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26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市场主导,展会带动 汽车产业的成都速度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记者 张璐 报道

  

  (接1版)

  汽车消费:私车第三城

  

  成都的汽车产业能在短短数年间迅速发展,除了它本身具有的发展优势以及服务优势外,科学的发展战略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成都市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08-2017年)里提到成都发展汽车产业的几个优势,包括区位优势,即成都是四川省省会,是国务院确定的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较好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发展优势,即成都一汽汽车有限公司将成为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第81工厂(一汽大众的第三工厂),一汽大众汽车公司的进入将为成都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产品优势,即成都市汽车整车产品种类齐全,车型涵盖轿车、客车、越野车、轻中型载货车和各类改装车,产品具有竞争优势;相关产业优势,即成都拥有一批航空航天、国防科研院所和完善的物流服务体系、汽车专业模具、职业技术教育等相关配套产业,能为汽车产业发展提有力支撑;市场潜力,即随着国内外汽车制造业向西部地区转移,消费增量也开始西移,以四川为代表的西部市场正成为重要的增长点。成都作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汽车消费水平居全国前列,近几年均保持20%左右的增速,被誉为“私车第三城”,市场潜力巨大。

  另一个原因就是专业的服务(如人力资源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成都政府集聚了大批专业化人员(既懂企业,也懂汽车,服务意识很强)为企业服务。成都在争取德国博世投资的激烈竞争中胜出是因为在博世看来,成都胜出的关键点之一就是政府所能提供的专业高效服务。

  政府的优惠政策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按成都市产业布局规划进驻开发区的企业入驻企业可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地方政府还会根据项目的技术含量、投资规模、投资强度、吸纳劳动力数量等情况,对客商“一企一策”量身定做更优惠的政策。

  

  汽车生产:向园区集中

  

  虽然发展迅猛,但成都汽车产业发展并非没有短板,如整车总量规模小、配套产业链不完善、物流成本偏高等。之前便有专家建议成都经济开发区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是提高产品附加值、完善相关配套和政策扶持,坚持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推动“产城一体”实施。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是要实现产业倍增的目标的关键。

  发展成都汽车产业的总体思路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整车(轿车)为龙头,以零部件产业链为主线,以成都经开区为核心聚集区,以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手段,加快产业集聚,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

  在优劣势的比较之下,成都实施了“工业向园区集中”和“一区一主业”的发展策略让经济开发区的汽车产业迅速崛起。如成都高新区只能发展电子信息(含软件)及生物医药产业,成都经济开发区只能发展以汽车整车(含工程机械)及配套零部件为主的现代制造业。

  2010年,还有一个重要的产业发展决策是成立成都汽车研究院,旨在为推动成都汽车产业上游技术研发能力。引进国内外一流的汽车研发机构和高端研发人才、建立车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成都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是车研院三大任务。

  按照成都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到2020年,成都将培育一汽大众、一汽丰田、沃尔沃等一批百亿企业集群,形成汽车整车、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汽车贸易娱乐四大千亿产业支柱,基本形成万亿产业基地。在完善的全产业链构架下,成都所着力构建的成都国际汽车城已经雏形初显。

  

  企业带动:一汽与成都

  

  成都市汽车产业的发展有赖于汽车公司提供的强有力支撑与带动。

  中国一汽在成都建立“成都一汽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一汽在成都的基地,其前身为建于1958年的四川省旅行车制造厂,2002年10月21日加入一汽集团,2005年3月4日成为一汽全资子公司。一汽发言人在2009年3月17日表示,该集团和德国大众汽车的合资企业——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同意以5.02亿元人民币价格收购一汽集团旗下成都一汽汽车有限公司100%股权,这标志着成都一汽正式成为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

  成都分公司的成立,不仅使一汽大众业务拓展更加贴近西南市场,为西部地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而且促进了成都地区、西南地区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汽大众的捷达从1991年进入国内市场以来,销量一直不低,2006年全新车型速腾上市后也在国内市场取得不俗销量,这类轿车满足我国市场增长需求,在国内的销售量一直处于前列。为了拓展西部市场,原成都一汽早已于2007年7月19日正式启动捷达轿车成都生产基地,开始正式生产捷达轿车,至此,国内单一品牌销量冠军车型——捷达成都生产项目落定。

  成都汽车制造基地经过多年的准备,其当时的生产已经完全符合大众汽车全球生产标准,成都分公司在一汽大众统筹发展规划布局下,无论在产品和产能结构方面,还是在资源配置方面都能得到优化和升级。捷达的生产落户成都,捷达也在成都开始实现国产,推动了成都汽车产业的发展。

  

  “成都造”速腾

  

  一汽大众成都轿车三厂的日趋完善,拥有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全套的四大生产线,以及一个以EA211为主要产品、占地1.6万平方米的全新现代化发动机生产基地。该工厂大量应用了国内甚至国际领先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可实现多平台、多模块的柔性生产。此外,轿车三厂还拥有严格检测的质保团队,全部生产车辆接受奥迪特质量检验,苛求于每一刻的精准。目前产能设计35万辆,全新速腾就诞生在这里。

  2011年11月21日,“成都造”全新速腾在广州车展上实现全球首发,于2012年3月7日在三亚市正式上市,今年实现量产。全新速腾推出1.6L、1.4TSI及1.8TSI三种排量共10款车型,售价13.18-18.58万元。其中1.6L自动挡车型配备6速Tiptronic变速箱,而1.4T与1.8T自动挡车型将配备7速DSG变速箱;1.6L车型用16气门发动机取代8气门发动机,1.4TSI和1.8TSI发动机与老款相同,只是1.8TSI车型配置了7速DSG双离合,取代了老款车型的6AT变速器。此外新车后悬挂由多连杆变为扭力梁增大了后排空间。

  全新速腾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大空间的喜好,车身尺寸明显增加。国产新速腾的长宽高分别为4644mm、1778mm、1482mm,轴距为2651mm,相比现款速腾的4544mm、1760mm、1461mm和2578mm,新速腾在车身长度、轴距方面有了明显的增加。依靠超过4.6米的车身和2.65米以上的轴距,新速腾也跻身大号紧凑型车的行列。

  全新速腾全系标配16英寸铝合金轮毂,并提供多达7种轮毂样式。推出包括时尚型、舒适型、舒适型高配、豪华型在内的多款配置型号。全新速腾延续了老款的ABS、ESP、TCS牵引力控制系统等配置,而高配车型的科技配置更加丰富,头部气帘、胎压检测系统首次出现在速腾身上。

  全新速腾是一汽大众成都工厂的第一款全新车型。一汽大众在研发方面投入了巨资,本土工程师已经开始深入参与新产品的研发工作,未来投放的新车型也将更适合中国的消费需求。

  

  “成都造”捷达

  

  另外,“成都造”紧凑型全新捷达也在2012年8月31日第十五届成都车展上正式发布。今年3月9日于宁波车展正式上市,共有7款车型,售价8.28-11.93万。

  全新捷达在设计上秉承家族外观设计,整体偏柔和,新车在空间和舒适性上都做了提升,动力系统提供1.4L、1.6L两种发动机,其中1.4L发动机最大功率为90马力,1.6L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110马力;5速手动与6速自动两种变速器,与全新桑塔纳动力配备完全相同。使用的达到欧五排放标准的大众最新EA211系列发动机采用了低成本高效率的多点电喷技术,是大众全新MQB平台的主要亮点之一。

  全新捷达也落户于一汽大众成都轿车三厂进行投产。作为全新捷达的诞生地,轿车三厂从原材料进厂到整车出厂,冲压、焊装、涂装、总装都遵循严谨有序的全球统一标准,确保全新捷达成为高品质车型,从而令全新捷达可以延续在中国汽车市场“常青树”的神话。成都工厂涂装车间拥有世界最先进的环保有益性设计——干式水幕漆水分离技术。进一步实现了能耗降低70%、每年节水2600吨的环保目标。

  全新捷达传承了大众汽车的卓越德系品质,以精密稳定的制造工艺,和充满质感、厚实的制造材质,创造出满足C-NCAP最高碰撞标准的坚固车身。全新捷达的车身顶盖与侧位采用激光焊接,提升了整体车身刚度。除此之外,地板及纵梁采用激光拼焊钢板,在减轻了车身重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整车碰撞安全性能,这一点也在国内A级车市首屈一指。

  全新捷达上市仅五个月,单月销售量已经近1.9万辆。由一汽大众成都基地制造的这两款新车再次成为大众实现首季开门红的主要贡献者。在一汽大众公布的今年一季度汽车生产、销售统计数据中,一季度一汽大众生产整车367553辆,累计销售366246辆,同比增幅均为37.2%。而“成都造”新速腾与新捷达在前3月累计销量突破10万辆,其销量贡献占一汽大众集团的三分之一。

  新捷达与新速腾在成都的研发生产,不仅为成都汽车产业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成都汽车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成都国际汽车城正在形成

  

  一汽大众发展的同时,四川一汽丰田、吉利等整车企业同时也在成都不断发展。

  2000年,中国四川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建成投产,该公司是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和丰田通商株式会社三方共同出资创办的合资企业,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中国的第一家整车制造厂。总投资9909万美元,主导产品为柯斯达商务车和普拉多越野车。现发展为四川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为COASTER柯斯达、LAND CRUISER 200兰德酷路泽、LAND CRUISER PRADO普拉多、PRIUS 普锐斯、COROLLA 卡罗拉。其中柯斯达客车与普拉多越野车在成都销量最高,一度促进成都经济开发区客车、越野车的生产制造研发。现普拉多越野车实现了国产。

  2010年8月,吉利完成对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沃尔沃轿车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2010年9月吉利沃尔沃项目落户四川成都龙泉经济开发区,该厂生产的第一款车型是全新沃尔沃S60。新沃尔沃S60以及XC60有望从2015年起在成都工厂进行生产。

  吉利在成都等地建有汽车整车和动力总成制造基地,进行产品国产化生产,吉利成都项目2007年落户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根据此前的报道,该基地一期工程投资总额13.5亿元人民币,建成以多用途乘用车SUV为主体,经济型轿车、皮卡车为辅的柔性整车生产平台。该基地占地87万平方米,计划整体产能将达30万辆,具备总装车间、涂装车间、冲压车间、焊装车间四大工艺车间。2012年7月,吉利首款SUV车型--全球鹰GX7就是在吉利成都基地诞生,全球鹰GX7以50.3的高分获得C-NCAP"超五星"殊荣,成为自主品牌中绝无仅有的"超五星"车型,全球鹰GX7国内外市场反响热烈,肯定了成都经济开发区汽车产业的研发生产水平。

  今年,经济开发区的四川一汽丰田、吉利等整车企业都取得了良好业绩。一季度,经济开发区的汽车产业交出了产销两旺的成绩单,1月份产量1.7万辆,到2月份累计产量达到8.2万辆,3个月累计产量达到13.7万辆。

  不止于上述的汽车公司与汽车产品带动了成都汽车产业的发展,成都还有多家中外合资或本土的汽车公司在成都汽车产业基地不断努力着,如沃尔沃首款豪华车将于今年实现“成都造”;成都大运汽车出口菲律宾,首款成都大运“奥普力”高端卡车上市发布;野马汽车荣获“最具增长潜力自主品牌”等。

  还有政府也在不断的推进工作计划来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如将全力推动包括博世底盘控制系统一期项目、大运汽车6万辆载货车项目、重汽王牌10万辆中重卡项目等,确保在今年内建成投产;将全力加快建设瑞华特新能源汽车成都基地项目;加快促进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成都高原汽车公司、沃尔沃成都公司等整车企业做大做强。

  有发展汽车产业的优势以及科学的发展战略,在汽车企业发展的带动下,成都汽车产业也得到了较好较快的发展,成都市国际汽车城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