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08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土地污染问题再“中枪”
中药重金属超标敲响谁的警钟?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记者 蔡梦藜 报道

  

  近日,同仁堂旗下药品连续曝出两起“汞超标”事件,中药材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分析人士指出,中药的种植、生产、销售环节都可能导致重金属超标,而监管的缺位、涉事企业的推诿可能会给中药产业带来信任危机。

  

  中药重金属严重超标引哗然

  

  据相关消息显示,同仁堂旗下牛黄千金散及小儿至宝丸被曝朱砂成分含量分别是17.3%及0.72%,前者超国内标准,后者则远超香港标准。而朱砂主要成分是硫化汞,已经被证明含有剧毒。在美国、日本等国家被禁止入药。

  同仁堂集团朱砂含量最多的王氏保赤散和七珍丸,已更改成分将朱砂排除在外。而同仁堂集团现有的定心安神、清热解毒等常用药品中,仍有近40种药品含有朱砂。在小孩可用药中,也有3成左右含有这种成分。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同仁堂产品本月第二次曝出“汞超标”。5月7日,香港卫生署公告称,一批名为“同仁堂健体五补丸”(注册编号:HKP- 08760,批次编号:1033946)的中成药汞含量超标,要求同仁堂方面立即回收。公告称,该中成药用于成人调理身体,本不应含有汞。但经检测,其样本的汞含量约为上限标准的5倍。

  资料显示,朱砂有安神、定惊,治癫狂、惊悸、心烦、失眠、眩晕、目昏等作用,牛黄清心丸、牛黄抱龙丸、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安神补脑丸、苏合香丸、人参再造丸、安宫牛黄丸、牛黄至宝丹、牛黄千金散、牛黄镇惊丸、紫雪丹、大活络丹等常见中成药都少不了它。但朱砂含汞,容易汞中毒,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严控剂量就成为用药的关键。

  中药的重金属超标引起社会一片哗然,有网民感叹道:如今吃中药也不安全!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中药重金属超标的现象并不显得那么出乎意料。传统中医使用的一些药物往往在国外并没有入药的传统,砒霜治疗白血病就一度饱受争议。因为砒霜虽然是剧毒,但却是传统中药的一种有效成分,这样双方在对中药的认识上自然就产生了分歧。

  不过,该名人士同时也承认重金属超标在中药内可能广泛存在:目前我国一些中药材产地对农药与化肥的使用往往存在一些问题,不仅用量较大,而且还有一些剧毒性的农药仍在使用。而在中药材的初期制作过程中,还存在着用硫磺熏蒸等现象,这些都让中药材的安全性大打折扣。

  而中药的整条生产链,目前尚未明确具体有效的管控方法。当前,国内对中成药的毒性监测、不良反应追踪等都做得远不如西药完整。因此,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很多环节都没有做到位。

  另外,中药涉及上游农业环节,在种植中药材的过程中,若其土壤、水源等含有重金属,较容易导致药材重金属含量超标。土壤重金属超标和农药残留也是目前中药材种植面临的共性问题之一。

  

  中药重金属超标

  再度拷问土壤安全

  

  由此,土壤、水源的重金属超标问题,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当中。其实,在几个月前,湖南大米镉超标,就曾被不少人士怀疑是由于种植大米的土壤和灌溉的水源被重金属污染所致。多位专家表示,土壤镉污染主要来自采矿、冶炼行业,工厂排放废气中含有镉,可能会通过大气沉降影响较远的地方。据称,镉污染大部分来自开矿,工业排放的镉不是很多,主要来自冶炼厂。采矿和冶炼会导致土壤镉污染,此外,一些肥料中也含有重金属镉。即使冶炼厂距离远,其排放的废气扩散后也可能随降雨落到农田中。虽然2013年工厂的重金属排放标准较严格,但当地因多年来工业生产历史,加上管理不善等原因累计造成了镉污染。

  由于化工、冶炼、采矿企业密布,湘江遭灾“矿毒”污染有上百年历史。统计数据显示,湖南全省受到“矿毒”及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达28000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13%。湖南14个市、州中,有8个处在湘江流域,超过4000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受到污染。湘江镉更是超标达1800倍。湖南的农作物中的重金属,很有可能就来自于这些土壤和河流。

  另据记者了解,在某市南部的农村,有一条贯穿全市的河水流经于此,这条河水的颜色已经发黑,并伴有腥臭,但当地不少农民仍主要取此河之水用于农作物的灌溉。该水源是否重金属超标,无人知晓。

  由于我国农耕普遍缺乏有效管理,重金属通过此种方式迁移到食品药品里边,可谓防不慎防。而中药、菌类正好具有较强的重金属富集能力,加之化使用同样不规范的加码,如此大环境下,重金属想不超标都难。

  

  土地污染防治箭在弦上

  

  中国水稻研究所与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0年发布的《我国稻米质量安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称,我国1/5耕地受重金属污染,其中镉污染的耕地涉及11个省25个地区。南方省份土壤中重金属本来底值就偏高,加之多年来经济结构偏重于重化工业,大量工业“三废”排放加剧了土壤重金属污染形成。

  要清除“重金属中药”、“镉米”等背后的祸害,最重要任务之一仍是全面会诊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并尽快对已污染的土壤进行整治。而该问题实际上在几年前就不断被许多专业人士所提及。《中国质量报》在2011年就曾刊文指出:土地污染的治理实际上已很是紧迫。

  该文认为:重金属超标的土地隐蔽性非常强,常常令人难以发现。如果土壤仅仅重金属含量超标或遭受轻度污染,庄稼非但不会遭受影响,有时甚至会“长得更好”。另外,即使大多数时候将真凶捉拿归案,解药却无处可寻。我们知道,土壤重金属污染一旦形成即具有不可逆性,很难恢复,远比水污染、空气污染治理要困难。目前,科学家们只有两种方法来对付隐藏在土壤中的重金属:一是在田地中播撒化学调理剂;二是种植易吸收重金属的富集植物。然而让人无奈的是,调理剂有可能伤害土壤本来的养分,而种植富集植物的治疗速度极慢。有时,即便将富集植物种上10年,一片农田也恢复不到清洁土壤的水平。

  该文章作者表示,土地重金属污染治理十分困难,但再难也必须得治理。当前,各地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工作大都由政府花钱,而那些化工污染企业要么是国有企业,要么是集体企业,它们“污染赚钱走人”,完了都让政府买单,实在是无奈之举。因此,要治理土壤污染,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尽快出台土壤修复法等相关法律与土壤修复的国家技术标准,使土壤修复有法有据;同时,要尽快明确“谁污染谁治理”(或者“谁受益谁治理”)的原则,理顺管理体制,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此外,要立足预防,建立相关的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基金,为生产中的污染及搬迁后土壤修复做好资金准备。

  2011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下称《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十二五”专项规划。足见政府对重金属污染的重视程度。

  该《规划》明确了重金属污染防治的目标,即到2015年,重点区域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减少15%,非重点区域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不超过2007年水平,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此外,《规划》也明确了地方政府的责任,环境保护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建立部门联动机制,研究制定《规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明确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责任,统筹推进《规划》实施。对《规划》实施达不到要求的地区,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各地要把重金属污染防治成效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并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不过,尽管防治土地污染的规划已出,但到目前为止,记者尚未查到治理土地污染的任何规划与办法细则。另外,2013年1月底,北京律师董正伟向环保部申请公开“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方法和数据信息”,2月20日环保部书面答复,以“国家秘密”为由拒绝公开。大米、中药等在2013年陆续被发现染上重金属的阴影,也令人感到遗憾。

  有业内人士指出,不让重金属污染继续未然我们的家园固然重要。但目前中国已有不少耕地与河流被污染,尽快出台具体的治理办法,也同样值得重视。