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桦
在中美合资上汽通用武汉基地和中法合资神龙汽车公司,由中国企业研发的激光智能焊接生产线一分钟可焊完一台车,比传统点焊快30%、成本低40%、车身刚度高30%。这项技术曾被欧美厂商垄断约40年。
在生产混凝土泵车的三一重工湖南益阳产业园,同样由中国企业开发的高速全自动激光切管生产线攻克了国内工程机械制造中切割高强度钢管的难题。新生产线由一人操作,日产能可达1200根,比11名工人参与的传统锯床加工方式快两倍,且精度达到国际高标准。
这些激光智能制造设备的提供者是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这家位于湖北武汉的国家级创新型企业不仅为微软、三星、特斯拉等国际知名企业提供产品及技术服务,一些产品还被用于中国“嫦娥”系列月球探测器部件的加工制造。
10多年前,华工科技主要从欧美进口激光器,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被动地位。通过培养和引进高端研发人才、加大研发投入,公司实现了激光器自主研发和产业化,并在一些尖端领域形成“独门绝技”。得益于此,公司在全球价值链上赢得了主动,并不断向高端攀升。2008年至今,公司年均利润增长率和出口增速均在20%以上。
作为“世界工厂”和“制造大国”,中国一直向世界供应大量工业产品。“但中国经济在全球价值链中常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是为外国品牌做代工,处于加工组装环节,另一种是虽有自主产品,但处于低端水平。”现在中国正以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用中国研发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在高铁、核电、工程机械、通信等领域都已崭露头角。
经过科研人员刻苦攻关,坐落在武汉光谷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烽火通信在当今世界主流的高速率、大带宽、智能化光传输技术上取得突破,实现了核心芯片自主化,提高了通信设备的附加值和竞争力。目前,烽火通信研发制造的芯片已用于国家骨干通信网。
据了解,烽火通信还将沃达丰、德国电信、西班牙电信等跨国运营商发展成其客户,未来将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境骨干光缆等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扩大海外业务。
中国研发不仅使中国制造在全球价值链上占据较高位置,也使中国在参与国际分工时不再局限于提供生产原料和组装劳力,而是更多参与高端研发和核心部件制造,并获得更加公平的利润。
随着神龙公司逐渐具备完整的整车开发能力,公司在股东双方的全球战略中承担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年神龙公司将中方参与创造的新款车型导入马来西亚组装生产就是例证。这说明中国在走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的同时,也将促进周边国家的相关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