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翠华 报道
今年以来,企业对农业险的重视程度明显升温。业内人士介绍,从目前的迹象来看,保险机构在农业险领域的圈地热潮已现端倪,并在经营范围拓展、产品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上展开短兵相接式的较量,而“4+2”农业险企业传统格局很可能将被改写。
险企大幅扩围
“今年上半年,本公司向保监会申请部分省份的农业险经营资格,得到了保监会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支持,批复了贵州、云南、北京、湖北4家分公司在当地经营农业险的资质,加上去年批复的宁夏分公司,目前在5个省(区、市)开展农业险业务。”平安产险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公司将积极争取扩大农业险的经营资格范围。
太平洋产险的农业险经营区域更广。“截至目前,本公司共在全国18个省(区、市)以不同形式参与农业险业务,其中,在新疆、北京、山东等11个省(区、市)独立开办农业险业务,下一步将继续扩大农业险经营范围。”太保产险相关负责人对本报称。
安华保险也明确表达了希望拓展经营区域的愿望。其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目前我公司在吉林、辽宁、内蒙古等6个省(区、市)设置机构。我们希望能够尽快扩大农业险经营范围。”
由于对农业险的重视以及在全国范围内牵头承担中央财政保费补贴的17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农畜产品保险发展任务,人保财险的农业险经营范围最广。目前,该公司已在北京等31个省(区、市)获准经营农业险业务。
“为有效推进农业保险发展,公司注重加强组织领导,专门成立由公司总裁担任主任的‘三农’保险发展委员会,投入10亿元资金设立了‘三农’保险专项发展基金。”人保财险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外,公司强化基层服务,大力构建广覆盖、高效率、优服务的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解决保险服务农户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人保财险已在全国农村地区各乡镇建立营销服务部5792个,保险服务站2.05万个,覆盖全国近82%的乡镇,建立村级保险服务点超过25万个,覆盖全国50%以上的行政村,从事农业险基层服务的人员超过30万人。
而从保监会审批信息来看,众保险公司对拓宽农业险经营区域的意愿颇为强烈。公开信息显示,尽管平安目前仅在5个省市获准开展农业险业务,但其已经向保监会递交的业务申请涉及到16个省市,业务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同时,从4月1日到7月2日的3个月内,保险公司申请开展农业险业务的地域范围包括广西、重庆、湖南、江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十多个省市。
各推特色险种
除了对经营区域的开拓需求,更直接、更激烈的竞争是在产品创新上。接受记者采访的数家险企农业险负责人均表示,开发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农业险新产品是他们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
6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发挥保险的保障作用,推广涉农新险种。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报告时也表示,农村金融发展要大力推进农村保险发展,即认真贯彻《农业保险条例》,巩固种养殖业保险,大力发展农房、农机具、渔业、设施农业保险,积极开展地方支柱农业和区域优势品种保险试点,扩大重要“菜篮子”产品保险覆盖面。创新发展价格指数、天气指数、小额信贷保证保险等新型险种。加强涉农信贷与涉农保险的协作配合,将投保情况作为授信要素。
在政策的推动下,保险公司加大了产品创新探索力度,诸多公司结合前期经验和自身优势,明确了未来产品设计的重点。“我们公司今年3月份成立了农业保险部,同时制定了未来五年的农业险发展规划。”平安产险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为进军农业险领域,该公司开展了种植、养殖、林业和涉农业险的多险种经营,并积极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产品,丰富险种市场,提升产品种类的覆盖范围。
在其五年规划中,平安产险确定了农业险的发展重点,即开发包括产量指数、价格指数在内的创新险种。“这些创新险种既要符合国家未来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规划和需要,又能为农民提供更高、更广和更为直观与简单的保障模式,减少道德风险,对农民、农业发展和保险公司都是有益的。”该负责人表示。
“公司将密切关注农村实际需求,准确把握农业产业变化趋势,提高产品创新意识,全面加强农业险产品创新机制体制建设,加快产品创新步伐,探索开展产量保险、收入保险、指数保险等农业险产品创新。”人保财险相关负责人说。
指数保险产品开发或成为本轮创新潮中的一个亮点。人保财险相关负责人介绍,指数保险作为一种农业保险新型险种,常常不需要单个农户的产量资料和现场查勘定损,消除了被保险人和保险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可以避免逆向选择问题;最终赔付与实际的个体损失无关,只与实际指数大小有关,从而可以规避道德风险。“公司积极开展指数产品研究,目前已开展了江西蜜桔低温冻害指数保险等指数产品试点。”该负责人称。
无独有偶,太保产险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目前我们正在积极推进气象指数保险和价格指数保险的探索。”
该人士还介绍,太保与世界银行合作的水产养殖保险项目也在有序推进中。此前,该公司先后推出了面向农业龙头企业个性化保险需求的重大灾害损失保险,如奶牛养殖重大灾害保险;针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业品种的保险产品,如云南烟叶种植保险等。
5月24日,安华农业保险在北京推出全国第一款生猪价格指数保险,推动农业指数保险向前迈进了实质性一步。该公司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推出新型产品、应用新技术等方面下功夫。”
专业与龙头企业交替领先
正如刘志强所言,政策利好推动、盈利的逐步实现、市场规模的扩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进入农业险领域。本已遍地开花的农业险将以更快的速度阔步向前,但市场竞争的加剧或将改写现有“4+2”的行业格局,专业农业险公司和龙头财产险公司之间的角逐将更加激烈,而其他财产险公司追赶的步伐加快,占据的市场份额或将继续提升。在这场刚刚开始的农业险长跑中,领先与落后的交替或将持续上演。
业内人士介绍,农业险在我国东中西部全面开花,经营机构数量大增,已不再局限于以往“4+2”(4家专业农业险公司,以及人保财险和中华联合2家财险公司)的格局。目前已有20多家保险公司在经营农业保险业务,今年4月1日到7月2日,就有15家财产险公司向保监会提出的农险业务申请获得批复。而随着未来市场规模的扩大,更多的保险公司将涉足农业险。
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达到173.8亿元,同比增长28.1%。2012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达240.6亿元,同比增长38.4%,保费规模居世界第二。同时,瑞士再保险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的农业保险深度依然很低,远未达到其潜在规模,这意味着后续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预计在未来几年,公司涉农保险业务将呈快速增长趋势。”人保财险相关负责人说,经过几十年在农村保险市场的深度耕耘,尤其是近两年随着农村保险基层服务网络体系的全面建立,该公司的农网服务优势和地缘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涉农多险种协作机制将逐步完善。
数据显示,2007年到2012年,人保财险累计为5.46亿户次农民提供了1.57万亿元的农业风险保障,累计承保各类农作物19.6亿亩,承保生猪及能繁母猪2.83亿头次,承保森林面积超过16亿亩。
“1-5月,我们公司农业险实现保费收入3.6亿元,同比增长92.6%。最主要险种是中央财政提供保费补贴的种植业保险。”太平洋产险相关负责人表示。而根据公开数据,太平洋产险2012年实现农业险保费收入4.73亿元,约占该公司总保费收入的0.68%。而今年前5个月,太平洋产险的农业险保费收入已经达到去年全年的76%。
从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来看,除“4+2”格局中的企业外,太平洋产险、平安产险、中国人寿财险、阳光财险等公司都加速了农业险布局,上述公司最近3个月获准的农业险经营地批复分别为5项、4项、3项、4项,这意味着其可以开展农业险业务的地域范围正在快速拓宽。而4家传统农业险公司中,目前安华在北京、吉林等6省市经营农业险,安信农业险在上海、浙江和江苏3省市开展业务,国元农业险仅在安徽省开展业务,阳光农业互助在黑龙江和广东两地开展业务。
从保监会审批情况看,这些企业也并没有获得新增经营地域范围。因此,从后续发展的角度看,在财产险公司的追赶之下,专业农业险公司能否持续保持自己的专业优势,并且将之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市场业绩,变数颇多。那些网点健全、保险业务全面的综合性财产险公司或将后来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