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铎辉
广东中烟境外合资企业柬埔寨威尼顿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威尼顿公司”)于1993年在柬埔寨金边成立,现已成为柬埔寨境内最成功的中资控股企业和最大的卷烟生产企业之一。自2007年起,该公司年卷烟销售总量均达40万件左右,经营效益实现平稳较快发展,为柬埔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目前,该公司占柬埔寨全国40%的卷烟市场份额,拥有“吴哥”、“利是”、“皇冠”等品牌。
当前国际卷烟市场竞争态势和柬埔寨经济发展前景对威尼顿公司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威尼顿公司易地技改项目完成后,如何进一步提高创新意识,增强经营管理水平,确保持续健康发展,成为亟须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面对困难和挑战,威尼顿公司从体制机制、资源配置、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创新入手,加强企业基础管理,逐步推进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建设。
以工厂技改成功搬迁为契机,实现境外企业运营水平全面提升。随着管理范围和管理难度的增大,结合新工厂设备技术要求和现阶段柬方员工的能力与素质等状况,必须重新规划工厂组织架构,进行定员定岗,明确各部门、各岗位职责。同时,要以现代企业管理为抓手,全面规范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全面梳理业务流程,逐步推动管理升级,争取做到流程管理“可视”、过程管理“可控”、绩效管理“可考”。以运行成本控制为目标推行全面预算管理,落实专项预算管理制度,不断规范财务管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确保境外企业资产安全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以产能增长为依托,实现产品营销区域性发展。新工厂投产后,威尼顿公司的单班年产量提升到75万件,而目前柬埔寨年卷烟市场容量约150万件。因此,威尼顿公司必须研究更具开拓性的发展战略,培养周边国家市场,实现区域性发展。具体思路是:利用柬埔寨制造成本低廉的优势,坚持“立足柬埔寨、发展邻国、放眼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市场发展战略;对现有品牌资源进行维护、整合与再造;稳固与英美烟草(柬埔寨)公司“加强沟通、引导消费、控制渠道、简化市场”的强强竞合战略,在当地烟叶收购、产品销售策略方面进行协调沟通,在维护市场秩序、打击不法经营方面做好表率,并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形成合理公平的竞争环境;争取与周边国家中资和外资烟草企业建立“合作品牌、合作生产、共享市场、共同发展”的区域性合作发展战略。
以原料供应为抓手,建立新型、稳定的原料供应机制。要建立以“加大当地采购、适量国际采购、具备中国境内独立采购资格”为框架的原料供应机制,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具体而言,除了培植当地特色烟叶品种外,要不断尝试引进国际上优良的烟叶品种进行试验和种植,努力提高烟叶种植和复烤水平,努力建设地产烟叶种植基地,在适当时机成立烟叶公司,以更好地保障烟叶供应;要在保证卷烟产品内在质量的同时,以适量国际采购为补充,逐步提高本地烟叶使用比例,有效控制生产成本,增强竞争力。
以技术中心海外工作站为技术平台,建立以适应当地消费需求为目标的产品研发和维护机制。要以柬埔寨市场为主导、广东中烟技术中心为支撑、海外工作站为平台、适应当地需求为目标,加强研发力度,推动产品创新;要明确海外工作站岗位职责,加强产品品控力度,并突出当地市场、当地企业的主导地位。
以跨国文化融合为出发点,构建跨国企业文化架构体系,推进境外企业文化创新,增强企业凝聚力。要充分尊重柬埔寨当地民风、民情和民俗,立足于跨国文化背景,注重中柬文化融合,提升员工素质,推动文化创新,建设有个性的跨国企业文化,进一步增强企业适应当地社会发展的能力。
以提高风险防范为保障,建立境外企业风险防范管理体系。要采取切实的监管措施,全面强化制度落实,健全事故防范和完善各种风险应急处理预案,建立境外企业风险防范管理体系,提升危机管理效能,提高企业应对危机风险的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以提升服务和效率为重点,实现国内对国外的全方位有效支撑。要建立以广东中烟为领导层面,各有关部门、单位为执行层面的全方位资源支撑机制;要健全以广东中烟投资管理部为总协调,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各司其职、全力配合的管理支撑机制;要建立起以广州卷烟厂为主、其余工厂为必要补充的工厂管理和操作类员工的派出机制,把境外企业作为锻炼员工、培养干部的重要平台,逐步使派员机制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