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晓姝
笔者一直以来均在烟草部门工作,对烟叶生产较为熟悉。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笔者认为发展烟叶生产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在加大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上下功夫。当前烟叶生产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靠烟草部门扶持,如对烤房建设,农机具购置补贴,烟水配套工程资金投入等。多年来实行的5—10座以上集中连片建设烤房的政策,一段时间内对烟叶生产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随着许多田块连作时间长病虫害发生严重,可轮作的田块又不多,使种植区域开始向边远田块延伸,而边远田块小而散,大多数能集中种烟的田块不能满足现在烟草部门规定的十座集中连片建烤房的政策要求。因此产生了老烟区田块难轮作,新烟区田块难集中的现状,让乡镇发展烟叶生产困难越来越大。因此,要大力发展烟叶生产,建议当地政府集中扶贫开发、农业开发等农口各方面资金用于田块集中整治,修建道路、桥涵、水渠等基础性工程。让那些农民做不了、做不到的事由县乡两级政府来负担,把原来只为种水稻而整治的田块,提升为种烟田块,扩大可种烟面积。把因不通路、不通水的田块,通过修路、修水渠来增加可种烟面积。这样,可轮作面积越多,基本烟田就有保证,稳定发展烟叶生产的目标就有把握。
二是要在着力提高烟技员水平上下功夫。提高烟叶品质,增加烟农收入,技术员队伍是关键中的关键。首先要认真选聘好技术员。在选聘时应从注重文化程度向注重有实践经验的烟农倾斜;注重从年轻烟农中选聘的同时,可聘请年龄稍大、身体素质好、又有多年种烟经验的烟农当技术员。在注重从本地烟农中选聘技术员的同时,也可加大从外省、外县聘请烟技员的力度,形成技术互补。当地政府在选聘技术人员方面也要主动介入,帮助烟草部门从本地种烟能手中,选择有富余劳动力的烟农出来担任技术员,壮大技术员队伍。对多年种植烟叶的村委会干部,换届后没有继续留任的,可以充实到技术员队伍中来。其次要用待遇稳定好技术员。烟草部门首先要安排足够的资金保证烟技员培训到位。烟草部门和乡镇,要认真研究能留住人的好政策,通过提高工资待遇、奖励标准、养老保险标准,改善生活条件,延长聘用期限,增加外出培训次数等政策来稳定好烟技员队伍。
三是要在规划发展烟叶生产区域上下功夫。根据土壤、气候、耕作条件和农民耕作水平等,来规划好烟叶生产发展区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否则要保持一个地方的规模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因此,要选择能种植优质烟叶的田块,规划到种烟区域中,这样才能确保向烟厂供应足量的优质烟叶。
四是要在提升烟叶品质上下功夫。一是要加大对新式烤房建设的投入。县、乡两级政府要建立发展基金,同时还要从扶贫开发、农业开发等专项资金中,拿出一定比例资金用于烤房建设。二是要扩大稻草返田面积。狠抓稻草返田和“田间三光”是提高烟叶品质的关键。三是要起垄高且饱满。垄的高度是决定保水保肥的关键。根据烟叶生产期间多雨天气现状,建议起垄高度要超过40厘米,垄底部宽度达到65厘米,顶部宽度达35厘米,畦呈牛背形,这样就能做到大雨不怕泡,缺雨能抗旱。四是要严格配方施肥。五是要严禁在种烟田块中使用除草剂。
五是要在各级组织形成合力上下功夫。在发展烟叶生产中,烟草部门及县、乡、村、组要形成合力,必须一个调子唱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烟叶生产才能健康地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