00亿元左右,增长8%左右。12日,成都市召开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市长唐良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公布了这一消息。

  刚刚过去的2015年,面对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成都坚定信心、克难奋进、主动作为,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

  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7006亿元,增长5.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4.4亿元,增长1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00亿元,增长10.5%;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10%。

  从经济发展看,成都2015年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520个,实际到位内资354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75亿美元,分别增长3.7%、5.6%;实施重大项目837个,完成投资2450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0家,产值过百亿工业企业增至10家,7家民营企业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其中,引进中国电子8.5代面板生产线、京东方柔性面板二期、中国电科网络信息安全等重大项目,东风神龙等项目加快建设,一汽丰田2.7L、成发航空发动机等项目竣工投产,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

  (张守帅 陈碧红)

  

  [攀枝花]

  “十二五”投入水利建设

  资金超40亿

  “十二五”期间是攀枝花市水利发展史上资金投入最大、骨干项目建设最多、建设成就最好、群众受益最多的5年。记者日前从攀枝花市水务局获悉,“十二五”时期,该市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达41.45亿元,是“十一五”的1.61倍。其间,该市骨干水利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市开工建设投资上亿元的工程共6处,总投资32.84亿元;新开工建设的中型工程数是前30年新建中型工程总数的2倍。

  “十二五”期间,攀枝花市有效解决了25.29万农村人口、1.61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分别完成规划目标的208%和133%,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五小水利”取得长足发展,全市新增山坪塘、小水池、小水窖等“五小水利”工程2.4158万处,新增节水面积29.4万亩,完成规划目标的245%。其间,攀枝花还战胜开发建设以来最大的持续干旱,完成75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完成规划目标的187.5%,全市山洪灾害防治、预警体系初步建成。 (杨波 李强)

  [绵阳]

  5年来累计申请专利

  23861件

  近日,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对绵阳六大类45个指标的评定及其发函,认定绵阳具备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资格。

  据悉,近年来,绵阳市深入实施国、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为统揽,加强目标考核,强化政策支撑,加大财政投入,全市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取得显著成绩,形成政策环境优、创新活力强、保护水平高的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新局面,知识产权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另据介绍,自2012年8月出台了《中共绵阳市委、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促进专利转化实施的意见》以来,绵阳对全市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进行了部署,把专利等知识产权主要指标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市政府每年评选表彰一批优秀专利,设立了专利资助与奖励、版权资助等专项资金,大力支持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全市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自主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成效显著。

  据统计,2011年—2015年11月,绵阳市累计申请专利23861件,年均增长约30%。其中发明专利申请8580件,占专利申请总量的35%,年均增速32%;授权专利8991件,年均增速30%。2015年1月-11月全市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专利量分别是2010年的3.43倍、4.2倍、3.5倍。截至2015年底,全市注册商标总量11500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14件、省著名商标71件、市知名商标201件、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5件。2015年,全市共有14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知识产权各领域协调发展,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得到充分体现,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绵阳方面表示,下一步,绵阳将按照《绵阳市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方案》,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使绵阳的知识产权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助力绵阳国家科技城和美丽幸福绵阳建设。

  (洪常青 宋明熊 任毅)

  

  [宜宾]

  今年地区生产总值

  拟增8%以上

  1月12日,宜宾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召开,宜宾市市长徐进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十三五”时期,宜宾将以构建绿色宜宾为总体取向,以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创新发展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入实施“2365”发展战略,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确保在全省次级突破战略布局中率先崛起、先于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据悉,“十三五”时期,宜宾市计划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到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3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并与全国差距进一步缩小。同时,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产业转型、创新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绿色宜宾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基本建成长江上游辐射吸纳川滇黔的区域中心城市。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如何实现良好开局?徐进表示,宜宾市将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正确把握用好中央“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重大机遇,提高投资有效性,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推动全市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今年,地区生产总值计划增长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以上。

  (李春艳 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