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日
如果在九年前或五年前,有人问广东江门有什么产业、什么行业比较有名,多数本地人都会提到江门市区的摩托车、开平水口卫浴和新会司前五金等;但是,这两年,再提到江门的产业,更多人首先想到的要数LED产业、广东南车……
从过去的传统工业重地到今天的新兴、高科技附加产业日益壮大,这得益于近年来江门市委市政府“跳出江门看江门”、“以重点项目建设引领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经济布局的发展新理念和新思路。近年来,江门重点打造绿色光源、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三大千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力度从未减弱。
产业集群,
10个国家级产业基地
据广州日报报道,“十五”期间,江门已形成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如蓬江区的摩托车及零部件、新会区的五金不锈钢产业、开平市的水暖卫浴制品产业、鹤山市的制鞋、印刷业等等。“十五”期间,江门先后获得了“中国汽车零部件江门产业基地”、“中国摩托车产业示范基地”、“中国五金不锈钢制品生产基地”、“中国麦克风行业产业基地”、“中国水龙头生产基地”等10个国家级产业基地称号。
传统产业如何发展?《江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指明了方向:“十二五”期间,在传统工业领域实施培育规模企业100强计划,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建设好16个国家级产业基地;提升金属制品业发展水平,努力打造以铝型材、集装箱、不锈钢制品、水暖卫浴、小五金为主的国家级金属材料加工与制品产业基地;纺织业重点开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高档面料、新型功能纤维、产业用纺织品和家纺产品,打造全国化纤纺织服装生产基地;推动造纸产业集聚和技术升级,重点建设银洲湖高档文化生活用纸、新闻纸和纸板生产基地;大力发展健康食品产业,促进传统工艺现代化,重点向特色、保健、方便食品方向发展;家用电器要以数字化、智能化为导向,发展节能环保型新产品等。
发展高端产业,
打造轨道交通产业园区
而另一个现实是:江门传统工业主导产业多属于工业生命周期中的成熟或衰退阶段,强而大的龙头企业不多,先导产业和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不强。
近年来,江门在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以抢占产业高端为导向,以大项目促大发展,着力打造以交通运输设备和核电装备为主导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成绩显著。
《江门市工业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突出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医药、光机电一体化、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江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以加快建设国家级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打造现代产业新城。包括壮大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的规模和实力: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车辆修造业,打造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区;整合提升摩托车产业,大力开发节能环保车型,加快建设“中国摩托车产业示范基地”;以台山富华重工为重点,建设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以核电辅助装备制造为重点,打造台山清洁能源(核电)装备产业基地等;以超常规措施促进绿色(半导体)光源产业快速发展,打造绿色(半导体)光源产业基地,形成国内一流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开拓发展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产业等。
广东南车项目拉动周边发展
按照省委省政府及中国南车的统一部署,广东南车基地将建成国家级城际动车组修造“核心基地”,并成为城际动车组为主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全链条“产业集群”,继而向研发延伸,成就城际与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技术创新平台”以及国家城际动车组技术标准体系创建基地。
今年5月28日,首列“江门造”城际动车组正式在江门下线,如此先进的城际动车组已逐步实现了“江门制造”。
而据了解,广东南车项目已经拉动了广东周边以及中国南部20余个行业的发展。按照产业园区的规划,2020年实现产值超500亿元。
江门LED产业总量近200亿元
目前,江门LED产业总量已近200亿元,从事LED生产的企业有300多家,形成了从外延芯片到封装应用的上中下游一条龙产业链和完备的配套体系。2011年,江门成功举办首届“中国(江门)绿色(半导体)光源国际博览会”;华南地区唯一的“国家半导体光电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也成功落户江门高新区;投资40多亿元建设光博汇项目等。
去年,江门又通过了《江门市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光源)发展优惠办法》,明确规定对于项目投资给予补贴。今年年初,市经信局方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扶持我市(江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江门绿色光源)发展的意见》,新《意见》包括加大政府服务力度等6大部分、29项具体内容,对中游的封装、下游的运用,在品牌建设、厂房建设、厂房租金等多方面进行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