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2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石家庄四药:把握市场脉动 勇当行业“先锋”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岁末,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生产经营全面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走进四药在高新区和开发区生产厂区,记者看到,输液生产线快速运转,库区排满了等候外运的集装箱货车,到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在低价招标、限抗升级等大环境下,今年整体输液行业提前进入寒冬,增长乏力。四药为何能表现超凡,实现逆势增长?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董事长曲继广给出答案:“把握市场脉动,做足结构调整和产品创新两篇大文章,是四药市场取胜的法宝。”

  截至目前,四药主导产品大输液销售首次突破10亿瓶(袋)大关,增长20%,预计实现利税突破6亿元,效益在行业独占鳌头。

  

  “以变应变”思维跑赢市场

  

  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大输液生产企业。曾几何时,市场恶意竞争把四药“逼”上输液高端市场,也成就了四药在行业“霸主”位置。然而,受低价招标、终端“限抗”等多重下行因素挤压,让四药感到“高处不胜寒”。

  “要保持优势,首先调整好销售结构,以变应变,企业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立稳脚跟。”曲继广说,四药绝大多数产品是通过药品集中采购进入市场的。“中标是硬道理”,为此,他们抓住这一影响企业发展的命门之穴,早在去年就果断采取措施,一改过去“以不变应万变”的经营思路,顺应药品招投标政策变化趋势,通过以量换价方式,积极推进直立袋及双软管、双硬管软袋、治疗性输液、口服制剂等优势产品销售的市场良性循环。截至目前,四药参加各地药品集中采购招标活动30余次,优势品种的中标率达95%,中标形势十分喜人。

  

  措施得力开阔了市场

  

  据了解,今年四药新开发大输液终端客户350余家,口服制剂销售与90余家全国百强连锁药店和大型零售商业实现产销对接。2015年,四药大输液销售超10亿瓶(袋),其中,软袋产量达到超过4亿袋,较上年增长30%,核心产品规模经营优势不断凸显,在盈利能力提升的同时,保持了输液产销在同行业第一方阵的地位。

  记者走进四药在高新区的新厂区,映入眼帘的是四通八达的“空中走廊”,将现代化的生产车间、立体仓库连为一体。产品经过配料、灌装、检验、灭菌、传输、入库等环节,在数字化制药装备的“指挥”下一气呵成,两化融合优势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药在市场策略调整中的底气就来自于卓有成效的技术改造所赢得的市场先机。”曲继广说,前两年,为抢抓新版GMP认证大限的时机,四药不遗余力,对标国际一流,投资18亿元,仅用两年时间建设了总部搬迁改造升级和中药现代化等省市重点项目,建设时间与业内同等规模的项目相比至少缩短一半。

  “项目不仅水准高,可以做到15年不落伍,更重要的是,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改造促使企业‘化茧成蝶’,让直立袋输液、塑料安瓿小水针等一批高附加值的新产品落户四药,改善了普通输液独大的经营局面,结构转型带动了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升级,也让四药牢牢把握了市场的主动权。”曲继广如是说。截至目前,四药在高新区新建的12条输液、水针和口服制剂生产线全部通过新版GMP认证,产品格局也由原来的大输液、胶囊剂、片剂扩展到冲洗剂、小水针、干混悬剂、口服溶液剂、合剂及消毒剂等剂型产品,核心产品软包装输液年产达到9亿袋,产销占到了全国总量20%,产销量位居全国第一。

  

  增强研发能力、创新深度

  

  “只有市场和技术这些基础创新还远远不够,只有产品新,才是根本和出路,产品强企业才有未来。”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输液企业大多舍不得在研发上进行投入,四药却反其道而行之,将资金投入重点转移研发领域,不断加固补齐创新短板。今年以来,四药适时调整研发结构,把创新眼光投入到国家重大创新药物研究等领域,投入9000多万元,抢抓市场潜力大、市场带动强的新品种的研发,在兼顾新产品研发申报的同时,着力做好现有重点品种的一致性评价,实现“两个创新”同步进行,不断增强研发能力和创新深度。

  “人才是创新的资本,谁抓住了人才也就抓住了未来。”四药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好机遇,积极实施人才战略,今年以来,先后引进高层次人才30余人,一大批青年才俊在研发创新岗位施展才华。归国博士孙立杰在企业的推荐下,通过省“百人计划”创新人才评审,成为创新的标杆。四药今年获批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天津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合作成果也日渐丰硕。截至目前,四药已取得了2000ml甘氨酸冲洗液等多个新产品生产批件,申报和在研品种达100余个,这其中不乏多个化药一类新药。

  如今,四药在保持输液产品技术和产品优势同时,一批特色鲜明的外科手术用冲洗液系列产品群、手术急救相关治疗类系列产品群、透析液(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系列产品群、肠外营养输液(氨基酸、脂肪乳)系列产品群及消毒剂产品群正在创新实践中逐步形成,曲继广信心十足地说:“以这样的研发效率,完全可以满足企业未来5年的需求。随着研发队伍的成熟,四药还要将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建设研发创新平台,让四药真正实现国际化。”

  (杨艳 苏梅芝 史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