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克红
有一次,俞敏洪在一个创业讲座上说起了创业机会,听众席里有个中年男子站起来反驳说:“很多机会都涉及到本钱,我有个同乡在10年前开了家小小的房地产公司,现在已经身价数亿了,他当然是把握住了好机会,可如果当时他拿不出那几百万元的本钱,又怎能闯进房地产行业呢?所以对没本钱的人来说,很多机会都是空洞的,不切实际的!”
如果是别人,在讲座上面对这样一个冒犯者肯定会生气甚至是让保安把对方请出去,可俞敏洪却微笑着对那个中年男子说:“同乡?从小就认识吗?如果是的话,能不能描述一下他小时候的情形?”
“我们不仅是同乡,而且从小学到中学都是同班同学!”那个中年男子说,“我们是山里人,小时候穷,读书回来还要去田里割猪草,但他只是找草却不割草,找到哪里猪草多就叫大家去割,条件是我们前面割的几把都要给他,所以他每次都是最早提着篮子回家的,读初中时,他每天都带着一个文具包,同学们要买文具都不需要出校门,问他买就行了……”那个中年男子还没有说完,俞敏洪就打断他的话说:“好了,这就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了!”
“说明什么问题?”那个中年男子好奇问。
“你那个同学就是典型的‘能够发现甚至创造机会并加以善用的人’,对于他能拥有本钱开房地产公司,我一点也不觉得奇怪!”俞敏洪继续微笑着分析说,“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人对身边的事情总是处在一种‘虽然看见了却什么也没留意到’的状态里,还有的人是‘不仅看见了还做出了思考并付出了行动’。不少人都喜欢把‘有本钱’看成是别人创业成功的原因,而自己的“没本钱”则是自己创不了业的原因,但是‘有本钱’是怎么形成的?比如你的那个同乡,他从小到大通过无数次对机会的把握和利用,才拥有了后来办房地产公司的本钱,而大多数同学却始终在原地踏步,愁着‘没机会’或‘有机会也没本钱’,表面上看他能有今天是因为有本钱办公司,但他的‘有本钱’其实是‘从小就能发现并善用机会’的结果,只不过到后来这个结果又成了‘创造更大事业’的原因,形成了一个非常不错的良性循环,越能发现机会越容易赚到钱,越赚到钱越有能力把握机会,所以我们不应该感叹自己有没有本钱,而是问自己‘为什么没有本钱’,只有找到原因并努力改正,我们才能真正有实力去创造自己的大事业!”
听了俞敏洪的这番话,那个中年男子若有所思地低下了头,其余的听众们也在他的“因果妙论”中茅塞顿开,情不自禁地纷纷鼓起了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