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5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250余名企业家聚昆明 各界亮“创新”牌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12月12日,《众创、众包、众扶、众筹与成长企业创新论坛》暨《中国成长好企业》创新成果示范会在昆明举行,共有各产业界创新型企业家代表约250人出席,通过专家主旨演讲、企业创新成果展示、管理大咖和资本大咖点评等互动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了各产业界的最新创业创新成果。

  ■ 张丹 马骞 杨谨语

  

  12日,《众创、众包、众扶、众筹与成长企业创新论坛》暨《中国成长好企业》创新成果示范会在昆明举行,共有各产业界创新型企业家代表约250人出席,通过专家主旨演讲、企业创新成果展示、管理大咖和资本大咖点评等互动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了各产业界的最新创业创新成果。

  

  政府搭台 企业“唱戏”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白立忱、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昆明市副市长刘兵、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廖军文、深圳市委统战部副部长蔡立和中国成长企业创新联盟执行理事长张锴雍等出席了论坛并致辞。与会的250余名嘉宾分别来自大健康产业、大文化产业、大消费产业和互联网金融产业等孵化器企业、众创空间和双创之星等。

  “政府积极鼓励创业创新,在优渥的政策条件环境下,企业一定要抓住这个转变时机,大力进行创新创业落实。”白立忱肯定了此次论坛的作用,把优秀的企业聚集在一起交流、借鉴、吸收优秀实践经验,充分发挥创业创新对现代企业的引领功能,夯实企业发展的根基,进而促使企业达到有质量的稳定增长。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认为,传统企业必须要转型,不能走以前的经验主义老路,要学习和运用互联网思维,懂得利用现在经济和信息全球化的优势,积极参与创业创新活动,懂得运用集体的智慧来发展和创新的才是优秀的企业。企业要重视众创、众包、众筹和众扶,不仅仅要理解吃透,还要懂得合理地运用,相互借鉴和合作。

  

  助推“双创”落地结果

  

  据了解,中国成长企业创新联盟已经成功举办两届此类论坛。本次论坛旨在贯彻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号召,充分挖掘、带动和寻求本地企业在创新创业中发挥示范作用,促进区域性、产业界各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展示各企业创新成果,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发展目标。

  中国成长企业创新联盟执行理事长、三合创业投资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张锴雍称,中国成长企业创新联盟之所以搭建这个平台,目的是建立一个企业成长的生态系统。在过去两年中,该联盟主要通过资本推介、政策宣讲、项目展示和创业辅导多种新型论坛方式,促进中国中小微民营企业与创新金融融资方式形成无缝对接,为创业创新者提供针对性较强的帮扶服务,累计服务企业达700余家。

  张锴雍认为,伴随着实体产业的升级换代,必然有金融的升级换代来进行支持服务,否则,这个实体经济的转变发展是比较难完成的。在互联网+大时代的背景下,整个互联网是一个生态,那么金融业也应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荣共生,天网、地网和人网融合,开创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助推“双创”落地结果。

  

  政产学研界代表谈创新感悟

  

  “旅游业从本质上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但由于中国旅游业规模发展很快,也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旅游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功能很难有最大程度的发挥。”中国旅游协会会长邵琪伟称,若要充分发挥旅游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作用,就必须在发展中全面创新,全面改革。

  对此,邵琪伟建议,全面创新旅游产业发展方式,把传统意义上的旅游业推向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全面融合发展的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全面创新产品内涵,在传统旅游的基础上提升旅游产品的内涵,大力发展休闲度假;运用“互联网+”旅游,全面创新旅游模式;创新管理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创新游客行为方式,提升生态责任意识。

  阿里巴巴是中国电商的标志性企业,“双11”正是凝聚其创新能力而诞生的全民网购节。阿里巴巴总裁金建杭坦言“创新一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企业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企业才有建立自己品牌的主导权和定价权,也才有真正的价值。“全球化进程中需要构建一个全球的零售商业网络,帮助中国及全球的小企业和全球的消费者建立一个更便利的消费环境”。

  华为依靠足够的技术手段和创新应对复杂的需求,在通信行业发展中逆势而上。华为副总裁李刚介绍,为了提升产品竞争能力,开启了市场、技术的双轮驱动的技术创新模式,围绕客户需求进行创新,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而技术只是实现客户需求的工具。“华为创新不是闭门造车,与俄罗斯数学家合作研究算法,与法国奢侈品品牌公司合作研究色彩,与日本的员工一起研究材料,获取全球资源提升自身实力。”李刚如是说。

  “‘一带一路’中,信息流和资金流、物流将三流合一,现代的管理模式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形成金融创新的新格局。”金电联行(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晓忻表示,“一带一路”的实施,为中国的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大量的融资需求也给金融机构带来了挑战。金融的核心是风控,传统的风控手段开始显得力不从心,人工的模式无法应对这些新变化,大数据就是应对这些大变化的手段。“大数据不仅可以把企业的信用算出来,还能量化管理金融风险,帮助银行建立电子化的风险管理,提升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帮助金融机构了解风险、预判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