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21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全球经济转型重生 中国制造重塑价值观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制造业强弱与国力息息相关。英国的崛起源于其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成为“世界工厂”,美国能够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抓住各国重建契机,为世界输出产品。到了1980年代,美国认定制造业为“夕阳产业”,将经济中心转向以服务业为中心的第三产业。此后,其“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地位逐渐被中国取代。

  但在金融危机的持续打击下,美国深刻认识到把经济发展押宝在金融和服务上的不确定性,因为这些产业只能带动少数人就业。

  在过去几年里,凭借着比其他发达国家更快的制造业增长速度,美国在该领域已经累计创造出50万个就业岗位。从过去数月的情况来看,苹果公司已将其MacBook的装配生产线迁回美国国内。在降低其在域外组装成本的同时,将为美国下一个十年的发展提供500亿美元的资金。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这样的回流只是经济发展周期中的一部分,或许可以说是产业全面恢复的标志之一。但《时代》周刊的助理执行主编拉娜·弗洛哈尔却认为,过去几年制造业的回流绝非昙花一现,而是全球经济转型重生的反映。

  走入今天美国的工厂,前几代工人工作过的喧闹嘈杂已不复存在,粗布工作服和大大的午餐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计算机系统和标准化程序。《时代》周刊表示,未来的美国制造业将大力着眼于尖端技术。

  美国的制造业已经逐渐回归,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全球制造业未来走向所释放出的信号,中国的制造业也需要回归,回归到正道。

  对“中国制造”回归“正道”,专家的诠释是:首先,回到事业的基石、企业的基石,重新塑造与时代进步匹配的价值观,成为企业公民,告别所谓低成本、低价值的传统经营模式,历练成为繁荣商业生态和社会生态的中坚力量;其二,提升“中国制造”在价值链的地位,从初级的产品模式进化、转型为服务模式,结合全球方兴未艾的信息化科技革命,走出一条通向差异化和持续发展的新路;其三,实现管理组织、人才和文化的变革,最终奠定“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和价值链的杰出地位。

  (金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