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何沙洲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2015—2025白鹅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专家评审会日前召开,由北京金必德城市规划设计院创意规划编制的《宜宾市南溪区2015—2025白鹅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及系列规划和创意设计(以下简称《规划》)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南溪区养鹅历史悠久,经过多年努力,四川白鹅品种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得到迅速发展,白鹅反季节繁殖、商品鹅标准化饲养、鹅病综合防治、小鹅集中共育等先进技术在南溪区广泛推广,形成了集种蛋回收、孵化、育雏、商品鹅回收、鹅肉深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龙头企业+孵化场+合作社+基地+农户”联动发展模式。2014年,南溪区年出栏商品鹅达到330万只,存栏鹅8.5万只,加工白鹅244万只,实现总产值5.15亿元。南溪区有国家级资源场一个、省级龙头企业一个、国家级示范专合组织一个、市级示范专合组织三个、大型孵化与育雏中心两个。
目前,南溪区围绕“打造中国‘四川白鹅’之乡”目标,着力于四川白鹅的品种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建成南溪区宜宾四川白鹅育种场,依托育种场,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保种选育方案,确保四川白鹅的各项生产性能的遗传稳定性。
评审会上,宜宾市南溪区2015—2025白鹅产业发展总体规划项目设计方案的总规划师、北京金必德城市规划设计院沈青院长,就宜宾市南溪区2015—2025白鹅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向与会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做了详细介绍。规划将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依托,围绕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增强优势产品竞争力的目标,立足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强化南溪四川白鹅原种选育和品种繁育,促进商品肉鹅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协调发展,和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化经营体系的建设,进而形成规模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市场化运作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并率先将南溪区培育建设成为全国优质白鹅养殖区和产业发展集中区。未来10年,南溪区将把白鹅养殖发展到800万只的规模,做大做强白鹅上下游产业,建立南溪白鹅主题游乐园和养殖农庄等旅游休闲项目,力争实现总产值60—80亿元。
规划围绕南溪四川白鹅育种场的改良升级,宜宾境内白鹅养殖基地的整合,成立白鹅科技创新研发中心,大力推广良种选育及杂交改良,延伸四川白鹅全产业链条,实现白鹅精深加工集聚发展,形成白鹅产品六大营销模式,构建多元品牌宣传推广体系,形成四川白鹅文化旅游创意项目,策划推广四川白鹅节庆活动,完善南溪畜禽产品物流服务,建设四川畜牧转型升级示范区等12个重点方向,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和详细规划,力争通过10年的努力,将南溪区规划建设成为四川省特色畜牧业绿色发展转型升级示范区,并率先将南溪区培育建设成为全国优质白鹅养殖区和产业发展集中区。
《规划》得到由四川农业大学教授王继文、四川省畜牧总站站长徐旭、四川省农业厅畜牧处副处傅建勇、宜宾市政府副市长李敏、宜宾市委农工委主任刘文华、宜宾市畜牧水产局局长罗才源、宜宾市财政局副局长林乃宏等专家学者和领导组成的评审会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对《规划》在调查研究、设计理念、功能布局、项目设计、品牌塑造、景区景观设计等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为共同推进南溪四川白鹅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专家组经过认真研究讨论,一致认为《宜宾市南溪区2015—2025白鹅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其系列规划起点高、前瞻性好、可操作性强,规划总体符合国家旅游规划要求,同意通过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