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春辉
中建五局三公司天津分公司副总经理刘加强,是位湖南湘乡汉子。从小到大,认识他的人都会感觉到,他的身上总有一股不服输的劲。他有句口头禅:“有问题解决不了——找我!”
对同事,对下属,对分包商,对分供方,他的态度都是这般旗帜鲜明,都是如此敢于担当。
加强履约 树立一块品牌
1998年,刘加强走出象牙塔,加盟中建五局三公司。随后的十七年半的时间里,从上海到北京,再从北京到温州,从温州再到长沙公司总部担任工程部部长。
2010年,他毅然辞去了部长职务重返北方,主动到天津分公司,担任天津金钟街新市镇项目部项目经理。那一年,他的女儿刚刚上幼儿园。
来到天津金钟街新市镇项目,他收起了儿女情长,全身心投入到了项目建设上。
2010年11月11日,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执行董事长周勇一行到金钟街新市镇项目考察。在检查了施工现场后,周勇一行对项目进展喜出望外,感叹道:“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桩基全部完工,基础开挖了一部分,劳务班组全部进场,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也做得非常到位,五局就是能战斗!”
对于中国建筑国际集团领导来说,这样的惊喜只是开始,以后的惊喜接踵而来,直至最后完美履约。几年以后,中建国际董事长周勇与刘加强重逢,马上拉住他的手热情洋溢地说:“我记得你——刘加强。”
对于天津金钟街新市镇项目建设,中国建筑国际集团领导是这样评价的:“中建五局三公司的项目,是我集团在全国同类项目中履约最好的项目。”政府相关领导是这样评价的:“中建五局三公司的项目,是全市同类还迁房项目中履约最好的项目。”刘加强本人也荣获全国优秀项目经理、中建五局优秀员工等荣誉称号。
由于守信用,刘加强在擦亮公司金字招牌的同时,也树立起了个人品牌。于是在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滨州项目开工之际,早已升任天津分公司副总经理的他,又顺理成章地成为由公司董事长挂帅指挥长的滨州项目指挥部的常务副指挥长,全权负责滨州地区项目的总承包管理和业务拓展。
谈到往日“过五关斩六将”的不凡经历,刘加强却是一反常态的低调。他说:“那些都是过去了。现在我们需要交给3311一份满意的答卷,确保项目按期履约。我们需要交给滨州人民一份满意的答卷,开发区二中按期开学,北汽厂房按期投产,市政道路按期通车。因此,我们除了加强履约,还是加强履约。”
2015年4月,刘加强带领一班人马来到滨州市,承担起了滨州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近30亿元开发项目总承包管理的重担。
加强创新 打开一方市场
中建五局三公司有句名言:“现场支撑市场”。正因为公司拥有总承包管理、科技创新等六大核心竞争力,从而确保了项目现场履约,才能在建筑业市场空间收窄的情况下逆势而上,合同额连年攀升。
来到滨州后,刘加强依然狠抓现场总承包管理带动市场的开拓。目前,滨州指挥部已开工项目有三个,一是海纳川(滨州)发动机部件生产基地项目,二是开发区二中项目,三是市政道路项目。这三个项目都是滨州经济开发区的重点项目。
项目开工之后,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前期工作千头万绪,资源组织从零开始。可是,这些困难在刘加强面前,全部乖乖“束手就擒”。
前期的关键工作,是与滨州市区两级政府的协调。这条沟通渠道,在刘加强的努力下,很快通畅了。由于履约守信用,他很快就成了市区领导的座上客,他的身影不时出现在开发区办公大楼中海大厦的各个楼层,谈判签约,认量定价,定方案,提建议,一下子把双方凝聚成了一家人。于是项目建设一路绿灯,没有发生一次推诿扯皮,没有出现一起阻工事件。
投之以碧桃,报之以琼瑶。滨州市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兼开发区主任姚和民,党工委副书记兼滨水新城项目建设指挥部指挥长铁金福等领导,都特别认可刘加强。于是,项目建设初步呈现出了“双赢”的趋势,接连放了几颗“卫星”。
一是文明施工树样板,成为滨州建筑施工行业的“圣殿”,视察、观摩、考察、学习者络绎不绝,带动了当地文明施工水平的提升。从市委书记到副市长,市主要领导都在项目留下了足迹。12月1日上午,滨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崔洪刚率全市2015年科学发展第二次现场观摩会与会人员近百人,到项目铸造车间现场观摩,满面春风地对项目建设亮点多次表示肯定。二是科技创新潮流,项目自开工以来,自觉弘扬“诚信、创新、超越、共赢”的企业精神,积极创新融投资形式下的建筑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先后采用了大面积网架液压提升技术、混凝土地面大面积激光超平摊铺施工技术等先进工艺,填补了滨州建筑市场的多项空白。11月26日上午,滨州市委常委、副市长赵庆平在听取汇报后赞叹:“不简单!”
项目建设成果引来滨州电视台、滨州日报、鲁北晚报和新浪网等主流媒体的聚焦。在刘加强的努力下,滨州的市场大门已经打开。
加强培养 带出一批人才
面对肯定和媒体的聚焦,刘加强要求团队成员戒骄戒躁,全力以赴实现项目的完美履约。他强调,在加强履约和加强创新的同时,时刻不能忘记人才培养。
刘加强入围公司2015年“三创项目经理”候选名单。他得知后谦虚地说:“不要评我,建议把名额留给年轻人。”他这是给新人搭台唱戏。
他寄予希望的“年轻人”,一位是国际医院项目经理李军,当年金钟街项目的总工程师。一位是北辰红星项目经理孙义兵,当年金钟街项目的生产经理。二人不负众望,于2015年11月21日,在公司第九届“信.和”建筑文化节“三创”项目经理论坛上,双双摘得公司“十佳项目经理”桂冠。近日,李军不仅拿下了分公司第一座鲁班奖,还走上了分公司领导岗位。
当年,刘加强提议上述二人担任项目总工程师和生产经理,就有人提醒他用人要慎重。是啊,任用退伍才五年,先后从事保安、安全管理的孙义兵,是有点剑走偏锋。才毕业四年的李军当一个逾十亿元的特大型项目的总工程师,肩膀是嫩了点。可是,刘加强力排众议,表示:“他们不懂生产我懂,他们不懂技术我懂。有问题解决不了——找我!”
茶余饭后,说起青年人才的成长,他就像自己中了头彩一样高兴。对于青年人的成长,他总是时刻挂在心上。目前,滨州指挥部这群生龙活虎的骨干成员,一个比一个有激情。
为了把滨州项目的青年人带出来,刘加强总是一颗钉子钉到底,统揽起项目总承包管理的协调工作。
北汽项目铸造车间的钢结构安装和外墙板供应出现了问题,他马上来到项目会议室,组织土建、安装、钢结构、分包商等坐在一起,一项项地研究解决方案,确定节点。
12月1日上午,他在出差前还把北汽项目经理、安装经理、钢结构经理、相关分供方请到指挥部大会议室,一项项地研究解决冬季施工存在的困难,调整进度计划,确保“1231”厂房地面移交设备安装节点的履约。会上,他要求项目部,在关键时期,这样的协调会每天都要开,材料供应必须要有计划性,高空作业安全工作要警钟长鸣,建立相关人员微信群保证各道工序的衔接,还有成品保护……别人没有想到的,他都想到了。北汽项目经理乔世希也是一位人物,项目管理驾轻就熟,但对刘加强的管理水平却很佩服。他说:“和刘总比起来,我们都是小学生。”
刘加强的本科专业是工民建,为打破专业局限,大力提高自身的营销和管理能力,他在澳门城市大学修读了工商管理的相关课程,并顺利通过硕士论文答辩,获得了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最近,他工作之余便研读《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等政治经济专著,最近在开拓山东市场的实践活动中,刘加强将“学以致用”发挥到了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