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05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四川两大百强企业“殊途同归”跨台阶发展探秘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侯云春

  据四川经济日报,专注农业和新能源领域,从不盲目多元,围绕主业进行产业链延伸,通威集团有限公司销售收入从2013年的461亿元激增到2014年的500多亿元,首次跻身500亿级“俱乐部”。

  立足自身省级产业性投资公司优势,实施“一主多元”发展战略,多点开花,涉足能源、金融、贸易、新型城镇化四大领域7大板块,且四大领域总资产均过百亿大关,短短成立不到5年时间,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销售收入从2011年的18亿元爆发式增长到2013年的57亿元、2014年的117亿元,2015年前10月营收更是突破至181亿元。

  一个专注,一个多元,最终两企业双双上榜2015年度四川省大企业大集团百强培育名单,且都成为营收跨台阶的百强企业之一。

  他们的成功秘诀在哪儿?带着探寻的目光,记者走访了这两家企业。

  通威:

  在最擅长的领域做最优秀的企业

  11月18日上午,通威集团电池项目投产2周年庆暨双流5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启动仪式在成都双流举行,全球规模最大的太阳能晶硅电池项目启动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晶硅电池工厂之一,带来每年250亿—300亿元的销售收入。

  “随着新能源板块的投产,集团销售业绩大幅度增长,预计今年新能源板块全年将达到100多亿元的销售收入,2016年将近200亿元。”通威集团总裁禚玉娇说。

  2013年11月18日,通威集团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正式投产。经过两年的发展,通威深度切入太阳能发电核心设备和产品的研发、制造和推广,已实现2GW电池片产能,年底将达到2.4GW,产能利用率高达120%,已成为全球出货量最大的多晶硅电池片生产单厂,太阳能电池片平均转换效率超过18%,品质达到行业最优,成本实现行业最低,各项技术指标已达世界先进水平,电池片品质与客户评价连续8个月中国第一。

  对于全集团2014年500多亿元的销售业绩,禚玉娇表示,集团农业板块仍占大头,依靠集团强大的研发和创新能力,农业板块保持33年稳健发展,近10多年来呈稳步增长态势,年增速保持在20%左右。

  分析成功做大做强的原因,禚玉娇将之概括为一句话:不盲目多元,致力于打造专注和专业基础上的核心竞争力,在最擅长的领域做最优秀的企业。

  在最初20多年的发展历程里,通威一直将农业作为唯一主业,从水产养殖起步,逐步开展全产业链延伸,成功跻身中国乃至全球最安全最健康的农业品牌之一。

  如今,起步于2006年的新能源板块成为继农业之外的另一主营产业。禚玉娇表示,涉足新能源不是多元化发展,而是从集团发展战略和愿景角度,把两者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两个产业都对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比如我们正在进行‘渔光一体’项目,开展鱼塘水下养鱼,水上发展光伏发电,按照中国4000到5000万亩精养鱼塘面积算,是一个近2000GW级别的庞大市场,仅这一项,如果通威在其中按20%-30%的份额计算,也足够为之奋斗二十年、三十年或更长。”

  目前,这个闻名全球的“水产饲料大王”正依托自身在农业、新能源领域的专业优势,加快“走出去”步伐。今年7月20日,通威集团与台湾昱晶能源达成战略合作协议,集团以现金增资方式投资入股昱晶能源,并由此成为昱晶能源第一大股东,“这有助于通威核心竞争力的加快形成。”禚玉娇说。

  四川能投:

  “一主多元”撑起“能源保障专家”

  今年1月29日,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法国总理曼努埃尔·瓦尔斯的共同见证下,四川能投集团董事长郭勇与世界500强企业苏伊士环能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热拉尔·梅斯特雷正式签署合资合同,双方组建合资公司,共同投资、开发、运营西南地区首个工业园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广安市回乡创业园区分布式能源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对园区企业实现冷水、热水、蒸汽、电力四联供,年产值约2.8亿元,年节约标煤约2万吨,节能率达20%,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高达81%。

  总资产规模667亿元,净资产215亿元,今年1至10月销售收入181亿元,拥有旗下企业164家,员工16300多人——这是四川能投截至今年10月份的数据。但谁能想到,这样一个企业,竟然成立于4年前,起步时总资产仅有100多亿元,流动资金也仅有10亿元!

  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实施‘一主多元’发展战略,大力布局能源、金融、贸易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四大领域,实施‘四轮驱动’,实业和金融‘两翼齐飞’,是我们迅速做大做强的原因。”郭勇说。

  四个“轮子”均成长为百亿元以上级别的骨干产业,四川能投成为多点布局、多点开花的“多元”发展典范。

  但梳理其发展脉络,能源这一主业并非四川能投最先闪亮起来的“明星”。

  “省政府批准成立集团公司,并以能源投资冠名,目的是希望在能源方面服务四川发展,改善民生。”郭勇说,“但四年前,传统的大型火电、水电方面有几大央企领头,煤电又有川煤集团负责,对启动资金只有10亿元的四川能投来讲,不仅体量小,而且也不具备竞争优势。”几经讨论,公司决策层找到了破局方向——既然传统煤电、大型水电开发不易破局,那么,不妨产融结合,从新能源开发和能源服务着手。

  2011年,面向能源领域中小企业和涉能源项目的小额信贷成为四川能投最先涉足的业务之一,两年后,旗下企业金鼎控股成立,成为全省第一家产融资本服务平台,业务覆盖投资、小额贷款、融资担保、保险代理、融资租赁、基金管理、(P2P)互联网金融等领域,正着力打造全牌照金融服务平台,总资产达102亿元。目前,四川能投小额信贷业务规模已跃居全省第二。

  伴随着金融领域破局的还有贸易板块。四川能投围绕能源服务组建的能投机电物资有限公司,开展机电物资贸易等业务,业绩喜人,资产规模同样迅速过百亿,超过省内诸多专业贸易公司,成为省属国企中规模最大的贸易企业。

  金融、贸易产业的“轻资产”属性,为四川能投带来了庞大的现金流,进而反哺到投资大、见效慢的大型能源开发这一“重资产”属性主业:

  截至目前,四川能投旗下共有地方电力公司29家,建立了川南、川东北、青川平武三个地方配电网,供电人口占四川全省总人口的21%,达1760万人;拥有大中小型各类水电站165座,总装机(含权益装机)近900万千瓦;建成了四川省第一个高山风电场——凉山会东拉马、鲁南风电场;建成了四川第一个风光互补项目盐边大面山风电场。

  生物质能利用和分布式能源建设是四川能投布局新能源领域后形成的“拳头”产业,目前已建成自贡、广安两市垃圾发电项目;在四川省获取了57个分布式能源项目,总装机达153万千瓦,建成了省内首个真正的冷热电三联供的分布式能源项目——新都分布式能源项目。

  此外,以旅游开发、康养产业为主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四川能投涉足的第四个多元“轮子”。目前正在全力推进阿坝州九寨沟景区、凉山州全域、泸州福宝风景区、云顶南坪古镇景区、茂县的红星岩景区、雅安牛背山景区等工作,共计拥有精品旅游开发资源4300多平方公里,如此宽广的精品旅游资源均由四川能投开发,全国罕见。

  虽然多元,四川能投所涉足的领域都有一个共同点——绿色低碳环保,“无论是能源主业,还是其他骨干多元产业,都围绕这个共同点展开,因为这些都是四川未来发展最需要的,五十年一百年都不会淘汰,即便产品更新换代,也不影响产业发展的生命力。”郭勇谈道。

  近段时间,郭勇非常关注正在与美国硅谷洽谈的一个新能源合作项目,该项目致力于研发智能照明建设智慧城市,“比如在路灯里安装用于上网的路由器,这方面在技术上已实现,未来或将改变我们的WIFI消费习惯。”郭勇说,“放开眼界,放眼全球,四川的国企是非常有希望的。”

  当前经济新常态下,稳增长、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成为众多企业共同面临着的挑战,但同样也更是机遇。通威集团与四川能投,各自找准了发展最需要的元素和最适合自己的道路,正行进在通往更高更强的道路上。正如郭勇董事长所说的那样——放开眼界,四川的企业是非常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