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06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原油下跌拉低橡胶价格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11月份以来,国际原油价格继续走低,截至上周五月跌幅已经超过5%。原油价格的走低进一步打击了原本就疲弱的大宗商品市场,也降低了合成橡胶的成本。

  受原油供应过剩以及需求增长疲软影响,自去年6月份以来国际油价已经下降了将近50%。尽管国际油价低迷,但原油生产供给仍然没有减少的迹象。由于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下跌,致使下游合成胶的成本和价格一路下滑,加大了对整个橡胶产业市场的冲击。数据显示,11月17日,天然橡胶报价9976.67元/吨,自2008年12月以来首次跌破万元大关,再次刷新了7年新低纪录。2011年1月至今,天然橡胶价格一路震荡下行,由2011年1月初最高值36000元/吨,跌至目前的9976.67元/吨,跌幅达72.29%。  

  需求萎靡。天然橡胶价格一路狂跌,除了原油价格的影响外,需求的减少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汽车轮胎行业是橡胶最重要的需求产业,而轮胎价格熊市已经持续了4年多,价格下降超过三分之一。2014年7月美国对华轮胎“双反”事件之后,我国轮胎产业再遭打击,出口量的下降导致开工率下滑明显。  

  作为天然橡胶需求晴雨表的重型卡车行业在今年以来一直处于持续萎缩的状态。10月份,国内重型卡车市场销售各类车辆仅有4.4万辆,比去年同期的51296辆下降14%;今年前10个月累计销售45.28万辆,同比下降29%。轮胎行业以及重型卡车行业的低迷直接导致了国内对天然橡胶需求量的萎靡,价格跌势难改。

  另一方面产能过剩加剧。2013年以前,过度的货币刺激政策以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需求的增加提振了新车产销量和轮胎消费量,需求预期高估令橡胶溢价水平快速攀升。高企的天然橡胶价格大大提振了全球胶农的种植积极性,橡胶园的面积快速增加。然而“盛世”结束后,橡胶的去产能却无法同步调整。由于生长周期长达7年至8年,橡胶树从种下至产出天然橡胶存在明显的滞后性,而从2013年开始全球天然橡胶产能就已经陷入过剩僵局。

  今年以来,泰国和越南在低价的情况下继续提高天然橡胶产量。最大的橡胶生产国泰国今年上半年橡胶出口量同比提高1.3%,达172万吨。第三大生产国越南今年前7个月的发货量提高16%,达53万吨。据统计,东南亚其他产胶国也不甘落后,马来西亚、柬埔寨及菲律宾今年前8个月的出口数据都显示出两位数的增长率,分别为15.2%、34.4%和22.7%。  

  在产胶国继续扩张产能的背景下,预计今年全球天然橡胶市场供应过剩局面将会加剧。天然橡胶供应量将比去年提高4.4%,而需求增速会从去年的6.7%降到1.2%。值得注意的是,在天然橡胶价格较高时种植的一大批橡胶树将在2016年进入成熟期,明年橡胶产量可能继续增长3%左右,供过于求状况也将进一步加剧。

  由于全球生产周期的存在橡胶产能中短期难以减少,同时轮胎、重型卡车等重要下游消费指标作为天胶消费的晴雨表难有改善,也会对橡胶价格带来较大压力。此外,美联储加息在即,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低迷,大宗商品市场整体氛围依然偏空。在这样的背景下,未来胶价低迷态势或将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